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
【摘 要】科學方法是物理現象通達物理知識的必經之路,既不可或缺,也無法逾越,物理知識的應用是一個思維加工和信息處理的過程,問題的分析、知識的選擇及其使用也都離不開科學方法的參與。教師要有意識地公開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學生通過有意識地學習科學方法,達到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和形成科學態度的目的。
【關鍵詞】科學方法;物理教育;顯性教育;知能結構
一、顯性教育是隱性教育的飛躍
科學方法教育有隱性和顯性兩種方式。隱性方式是指讓學生的認識過程模擬科學探究過程,但組織教學過程中又不明確揭示其所采用的科學方法。這種方式重在使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感受科學方法,體會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而顯性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公開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學生通過有意識地學習科學方法,達到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和形成科學態度的目的。在初中階段,科學方法隱性教育占重要地位,但在高中和大學階段,顯性教育就顯得比較重要,所以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典型的物理科學方法在恰當時機加以顯化,才能更好地達到教育之目的。
二、顯性教育的理論思路
物理學科的基本結構包括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它們間的相互聯系。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其形成過程就是應用科學方法的過程,而科學方法作為物理認識活動的中介,是連接物理現象與物理知識的紐帶,只有通過科學方法的參與,物理概念和規律才有可能上升為知識形態。物理理論的應用同樣需要科學方法的參與。以科學方法為中心的物理學知能結構理論認為,以科學方法作為物理認識活動的中介, 可以展現出它們的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的箭頭表明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
科學方法處于物理學知能結構圖的中心,分別與其他四個部分相連,發生著單向或雙向作用。不同部分之間也會發生聯系,但這種聯系須經由科學方法才可以實現。
三、顯性教育教學實踐
從物理教學實踐來看,科學方法教育主要體現在物理學知能結構的兩條路徑上。
(1)物理現象→科學方法→物理知識。
這一路徑反映了物理知識的獲得過程。楊振寧指出:“絕大部分物理學是從現象中來的,現象是物理學的根源。 ”然而,從物理現象出發并不能直接得到物理知識,人們必須經過科學方法的加工整理才能獲得物理知識。
科學方法支配著知識的演化和發展,是隱藏在知識背后的一只無形的手,物理教學不僅要按照科學方法的邏輯組織教學,還應該將這種邏輯顯現出來,使學生既能體會到邏輯的力量,又能掌握這種邏輯發生的條件和步驟。同時,科學方法具有知識加工、獲取和建構等功能,“應將方法視為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視為知識的脈絡,按照科學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織教材,安排教學進程”。進行科學方法教育需要與知識教學相結合。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基礎和基本方法。例如單就《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基本程序:實驗原理如何設計,實驗具體需要如何操作,實驗數據如何處理,每一個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教育因素。設計原理時需要運用控制變量法從而確定a跟F、M的定量關系;使用直接測量的方法還是用比較的方法來確定加速度;操作前,通過讓小車在運動軌道上勻速下滑,以平衡摩擦力來減少誤差,運用了等效替代與平衡的思想方法;當盤和砝碼所受的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時,就可以讓它們的重力當作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用到了近似的方法;運用圖象方法處理實驗數據時,可以使這圖線反映的物理規律更形象、更直觀;橫軸以l/M表示,這種將被測量量作某種更換,恰當選擇橫軸表示的物理量更科學和準確……牛頓第二定律的建立應用了實驗法、控制變量法、圖像法、化曲為直法以及比例系數法等科學方法,在教學中,還要教給學生形成規律的科學方法:提出問題、比較和分類、觀察實驗、歸納和演繹、得出物理規律……顯然,物理教學應該分析和擇取其中的科學方法教育因素、進行這些科學方法的顯性教育。
在物理知識教學中必須進行科學方法顯性教育,必須講清楚科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通過物理科學方法的教育還能讓學生體會科學精神的精髓,平時就養成認真嚴謹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對學習和以后的工作有幫助。
(2)物理知識→科學方法→延伸和應用。
這一路徑反映了物理知識的應用過程。科學方法決定了知識的應用和發展,知識的應用和發展離不開科學方法,只有通過科學方法組織起來的知識才會形成清晰、嚴密和靈活的認知結構,才能不斷地接收和包容新的知識,人們也只有熟練地掌握科學方法,才能迅速準確地解決實際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在某種情況下,知識本身也是具有科學方法的意義。
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引伸和擴展也要運用一些科學方法,教師要將解決物理問題中使用的科學方法顯化出來,引導學生掌握這些方法。例如,由物體受一個力作用時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擴展到幾個力作用時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時,要運用等效方法加以過渡和連結,這個“等效替代”就是科學方法教育因素。
在物理習題教學中也可以很好的融合物理科學教育的培養。比如圖像法是用數學手段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平時的教學中要選擇適當的習題提高學生識圖和作圖的能力,如圖像表示的是哪兩個物理量的關系,它們之間的變化規律是什么,圖像中的斜率、截距、圖像下所圍的陰影面積的意義、極點坐標和交點坐標的意義是否理解,圖像中還隱含了哪些物理變化規律……
科學方法的學習有助于促進物理知識的掌握,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認識結構呈網絡化,有助于學生借助科學方法解決新的問題,促進遷移。明確了科學方法在物理學知能結構中的核心地位,物理教學中應該進行科學方法顯性教育,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