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寧
摘要:一直以來,介詞“從”的隱現規律和制約條件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本文以老舍文學作品作為語料進行研究,以“從+X”作為研究目標,試圖通過區分X的語義類別來解釋“從”的隱現原因。
關鍵詞:從 隱現句 起點 老舍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256-01
老舍作品中的語言推動了白話文的進程,推動了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改革,老舍將日常生活語言轉向文學語言,其作品是現代漢語研究的最為有價值、有代表性的語料。也正是通過對語料的觀察,我們發現介詞“從”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了隱現的現象,在老舍作品中的表現尤為突出。
(1)換上膠底鞋,為是走路輕便,雖然*連里到“大禮堂”并不很遠。
(2)彈藥、物資、藥品,*明天就開始往前運送,以便作到戰前分散運送,戰時集中使用。
上述例子中都省略了介詞“從”,而句義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是介詞在口語使用中的一個特色,但是介詞“從”并不是可以隨意隱現的,很多情況下隱現后完全不能表述完整的句義。
一、“從+X”做狀語時介詞“從”的隱現情況
“從”后可以帶名詞結構,也可以帶動詞結構,它們組成的介詞結構都可以做狀語,“從+X”中的X的語義的不同對介詞“從”的使用情況有很大的差異。
(一)X無起點義
1.X為體詞性結構
(3)你看,當我接到了命令,調到三連來,我從心眼里覺得滿意。
通過對語料的觀察分析,我們發現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中,當“X”無起點義時,“從”都不可以省略,去掉“從”后不成句。在句法上,單獨的名詞性短語不能直接充當狀語成分,必須由介詞介引才可以,這也是介詞存在的必要性。在語義上,單獨的名詞不能表示某一起點,只有加上介引起點的介詞之后才有了起點的語義。
2.X為謂詞性結構
(4)那是因為賣慣了藝,她從小學的就是這個,不是成心的。
(5)祥子自從買了車跑得更快了。——祥子買了車跑得更快了。
當X為謂詞性結構并且X無起點義時,“從+X”作狀語中的“從”也不可以隱現。但我們發現(5)中的“從”卻可以省略,但是省略之后其語義是發生了變化的,有“從”表示“買了車”是一個起點,從此以后“跑得更快了”。而沒有“從”表示的是因果關系,因為“買了車”,所以“跑得更快了”。
(二)X有起點義
1.X為體詞性結構
(6)劉超云(的缸)大概從昨天就空了。——劉超云(的缸)大概昨天就空了。
以上是“從”和名詞搭配,但是句中的“從”就可以省略,因為句中的“NP”都是時間名詞,而且是表示時間點的名詞,有明確的時間起點義,所以當省略“從”時也可以表示起點的語義。
2.X為謂詞性結構
(7)瑞宣從看過文藝界協會開會以后,心中就沒得過片刻的安靜。——瑞宣看過文藝界協會開會以后,心中就沒得過片刻的安靜。
“從+VP”做狀語的例子并不多,但都可以省略“從”,省略“從”后句法語義都不變。(7)中使用“以后”使“看過文藝界協會開會”更具有起點義。
三、“從+X”在句首時,介詞“從”的隱現情況
介詞“從”結構在句首時,在句法上體現為兩種表現形式,一是介詞結構做狀語,提前到句首。二是在隱現句中作主語。
(一)“從+X”作為狀語提前
1.X有起點義
(8)從那天起,紅海就不大愛理我了,我準知道他是教芳蜜給迷住了。
當說話者為了強調時間或處所時,會將狀語提前,并且用逗號隔開。X中有“起、到、以后”之類的起點義的標志時,句首的“從”都可以省略,并且不影響語義。
2.X無起點義
(9)從大家的討論里,你會看出他們的思想情況。
X不能表示起點義時,必須用“從”來介引處所和時間完成起點義的語義實現。
(二)“從+X”為隱現句句首
隱現句的語義結構為“處所+出現/消失+某人/某物”,句首的處所自然包含起點義,所以在隱現句中,句首的介詞都可以省略。
(10)從里邊走出一群學生來。
四、結語
此次研究并不全面和細致,有很多細小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如在“是……的”結構中“從”為何可以自由隱現,再如“從+X”表示經過和憑借的語義情況。但這篇文章提出了新的思路,從X的語義方面來考慮其對“從”隱現情況的制約。
參考文獻:
[1]陳信春.介詞運用的隱現問題研究[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29-39.
[2]劉丹青.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77-8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