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剛
【摘 要】經過筆者多年的生產實踐,研究探索出只要把農機技術與農藝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并使二者相互適應,才能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潛力,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的目的。本篇文章論述了農業機械的作用、農機農藝結合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充分發揮二者在農業生產中作用。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機;農藝;結合
[Abstract] After many years' production practice of the author, the research explored as long a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ic techniques, and adapt each oth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ttain the goal of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gronomic; In combination with
1 農業機械的作用
農業機械作為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實施科學技術的載體,為實現大面積糧食作物增產、增收提供了條件,它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積極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農業技術不斷進步和規模化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農機技術現代化農業生產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農機與農藝脫節的矛盾顯得更加突出,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二者之間的銜接和適應問題,許多先進的生產手段在農業生產中難以實施,直接制約著農業生產發展,要使先進的農藝與農機技術有機結合,便于實施的農業技術必須正視以下兩點,充分發揮二者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2 充分認識二者在實際生產中相互關系和作用
農藝技術是農業生產工藝過程及其相應的操作技術,是生物學職能與實踐的結合,農機技術是指為實現這些工藝過程而設計制造的相應農機具及其管理應用技術,是機械學原理與技術的結合。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實現高效農業的重要途徑。隨著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越來越離不開機械化,同時對農機化的技術要求也愈加苛刻,農機與農業結合是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和根本出路。農業機械作為農業生產手段和技術載體,最大限度取代了手工作業,減輕了勞動程度,農業生產借助農業機械在技術完成農藝與工藝過程,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農機與農藝的有機結合與運用可以搶抓農時,加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正確協調二者關系,使之在 生產中相互適應。
隨著農業機械在生產中作用的增強,農業與農藝不適應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要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先進的生產工具與傳統手工作業技術之間矛盾,需要農機與農藝相互讓步,相互磨合,最終達到相互適應。農業機械設計盡量要根據農藝技術要求進行。例如,耕作機械的設計要根據保持土壤水分、培養土壤肥力和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生長這一農業耕作特點進行。播種機械的設計必須滿足播深與株行距一致,播量穩定,下種與覆土均勻,同步實現化肥深施、鎮壓確實等農藝技術的要求進行。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批與農藝技術緊密結合的農機化新技術,如行走式節水灌溉農機具,精量半精量播種機械,化肥深施聯合作業機械,不對行玉米收獲機械,種子加工和溫室栽培機械具等,實踐證明,優良農業機械不僅能增產增收,而且能改善農藝環境,例如,我國北方旱作地區目前推廣的以免耕播種、松土、秸桿還田、藥劑除草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不僅能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