曹煦
對于任何行業而言,機會從來都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移動互聯興起的年代,互聯網公司不遺余力地搶占流量入口并把持至今;而今在“迎接萬物互聯”響徹耳畔之際,三大運營商同時加快了窄帶物聯網的建設步伐,爭先恐后搶占終端的網絡入口。
盡管物聯網行業當前還面臨著標準缺乏統一、產業碎片化等難題,但面對2020年將突破萬億級的市場藍海,從業者們沒有理由不行動起來。
NB-IoT:萬物互聯的重要分支
物與物的連接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產業的規模要比信息互聯網大30倍,將有250億臺物聯網設備接入互聯網。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總體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
而窄帶互聯網,則是一項新興的物聯網連接方式,也是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英文縮寫是NB-IoT,中文名為“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主要用于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
相比傳統的藍牙、Wi-Fi等物聯網技術,NB-IoT的優勢更為明顯:一是覆蓋更廣,NB-IoT是當前蜂窩網絡覆蓋范圍的100倍;二是海量連接,NB-IoT支持海量設備,連接能力是現有4G網絡能力的80多倍;三是功耗更小,終端模塊的電池續航可達10年;四是成本更低,單個接連模塊不超過5美元。
因為以上優點,NB-IoT被認為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智慧城市、智能抄表、消費電子、智慧物流、農業與環境等領域。
風口不是用來等待的,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在不同場合表示過物聯網是各自轉型發力的重點方向,且近期明顯提速布局。
5月12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政策懇談會”上,中國電信拿出了3億元真金白銀,作為終端模塊補貼和營銷資源補貼,其團結更多產業鏈企業、增加中國電信NB-IoT網絡業務黏性的意圖明顯。中國電信稱,2017年6月底將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實現端到端NB-IoT全網商用。
中國聯通則將于5月15日舉辦“NB-IoT網絡試商用發布會暨物聯網生態論壇”,顯示了搶抓百億級市場機遇的決心。在上海,中國聯通目前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NB-IoT商用城域網絡,實現了對滬全覆蓋。
中國移動已在上海、廣州、杭州、福州4個城市啟動了NB-IoT外場測試,隨后將開啟大規模外場測試驗證,預計到2018年將實現全網規模商用。早在去年10月30日,中國移動便宣布其成為全球第一個完成端到端NB-IoT實驗室測試的運營商。
業內人士表示,三家運營商在NB-IoT領域間的合作價值,將遠遠大于競爭產生的價值。
共享單車或引領NB-IoT爆發
NB-IoT正在加速滲透垂直行業。比如近來火熱的共享單車,它與NB-IoT的相遇就只是時間問題。
據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首席戰略官余泉介紹,窄帶物聯網具有廣覆蓋、多連接、低功耗、低成本等諸多特點,這恰恰契合了共享單車不能充電、流動性強的“天性”。比如低功耗的特點將使共享單車不需要安裝人力發電裝置,僅用太陽能電池板或自帶電池就可以滿足車輛用電需求;覆蓋范圍廣的特點使得單車在偏僻位置也可持續在線。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多數共享單車采用的是帶有SIM模塊的2G網絡制式的智能鎖。也就是說在智能鎖內集成了帶有獨立號碼的SIM卡,通過3G、4G網絡,與云端保持通信能力,將車輛所在位置和車輛當前狀態報送云端。但是2G網絡速度和穩定性差的現實造成很多共享單車在實際開鎖中經常遇到故障,共享單車的通信方式面臨更新。
截至目前,NB-IoT的智能鎖解決方案在共享單車上還沒有成熟案例,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將是此后共享單車比較理想的選擇方式。物聯網芯片設計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溢思得瑞科技創新集團預測:到2020年共享單車保有量中性估計在1500萬輛以上,由此帶來的窄帶物聯網等通信模塊一次性需求將超過10億元。
今年早些時候,摩拜攜手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在上海率先完成基于蜂窩物聯網現網的端到端應用測試。摩拜科技副總裁楊眾杰表示:最新的蜂窩物聯網技術未來能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很好解決摩拜單車現有的問題,期待中國運營商能盡早完成蜂窩物聯網的全國部署。
隨后ofo聯合中國電信、華為宣布,正在研發基于新一代物聯網NB-IoT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中國電信將為ofo提供國內覆蓋最廣的無線網絡資源,華為將為ofo提供NB-IoT芯片,并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兩大巨頭之外,小鳴單車等其他共享單車品牌也正在研究采取NB-IoT的智能鎖解決方案。
商用元年:助推“智慧城市”
NB-IoT的大面積商用即將成為現實,有望為當下中國各地火爆的“智慧城市”建設再加把火。
江西省鷹潭市是在全國率先推動NB-IoT業務試點工作的地級市。現任鷹潭市委書記曹淑敏是信息通信領域資深專家,曾擔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院長。在她的主導下,鷹潭市分別與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合作,率先建成兩張全國首個覆蓋地市級全域的窄帶物聯網。
鷹潭也許是運營商在更大層面推進NB-IoT規模化商用的縮影。運營商近期在智慧水表、智慧農業等NB-IoT垂直領域的應用頻頻于鷹潭落地。4月26日,中國移動首個NB-IoT智慧水表項目在江西鷹潭某小區正式投入使用。應用NB-IoT智能水表可以實現無線抄表功能,用戶還能通過APP實時查看家中的用水量和水質。
5月5日,鷹潭市余江縣一家水稻原種場,與江西聯通公司合作建成了全國首個NB-IoT智慧農業項目,農戶可以在PC端或手機端直接對田間氣溫、溫度、酸堿度等數據進行監測,而且可以直接對設施農業內通風控溫等設備進行智能化控制。
全國首個景區NB-IoT智慧停車平臺也于日前在鷹潭龍虎山風景區建成,主要功能是基于位置、基于電子地圖的實時停車場及空閑車位查詢,系統智能推薦,同時還實現車位預訂、停車引導、反向尋車等功能。
中國最大的智能終端管理物聯網云服務提供商,紅石陽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黎光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整個物聯網產業鏈中,最先爆發的可能是模塊廠商和芯片廠商,價值最大的是平臺廠商。“未來在物聯網時代,能夠串聯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個物聯網層級,垂直打通數據到應用的平臺型公司將成為贏家。”
多家券商在研報中預計,2017年將是窄帶物聯網進入規模商用部署階段的元年,屆時更多的終端采購需求將幫助行業進入快速建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