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紅
摘 要 新形勢下,農機化迅猛發展,各種農業機械的增加,使農牧業不斷上新臺階。然而,隨著農機化市場的不斷發展,假冒偽劣、坑農害農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危害了農機消費者的權益,還影響了農機化的推廣使用。為了凈化農機市場,分析探討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相關內容,以期能凈化農機市場,讓農民買到適用、滿意的農機產品,促進農機化事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 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農業機械
中圖分類號:S232.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48
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是以農機產品為主體,以農機主管部門為主要監督者的質量保障體系,是一種排查、調處和解決時下農村中存在的局部矛盾的途徑。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深入,“興機富農”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種有效途徑,然而假冒偽劣、坑農害農現象也屢見不鮮,因此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為此,筆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分析探討新形勢下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以期能把好農機產品質量關、性能關,凈化農機市場,為解決“三農”問題貢獻一份力[1]。
1 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做到有制度可依
質量監督是指為例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對產品的生產過程或者整個體系生產進行連續的監督和檢驗。農機質量監督體系建立的完善,不僅能督促農機化主管部門的監督工作,還可以推動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發展。其中,完善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維權投訴渠道是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監督工作的被動狀態。
1.1 完善農機化主管部門的監督工作制度
農機化主管部門的監督工作制度需要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要響應國家新政策,貫徹落實《農業促進法》,充分把握法律賦予的監督工作的權力[2]。同時,在新形勢下,要不斷豐富農機監管的法律法規,出臺國家或地方性的專門用于指導農機監管的法律法規條文,這樣不僅可使監管工作有法可依,也會增強監管的法律效力。
1.2 完善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維權投訴渠道
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維權投訴是農機質量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隨著監督工作的實施,投訴監督以農機產品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對農機產品的使用情況作為第一資料,對農機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完善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維權投訴渠道,可以讓農機產品使用者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3]。
1.2.1 宣傳維權投訴意識,進行相關培訓
由于農機產品使用者缺乏維權意識,當農機產品出現問題時,不知該如何投訴或反饋,導致農機產品質量問題往往無法解決。為了提高農機產品的使用質量,農機部門應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如產品質量問題該如何維權或投訴,講解國家有關農機產品質量檢驗及質量認證的政策法規,為農戶提供名優農機具商品信息等技術資料和業務培訓。另外,應加強對銷售維修網點的宣傳,讓農機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維修人員能進一步了解國家有關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的政策和法規,以更好地促進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
1.2.2 進行獎勵制度
獎勵制度是利用補償行為引發群眾對監督工作和投訴工作的了解,做到維權意識的宣傳。利用獎勵制度,可以鼓勵農機產品使用者維護自身權益,無形中擴大了監督隊伍和監督范圍,鼓勵群眾關注劣質的農機產品,達到群眾監督的效果。
1.2.3 增加維權投訴渠道
傳統維權投訴渠道主要是到農機部門進行相關的維權投訴,而在新形勢下,要做好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就應與時俱進,增加維權投訴渠道。農機部門以實地投訴維權為基礎的情況下,做好信件收發、電話等投訴渠道,積極推廣農機投訴部門的電話號碼。保障基礎投訴渠道途徑為主要途徑,還可以擴寬維權投訴渠道,抓住科技信息,聯合互聯網,開發網絡投訴渠道通道[4]。農機部門不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宣傳相關知識,還可以通過網絡收集第一手或轉載資料,便于農機部門和農機產品使用者更進一步的溝通和引導。
2 增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執行力,做到監督必嚴
農機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積極參與農機部門的監督工作,檢查農機產品質量問題,增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執行力,監督農機產品生產線質量和售后使用質量,只有做到監督必嚴,監督工作才能順利進行。農機部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把握相關法律法規,重視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重點發展自身能力,落實質量監督和受理群眾投訴的服務能力,做到及時有效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嚴格切實按照制度進行。
2.1 監督農機產品生產線質量
產品生產線監督是指在農機產品使用之前的監督,要結合實際要求,嚴厲打擊偽劣產品生產的制售點,緊抓農機產品生產線質量監督路線。生產線是農機產品監督的第一步,生產優質的農機產品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農機部門提高監管人員的積極性,強化他們的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同時要加強監管手段和措施,利用先進、高效的檢測設備,才能在第一時間對監管對象進行實際檢測,發現劣質產品,及時遏制住劣質產品向市場流通的可能性。
2.1.1 監督農機產品的部件生產質量
農機產品生產部件質量的反饋可以直接影響到農機產品的整體性能,從小部件到成品,每一步都需要農機部門的仔細檢查,直接測量出農機產品質量的安全可靠,實現農機質量管理的全面保障性。
2.1.2 監督農機產品的整體安全質量
安全質量不僅在生產線上可直接測量檢測,還應結合農機使用者的反饋和整合農機使用者的投訴信息。農機使用者對農機產品質量的投訴可以從側面反映農機產品的安全質量監督和生產質量保證,保證真實性。農機部門監督隊伍可以這信息為第一手資料,引導農機購買者和引導市場的良性發展。
2.2 監督農機產品售后使用質量
監督農機產品售后使用質量是需要農機部門工作人員積極到農機產品使用者處走訪,及時了解農機產品質量和使用、保養問題,在問題發生時能及時收到農機產品使用者的反饋,收集第一手資料,落實監督工作,大大提高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3 加強對農機市場的執法管理
深入貫徹國家法律制度,要求從事農機產品及零配件經營的單位和個人,認真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所銷售的產品必須具備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推廣許可證,堅持誰銷售、誰負責的“三包”服務制度。同時,要加大劣質產品的檢查力度,杜絕偽劣農機產品在市場上流通。對于已在市場上流通的劣質農機產品,監督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強制回收劣質農機產品,并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進一步扎實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的工作,實現監督到位、監督全面。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依法治機,有效凈化農機市場,讓農民買到適用、滿意的農機產品,從而促進農機化事業的不斷發展,為農業生產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生產用具。
加強農機質量監督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重要工作,是服務農民的有效措施,是農機化發展新形勢下的客觀要求。通過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從完善監督工作制度、擴大監督隊伍建設,以及強化農戶們的維權意識、擴寬質量投訴渠道、加強對農機市場的執法管理等,可進一步凈化農機市場,使農業機械得到進一步推廣,從而促進農機化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昌莉.論加強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湖北農機化,2012(6):23-25.
[2]杜國傳.關于縣級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的建議[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4(3):22,25.
[3]肖新華.新形勢下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探討[J].農村牧區機械化,2000(2):35-36.
[4]張宏巖.做好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的對策[J].吉林農業,2014(7):3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