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珉
摘 要 隨著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經營進程不斷地加快,我國對農業發展越來越重視。毋庸置疑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河南省則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近些年河南省緊跟中央農業發展的步伐,不斷地發展農業。眾所周知,農民是發展農業現代化中重要因素之一,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要把培育和發展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民不能停留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狀態,在新時期下要培養新型職業的農民。本文立足中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背景下,闡述了新型職業農民出現的必要性,分析河南省現階段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現狀,針對現狀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措施,把發展新型農民作為發展農業的核心任務之一,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系農村的建設。農業現代化;新興
關鍵詞 職業農民;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47
1 新型職業農民出現的必要性
在中國,新型職業農民的出現具有現實意義和客觀意義。從現實方面來說,河南省需要新型職業農民。在新形勢下,我國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第一位就是創新,所說的創新不止是科技上的創新,還包括農民、農村以及農業。河南省雖是糧食大省,但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河南省勞動力老齡化加劇,且農民普遍存在素質不高的問題,并且農業推廣人員不能深入到某些山區中,造成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出現了阻礙[1]。河南省面臨著如何去種地、誰來種地、怎么樣種地才是最好的等一系列問題。我國急需解決這些問題,于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應運而生。從客觀上來說,中央在2012年首次提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順應發展潮流,跟隨黨中央的步伐。2012年,我國在包括河南省在內的100個市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的試驗點,在隨后的幾年里,黨中央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新形勢下的新任務,在客觀上也需要新型職業農民。
2 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現狀
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區,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四周接安徽、山東、河北、陜西等省,地理位置極佳。同時,河南省是中國的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河南省也存在勞動力素質低下的問題。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初,河南省總人口為10722萬,占全國人口的7.8%。《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就業形勢分析報告》顯示,河南省農村勞動力4752萬人,其中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務工的分別為7.17萬人、19.12萬人、21.51萬人。截至2016年6月,河南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比上年增加了1.19萬個,帶動了更多農牧村勞動力的就業。其中河南省勞動力轉移數量累計達2867萬人[2]。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河南省是勞動力的大省,但同樣存在勞動力素質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農村人口素質問題,河南省早在2004年開始了“雨露計劃”,截至2016年,現在培育了農民138萬人。在2012年中央首次提出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問題,河南省積極配合黨中央的號召,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目前,河南省有各類新型農業主題14.9萬個,需要培育更多的新型農民。河南省從2014年正式啟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項目,對農民培訓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新型職業農民的龍頭骨干培訓;另一方面是專業型、技術型的新型農民培訓[3]。
3 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3.1 培育思想落后
在河南,有很多的縣和農村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問題還不夠了解。截至2013年11月,河南省夏邑縣作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之一,有52名農民取得證書。河南生有4000多萬農民,能有培育思想的農民少之又少。河南省有很多偏遠地區,農業是一個投入量大見效很慢的行業,況且政府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很多偏遠地區沒有培育新型農民的思想。部分地區還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年輕人為了賺錢都出去打工,留下了孤寡老人,這些老人接受新事物較慢,對政府新政策和新號召需要更多的時間接受,這些慣性觀念的制約都造成了培育新型農民的阻礙。
3.2 政府投入不足
河南省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方面開始比較晚,2014年才正式開始全省培育活動。作為培育新型農民的主體,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進行扶持。河南省雖然投入了很多資金,但這些資金下放到各個農村就比較少,有時還存在公款挪用等問題,這都會阻礙政府投入資金的問題[4]。河南省人口數量在不斷地增加,盡管政府投入資金在不斷地增加,但分配到各個縣區的資金還是很少,滿足不了培育的需求,這就是發展資金的制約。
3.3 資源設施制約
資源設施制約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服務人才制約。河南省缺乏高端農業服務和農業推廣人員。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要素,河南省在農業方面的高校教育還比較缺乏,有很多專業技術學校,缺乏高層次的農業教育?,F階段很多高校都沒有開設農業相關的專業,河南省的農業碩士、博士更是缺乏。其次,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河南省有很多偏遠地區,這些地區農民如果接受培育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和時間去到培訓基地,很多農民對此就望而卻步,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4]。最后,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很多地區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都是分散式和自發性的,政府無法做到統一規劃,這樣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分配會造成農民的混亂,從而也無法做到真正的培育。
3.4 政策法規建設不完善
河南省的農業政策法規建設還處于不完善階段。全國制定農業相關法律有《農業法》《種子法》等,但省級政府制定農業相關的政策法規比較稀少?,F階段,天津制定的《天津市農民教育培訓條例》是第一部地區政府制定的農業培訓相關法規,雖然中間很多地方不夠完善,但天津市邁出了重要一步,而河南省缺乏政策法規的建設,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無法可依。
4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方法和路徑
無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農業現代化建設,都離不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河南省在培育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使用一些方法和措施進行改進,更好地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4.1 破除傳統思想,更新觀念
傳統農業思想對一部分農民影響深遠,因此需要破除思想束縛,更新觀念。針對偏遠地區需要政府撥款成立專業的培訓班,從思想上更新農民觀念,讓農民徹底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讓農民從骨子里改變傳統觀念[5]。政府要定期舉行農業知識的宣傳教育,鼓勵農民自身參與進來,促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的農民。
4.2 加大對農村培育的資金投入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除思想上革新,資金方面也是硬性條件。河南省要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一項公共事業,避免政府官員挪用農業培育資金,從而加大對培育的資金投入。首先,加大對重點試驗點的資金投入,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驗區作為龍頭區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其他區域的效仿。其次,政府鼓勵農業相關企業投入,政府利用政策方面的優惠鼓勵農業相關企業的投入,讓這些企業對培育項目進行投資,從而也可以為自身企業輸送新型農民人才。最后,河南省成立相關扶持基金和培訓基地[6]。政府成立扶持基金進行??顚S?,防止挪用公款等事件發生。政府對那些培育新型農民效果明顯的地區進行獎勵,以此來督促各個地區的培育項目開展。
4.3 完善法規制度的建設
國務院在近些年出臺了很多政策法規,在2013年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法規,尤其突出了國家對農業培育的重視,各省相應國家的號召,也制定了相關的區域性法規制度。
河南省農業培育基礎薄弱,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和其他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河南省完善法規制度建設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政府制定相關的培訓法規,對農民接受培訓進行強制性要求,并且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提升農民的積極性。根據全國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政府要在惠農、強農、富農的政策下對農民進行培訓,促進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培訓體系的建設。河南省的培訓體系還處于不完善的階段,除了夏邑縣等試驗點具有專業的培訓體系,其他地區都缺乏一個專業的培育體系[7]。很多偏遠地區都是無頭蒼蠅的狀態,缺乏專業人員培訓和完整培育體系。河南省應建立一個完整培訓體系,讓培育新型農民規范起來。
4.4 強化現代農業設施的建設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不同于傳統的農民培育,不僅需要革新觀念和技術,還需要強有力的農業設施建設。要堅持政府主導,對農業培訓進行統籌規劃與分步推進。在整體上建設相關的培訓機構,歡迎農民咨詢。在區域上進行項目推進,在一些地區成立相關的綠色通道,把道路建設放在首位,更加方面農民出行。在具體建設上,針對不同的縣成立不同的培育機構,因地制宜的針對性培訓。針對那些個別偏遠地區進行道路建設,成立專門的培育小組深入到山區里進行培訓。現代農業設施的建設一定要緊緊跟隨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更好地為培訓服務。
4.5 大力推進創新人才的建設
“五大發展”理念首位就是創新,創新在我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創新不只是科技方面,還包括人才、思想等方面,這些都需要創新。農業人才一直是培育的重點,在河南省人才缺乏表現更為突出[8]。河南省高校進行創新農業人才的培訓,進行學校到農業企業的直接輸送模式,讓創新新型人才去到一線,服務于廣大農民。把創新這個詞深入到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利用創新促進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銅山.加強新型農民培養的對策建議[N].中國人口報,2007.
[2]李銅山.建設新農村的六個支持[N].中國改革報,2009.
[3]黃莉莉,朱奇彪,米松華.浙江省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路徑與戰略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3(6):757-760.
[4]王文峰.河南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3.
[5]劉溢海,李蘊琬.中原經濟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實踐研究——基于河南省夏邑縣的經驗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4(5):118.
[6]萬蕾,劉小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美國經驗及對中國的思考[J].農學學報,2014(6):120-124.
[7]劉秋麗.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育研究[J].職業與教育,2015(6):176-177.
[8]師連枝.河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許昌學院學報,2015(6):12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