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摘要: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通過分析建筑行業英語教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原則,進一步研究高職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建設、編寫時需要把握的原則,以期對其他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建筑行業 行業英語 教材開發建設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36-01
一、建筑行業英語教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筑行業英語與建筑專業英語的區分
建筑行業英語是以傳授與建筑行業有關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為目的的,并不過深或過細地探究建筑專業的系統知識。而建筑專業英語是與建筑專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的專業英語課程,具體表現就是,詞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語言在建筑專業領域的規范。另外,在高職院校課程性質的劃分中行業英語是屬于公共基礎課,而建筑專業英語則屬于專業課性質,不少英語教師混淆了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的關鍵概念,導致了編寫認識上的錯誤。
(二)建筑行業英語教材開發對教師的挑戰
編寫教材材料的提供不僅要與建筑行業內容相符合,還要體現行業英語的教學要求,開發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教師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只有英語教師與建筑專業教師相互合作,才能編寫出英語知識與建筑行業知識相融合的建筑行業英語教材。
二、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原則
(一)與公共英語銜接的原則
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大多數都比較薄弱,詞匯量小,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英語的運用能力相對較差。在開發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過程中,也不應一味地追求行業英語知識的語料,而要注意公共英語與建筑行業英語的合理分配,教材內容要選取建筑行業中典型的“好懂、管用”的語言材料,并注意適當滲透公共英語知識,以期增強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
(二)實用性原則
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也應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盡量使教材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結構安排應以建筑施工過程為主線,將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切入點,營造建筑崗位實際使用英語的場景。而不是孤立的專業性的知識點的編排。選取學生在今后的建筑崗位上可能會用到的行業詞匯、句子表達作為教材內容的重點。
(三)立體化原則
建筑行業英語教學的任務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建筑行業英語知識和技能,培養能滿足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建筑行業的就業者,所以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編寫要著重于建筑崗位所需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這種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培養是全面的,而并非單一的某一方面的英語技能;同時,建筑行業英語教材也應集聽、說、讀、寫、譯于一體,注重學生行業英語技能的全面培養。
三、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建設
(一) 明確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定位
高職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定位要針對建筑行業崗位的業務需求,重點培養建筑專業學生的職業英語交際能力和具體工作需要的應用能力,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所以建筑行業英語教材建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體現崗位能力,能讓學生適應未來職業崗位的需要。
(二)組織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團隊
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應該由建筑專業的教師和英語專業教師共同完成。建筑專業教師為行業英語教材提供典型的崗位任務和能力目標,英語教師就這些典型的建筑行業工作任務與專業教師進行溝通和討論,從而確保教材在建筑行業英語知識的表示上體現準確性,在內容組織上體現完整與連貫性,符合教學規律和編寫規范。
(三)選取建筑行業英語教材內容
目前建筑專業主要有建筑工程、工程造價、施工安裝、工程測量等幾個方向。基于這些不同的方向,從建筑行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崗位技能的角度出發,主要把學生在今后崗位中將要經常使用到的英語知識作為重點內容,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典型的工作任務,各單元之間又相互聯系,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四)把握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特色
建筑行業英語教材首先要避開過深的晦澀難懂的英語詞法、句法的表達,以及過細的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闡述。行業英語教材應注重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從而有利于學生將來在實際工作崗位中能準確地使用英語滿足崗位的需要。
四、結語
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的開發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旨在培養建筑專業學生“職場英語交際能力”。英語教師應該與建筑專業教師經常溝通并通過現場實踐不斷加深對建筑行業的認識,擴充行業知識,加深對建筑行業英語教學目標的認識與理解,不斷更新與完善建筑行業英語教材,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從而使得學生最大限度地符合未來職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何飛云.高職“建筑行業英語”教材編寫必要性的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3):25-27.
[2]黃啟發.對高職院校行業英語課程開發諸因素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9):17-18.
[3]劉黛琳.高職高專外語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R].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4]王艷.對我國ESP教材編寫原則的探討[J].中國外語,2011(3):75-8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