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書軍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們面臨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面對外來的威脅,以及鄰國的不友好行為,惡意挑唆,引起局部緊張局勢加劇。教育是國之根本,加強教育是富民強國的第一步,人才是使國家走向強大的一步步階梯。增強名族意識,維護國家權益,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高中歷史教育也成了重中之重,高中歷史教育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加強教師對課堂的管理與監督。與時俱進,運用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將抽象模糊的歷史教學有效的呈現出來,讓教學更有效。中國歷史是中化民族的魂。
【關鍵詞】高中有效課堂;歷史;教學;探究
一、高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
在當今社會形勢下,一個經濟、科技、文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國家的發展前景基于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在緊張的國際形勢下,加強歷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目前的歷史教育形式下,我國歷史教育更多偏重于傳統教育,也“聽書式”的教育,很難讓學生有深刻具體的記憶,缺少學生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自我探索自己提出問題找到答案的過程,培養出的學生缺乏全面的認知能力,很難結合當時的實情去看待歷史。因此需立足于當前的教育形勢,探究有效的方法,去有效的提高歷史課堂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如何去理解一個歷史事件,需要從哪方面去理解歷史。
受到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的教育方式都是課堂授課,這就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需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聽課。即使如此,學生也很難在聽教的時候去深入的理解。這也就是當前歷史教育課堂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的是給予學生全面形象的傳述,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歷史課堂教育的關鍵,不應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是學生渴望去獲取知識,去主動的學習,課堂教育所需要做的是引導,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歷史長河有無數的事情發生,僅僅靠課堂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去培養學生好學的習慣。自己去了解、探索歷史。
在傳統歷史教育中,老師都是在講堂上“聽書式”的授課。首先要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應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畏懼感,從而打消了學生勤學好問的念頭,阻擋了學生自己的思考,阻礙了學生深入探究的道路。教師應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去,和學生一起探究歷史事件的產生、發展、爆發、結束,一起去探究發生的原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所謂的“一起學習”不是傳統的“答疑式”的教育,而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事件導火索,一起發現疑問,一起探索答案,應該轉變為一種“探索式”的教育,不去約束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找到答案,給學生成就感、自信感,教師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日后再歷史學習路上的方法。
三、課堂的監督與管理
歷史教師要有控制課堂節奏的能力,把握住重點,帶動學生思考。高中歷史的學習內容廣泛,涵蓋了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沒有太過深入具體的研究。在有限的歷史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浪費課堂時間,借助于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與理解。歷史課堂可以開設辯論課,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的探究,有深刻認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換學生之間的思想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對歷史的探究,學生之間的辯論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對歷史事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歷史課后作業鞏固也是重要的,學生學習后挺高掌握率的做有效的手段,學生通過練習,將不熟悉的知識變得熟悉。尤其是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經歷的時間,事件發生時的大背景,歷史人物。但課后作業應當精簡,方便學生把握重點,避免學生產生混淆,減少學生壓力,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更多得到的是滿足感而不是強迫感。
四、多媒體教學
現代科技的進步,也讓歷史教育方面多多受益,多媒體教學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多媒體教學讓原本抽象生硬的歷史知識變得更加的清晰、更生動、更具體、更易接受、更易懂,讓其栩栩如生的重現出來,極大地縮短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時間,也幫助學生去深刻的記憶歷史知識。充分的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多媒體教學不僅僅只在于教師的課件,而且可以借助網絡上的視頻、圖片、錄音讓歷史授課更多樣化,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新鮮感、積極性。
多媒體歷史教學是要教師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備課上,這就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為學生提供豐富有序的學習材料,為學生創設最佳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組織學生深入到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而自覺主動地了解史事,讓學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
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歷史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歷史教學手段和方法,但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促使歷史教學向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邁進,為提高學生探索能力,使國家歷史深入人心,增加民族認同感,使國家人民團結一致。
總結
本文對高中歷史有效課堂進行了一定的思考與探究,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目的是為了學生更高效的更簡單的更輕松的去了解歷史知識,意識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自己的興趣的驅使下去主動獲取知識。本質是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的習慣,做一個歷史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在日后的可能存在的外來威脅時團結一致,不妥協。只有在不斷地發展中,國家才能在這外強林立的現代世界立足,發展就是硬道理,吸取自身血淋淋的屈辱史的教訓。課堂的改革更多的需要是教師的位置調整,學生的更多參與,以及各種輔助教育手段的輔助。
【參考文獻】
[1]劉儒德,趙妍,榮松針,徐娟.多媒體學習的影響因素[J].中國電化教育,2007(10)
[2]朱清時.科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3]趙斌.淺談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策略[J].湖南教育(D版),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