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軍++夏義新++段萬兵
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財政局緊緊圍繞“打造強區主城、建設富美夷陵”主題,落實政策,加大投入,全力統籌、整合部門資金,為脫貧攻堅提供財力保障,為“十三五”開篇布局奠定堅實經濟基礎。
一、擠資金,找財源,支農投入有增長
全區支農投入達3.8億元,其中爭取上級支農專款1.8億元,本級預算支農投入9000萬元,統籌存量、整合部門資金1.1億元。一是抓主導產業發展。落實茶葉、柑橘、畜牧、糧油基地及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達4500萬元。二是抓農旅產業發展。安排資金2500萬元,大力支持“互聯網+農業”、生態觀光休閑農業、農業示范區建設,深入推進三產融合、農旅結合,確保區級農業產業扶持政策兌現。三是抓新型產業發展。加大新型農業市場經營主體培育力度,采取助社貸、土地流轉貸、扶貧貸等方式扶持發展,財政注入風險抵押金1200萬元,撬動商業銀行貸款達9000萬元。四是抓基礎產業發展。水利項目投入達1.2億元,突出農村飲水安全、防汛應急、水源地保護、水利生態等民生保障。五是抓脫貧產業發展。從農口項目預算中切塊安排資金6960萬元,支持全區26個貧困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
二、細算賬,強統籌,精準扶貧巧對接
一是精準扶貧預算做到早謀劃、細算賬、勇擔當。根據1+N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全區納入精準扶貧項目資金預算12888萬元,通過實行“村級點菜、政府買單”,確保精準扶貧資金有著落。二是精心謀劃,建檔立庫。編制全區26個省級重點貧困村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三是精準施策,協同推進。區直各部門項目與扶貧攻堅項目對接,區直各職能部門根據各村項目對號入座,認領項目,將各村項目支出按照貧困村出列時間表及項目建設需要,先急后緩納入部門2016年、2017年項目預算編制。四是強化監管,確保兌現。在預算編制時,就明確各主管部門承擔精準扶貧的社會職責和精準扶貧項目管理中的主體責任;采取年初預撥資金、年中調度資金、定期報表監督、年終優先精準扶貧資金兌現等方式,確保精準扶貧資金的到位;多方統籌資金800萬元,確保精準扶貧產業扶持政策兌現。
三、勇擔當,促改革,創新投入增量大
實行“無償改有償、資金改基金”的辦法,通過財政注入風險金的形式,按1∶10比例放大,撬動金融資本9000萬元,讓財政與金融部門協同發力,支持農業市場經營主體,破解農業產業缺乏產業資本支持難題;由扶貧辦牽頭,建立風險補償金400萬元,銀行發放貸款4000萬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攻堅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產業發展;由經管局牽頭,與平湖擔保公司合作,利用合作組織創新試點資金建立風險補償基金500萬元,商業銀行發放貸款2500萬元,支持名錄內(由經管局、財政局聯合推薦)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由經管局牽頭,建立風險補償基金250萬元,以土地流轉經營權做抵押,由商業銀行發放貸款2500萬元,支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市場主體發展。
四、強履職,重監管,預算管理精細化
一是編制三年滾動預算。根據區政府中期財政規劃,對具備實施條件的項目優先安排,對項目實施條件尚不成熟、前期工作仍未完成的支農項目暫緩編入當年預算,納入三年滾動預算,對跨年度實施的項目不在同一年度安排全部資金。二是統籌使用結轉結余資金。清理2015年前項目結轉資金2.16億元,根據項目實施情況納入三年滾動預算編制;清理結余資金6637萬元,收回總預算統籌安排支出,有效消化資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加快財政支農資金預算執行。在經濟下行、財政吃緊情況下,積極協調督導相關部門,努力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四是強化預算單位監管。對日常財務管理須執行與落實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要求進行梳理,并與各主管部門簽定財務管理工作責任狀,確保日常管理工作落實。五是強化財務監督檢查。結合“六項治理”、節假日專項檢查、專項審計、例行檢查等活動,積極開展歸口單位財務自查、檢查、整改工作。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