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華
摘 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農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現階段還存在某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業生產量的發展。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現代農業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農業方式的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需要不斷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其現代發展,這對于保障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6
為了進一步推廣農業技術,國家在鄉鎮建立了基層的農技推廣體系,其屬于基層的公益性服務,對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從現階段來看,我國很多鄉鎮區域對于農技推廣的重視度不夠,從而造成鄉鎮地區的農技推廣發展的比較緩慢。另外,鄉鎮地區的農技推廣體系缺乏、推廣措施不健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技推廣的健康穩定發展。所以,分析鄉鎮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能夠進一步推進鄉鎮地區農業技術的發展,對于我國整體的科技興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鄉鎮農技推廣體系的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現階段我國鄉鎮區域農技推廣基礎處于比較穩定的階段,但發展速度相對來說比較緩慢,并且相比于城市來說處于滯后狀態。因此,要發展鄉鎮農業技術就需要建立起鄉鎮地區農技推廣體系和機構,同時要采取積極的技術指導工作,以便將農技推廣真正落到實處。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2014年,我國全部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共有15.6萬個,其中縣級農技推廣機構3.3萬個,縣級以下的農技推廣機構12.3萬個[1],相比于2012年雖有所增長,但增長的趨勢比較平緩,所以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的鄉鎮農技推廣還是處在比較緩慢的發展現狀。國家對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并且出臺了相關政策促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鄉鎮地區農技推廣技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都處在穩定狀態。此外,農技推廣的范圍以及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并且逐漸將農技推廣人員分散到各個地區,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鄉鎮地區的農技推廣人員數量,有利于鄉鎮地區農技推廣的進一步實施。
2 我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投入相對不足
相比于城市,目前我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普遍存在著經費短缺、財政困難、基本供給保證不足等方面的問題,農技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更是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和長期穩定的發展[2]。某些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基本待遇無法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工作積極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關工作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經營盈利方面而忽略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服務。另外,新技術以及新品種的引進工作還有待提升,在新品種的實驗示范以及推廣方面也缺少有力措施,有關農業設施物資檢驗以及化驗分析工作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2.2 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設置的任意性較大,造成大量的人才損失;第二,某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不能很好勝地任所在崗位的工作,整體上無法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水平,甚至影響了農技的推廣;第三,很多農技推廣人員存在著一崗多位的問題,常常會從事其他方面工作,精力相對有限;第四,機構職能方面相對比較模糊,工作重點部分不夠明確。
2.3 農技推廣人員數量較少,素質不高
目前,鄉鎮農技推廣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技術人員的缺失造成了某些崗位的工作負荷比較大,常常存在著一人兼任多崗的問題。隨著現代農業技術向著更加專、精方向發展,農技人員很難高質量兼任不同類型的技術工作。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所具有的能力很難單獨承擔實驗示范以及重要技術推廣項目,沒有系統的崗位培訓制度,缺少先進技術以及知識的獲取途徑,自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很難得到提升,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要求不相符。
2.4 基本物資保障不力,工作條件比較艱苦
對于鄉鎮農技推廣機構來說,重視程度不夠以及資金投入方面的問題造成其辦公條件相對較差,常常缺少固定的辦公場所。同時由于鄉鎮農技推廣人員主要工作在農村地區,缺少足夠的社會地位,并且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很難找到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的技術人員從事此方面的工作,專業技術能力較強的人才因為待遇相對較差且工作環境艱苦對此工作望而卻步,這都造成了鄉鎮農技推廣體系無法順利建設。
3 加快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和發展的相關措施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促進農業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設鄉鎮農村技術推廣體系過程中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具體措施。
3.1 確保財政資金供給充足
在建設農技推廣體系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相關農技推廣人員歸入到財政預算當中,要確保財政資金供給充足,經費能夠按時足額到位。在經費使用過程中要保證專款專用,同時要嚴格監督相關的賬目,確保其應用到實處[3]。另外,要積極引進全新的技術和品種,采購先進儀器設備,建設科技實驗示范基地,大力培養農業科技示范戶。同時,要積極進行建設現代化的農技推廣服務,要為農技推廣服務機構配置相應的計算機和網絡系統,保證相關信息渠道的暢通。
3.2 建立健全相應的運行機制
要針對現有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改革運行機制,更加注重專業化以及公益性方面的職能。要科學地界定和劃分農技推廣部門的職能,要不斷向市場推出經營性服務內容。要利用現代化的網絡進行溝通協調,充分發揮統一體系所具有的信息優勢。要積極推進不同類型的農技推廣服務活動,最終形成多元化、多渠道以及多種形式的農業布局。農技推廣組織要積極和農業企業以及農民合作,不斷將全新的農業技術應用到農業產業化中,從而為農業企業提供出質量較高、性能良好的原材料,提升農產品所具有的附加值。充分利用不同業務機構的協同合作來確保農技推廣的順利進行,從而為農業的增收提供合理、科學的技術支持[4]。
3.3 增強農技推廣工作的宣傳力度
要充分利用網絡、自媒體、電視等現代媒介來增強農技推廣方面的宣傳力度,要通過相關政策傾斜來推動農技推廣人員積極發表相應的高質量論文,并且建立起相應的網站進行推廣。對于那些具有鄉鎮特色的產品來說,可以建立起具有特點的農產品采摘園來加大人流量,推動產品的宣傳。同時還可以建立起更加易被廣大群眾接受的農業技術示范園以及產品展示基地宣傳產品。
3.4 不斷提升農技推廣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要通過政策方面的傾斜來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加入到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中來,要采取嚴格的制度淘汰不合格人員。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來引進和培養人才,例如建立農技人員的聘任制度、工作考核制度、人員培訓制度、農技推廣責任制度等。要有計劃地逐漸培訓深造農技推廣技術人員,或聘請外部的專家組織講座的方式進行交流培訓,或派遣骨干人員外出進行進修和考察等,從而不斷擴展農技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技能。另外,要積極推動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通過競爭上崗、以崗定薪的形式來相應地優化調整體系人員結構,要通過實際的業務能力以及工作成績來確定待遇水平,通過高效的人才體系建設形成流暢的發展渠道,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增強農技推廣體系的活力。
4 結語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鄉鎮地區的農技推廣體系在長期的執行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也被應用到農技推廣中,為鄉鎮農技推廣提供了技術以及理論方面的支持。在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建設和發展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投入相對不足、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農技推廣人員數量較少,素質不高、基本物資保障不力和工作條件比較艱苦等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確保財政資金供給充足、建立健全相應的運行機制、增強農技推廣工作的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農技推廣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措施進行解決,為我國農業生產的健康穩定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瑕苓.淺議鄉鎮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和發展[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2(5):15-17.
[2]彭海波,陳敏,郭凝.完善好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淺議[J].基層農技推廣,2014(9):18-19.
[3]何鴻飛.鄉鎮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戰略[J].北京農業,2013(36):88-91.
[4]蔡射霞,朱會林.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技推廣,2008(10):22-2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