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娜
【摘 要】靈活處理經典例題,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達到課堂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典型例題;教學重難點
所謂教學難點, 是指學生感到難以理解或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之所以成為難點,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知識本身抽象、復雜難以理解而成為難點。突破難點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要實現重、難點的突破,方法很多,我償試在課堂上講解難點后,配以典型例題,起到鞏固、擴展的作用,發現效果相當不錯。下面就教材中某些重、難點的突破,說說我在課堂上的一些做法: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活動的兩個重要過程,也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要內容,高考的一個重要考點。由于該內容的知識點多而抽象,兩個生理過程變化多,而且兩者聯系密切,在習題試題中,經常是這兩個生理過程內容揉合在一起,利用各種圖表及其數據的結合來考查學生,,因而給學生的學習往往造成極大的困難,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難點,我償試用如下的辦法:
課前準備好相應的習題,先利用典型例題與學生進行探討、分析,然后馬上進變式訓練,用同一類型題目進行刷題,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解題的感覺,對這部分考點及時地進行鞏固、深化、擴展。
例1.如圖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釋放量和O 產生總量的相對變化.對植物生理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光合作用強度不為零
B.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C.光照強度為c時,光合作用強度是呼吸作用強度兩倍
D.光照強度為d時,光合作用
從環境中吸收2單位CO
分析完這道題后,馬上用別的
相似的試題進行鞏固,經過變式訓
練,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表明,學
生比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感覺。
二、遺傳方式的判斷
在遺傳方式的判斷中,判斷基因的位置時,我闡明:若兩種表現型的雌雄個體中比例一致,說明遺傳與性別無關,可以確定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若后代中兩種表現型在雌雄個體中比例不一致,說明遺傳與性別有關,則可確定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在表述了這個觀點后,給學生投影一道題:
例3.(2015湖北武漢模擬)菠菜是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與不抗霜、抗病與不抗病為兩對相對性狀。用抗霜抗病植株作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對雜交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A.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
B.抗霜性狀和抗病性狀都屬于顯性性狀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D.上述雜交結果無法判斷抗霜性狀和抗病性狀的顯隱性
要學生用上面的觀點去判斷控制抗病、不抗病;抗霜、不抗霜這二對相對性狀,基因的
位置。并引導學生學會伴性遺傳中顯隱性的判斷。如上題:
P X Y×X X
↓
F X X X
由上述圖解可得:
推理1:子代FX Y全為不抗霜,可以斷定母本X X 中的X—一定是X不抗霜。
推理2:由推理1可推知子代FX抗霜X 中的X 一定是X不抗霜,則子代X抗霜X 可以寫成X X ,而上表信息表明子代F的雌株全為抗霜,因此由個體
X X 表現為抗霜,可以判斷抗霜、不抗霜這對相對性狀中,抗霜為顯性。
三、對實驗的鞏固和擴展
生物學實驗的考查可以引導教學回歸實驗課堂,避免了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現象,同時高中生物學實驗往往是高考實驗命題的素材來源,可見生物學實驗在高中教材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那么,如何提高了學生實驗與探研的能力,如何讓學生在高考中實驗題部分考好?我覺得可這樣做:
案如“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本實驗跨越周期較長,一般需要7—10d,很多操作需要課后自主進行,因此,實驗前我會要求學生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制訂詳細計劃、設計實驗方案等。在完成實驗操作后,除了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后、進行結果分析、表達交流外,并以習題加以鞏固。結果表明,經過實驗操作、撰寫實驗報告、習題的鞏固,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概括能力都得到一次提升。
總之,靈活處理經典例題,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同樣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達到課堂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藩瑞熾,董愚得編.植物生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