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整個品牌根本就跟別人沒差別?!?/p>
——《每天來點負能量》作者林育圣說,叫員工寫文案,然后拿同業的東西說:就寫他們那種感覺的。那你還說你們跟別人不一樣,你們從本質就已經輸了。
“消費降級其實就是時尚品變消費品。”
——IDG資本董事樓軍說,以前屬于時尚品的品類,有的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慢慢變為消費品,但在三、四線城市它還是一個時尚品,有一個下沉的過程。
“價值訴求點哪怕是很微弱,也比什么都說不出來要好。”
——天圖資本CEO馮衛東說,一個有效廣告的標準就是說,顧客聽了你這個廣告之后,不再追問“那又如何”。
“新零售的第一波沖擊才剛剛過去。”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未來我們所有的零售行業,要學習的不是你怎么賣東西,而是怎么去服務別人。以人為本,以每個客戶單一的個人,來研究如何為他服務。
“關鍵詞是‘壟斷?!?/p>
—鐘鼎創投執行董事朱迎春說,B2B中間環節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大公司要想站穩,要么干掉中間環節,壟斷渠道;要么變成垂直行業的基礎設施服務商,壟斷數據。
“有幾種業態,電商無法與之抗衡?!?/p>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說,其中之一就是便利店。
“寧可單純信息重復三遍?!?/p>
——資深文案小馬宋說,分眾的電梯廣告,不要試圖在一個廣告里說完你想說的所有東西。復雜的創意太難解讀,等電梯的上班族也沒那些閑工夫去思考。
“信息的傳播和分發越來越呈現出‘分布式?!?/p>
——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黃有璨說,現在看電視新聞和門戶網站的人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依賴于從朋友圈獲取信息。
“萬達廣場里邊商家的比重,60%以上是非零售、非提袋消費,不是買賣東西?!?/p>
——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說。由于體驗消費業態巨大,現在對電商沖擊的感受不是太明顯。購物中心并非前景黯淡,完全線上的公司到時風險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