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妮
【摘要】小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積累不厚實,觀察能力有待提高,習作素材單薄,多媒體技術對于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習興趣的提高、知識的獲得都能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在修改習作方面,多媒體直觀再現修改過程,方便操作,形式多樣,提高學生的修改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小學生;習作
小學生的習作,就像一棵生長在鹽堿地上的荊棘樹,按著它的脾性,自然、緩慢生長。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知識的增加,小學生的習作學習也在逐步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習作似乎處于不可控狀態。近些年的調查研究顯示,大概有49%的學生認為習作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作業,他們不愿寫或者寫不出,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是缺乏習作的興趣、缺少寫作素材、不知怎樣安排結構。
由于小學生平時的生活是天真的,沒有什么觀察能力,對生活事物的觀察和生活的印象是簡單的,這是習作學習傳統教學中的一大難題。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進行習作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逼真的情景、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彌補了傳統習作教學在情景營造、思維創新方面的不足,給小學生的習作教學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
一、豐富習作資源,增加生活積累
1.便于觀察,開闊生活視野
要寫好習作,觀察是第一步。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對生活觀察無心留意,對現實生活事物缺乏觀察,不會讓社會生活的事件和自己的生活產生聯系,因此需要小學習作教師進行指導性觀察。傳統教學中不能延續社會生活的事件,不能再現發生過的事件,而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多角度引導學生去觀察。如描寫小動物,沒有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學生雖然見過某些小動物,但頭腦中只有一個大體的認識,不能合理組織語言,描述不夠生動、具體,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后,教師選取小動物的形態、動作、睡眠的畫面,按照符合小學生的思維去組合,指引小學生去觀察,讓小學生對小動物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邊聽教師的指導,一邊組織文章語言,完成習作教學過程。
2.再現場景,降低習作的難度
再現場景,就是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重復引導小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對象,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重復引導,誘導小學生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描述。這樣既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擴張性,又培養了小學生思維的多元發展,可以解決小學生思維不集中的毛病,為小學生習作創設了條件,解決了習作教學無從下筆的難題。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之后,從《小兵張嘎》中剪輯一段視頻給學生欣賞,其中有兩人第二次摔跤的場景。學生欣賞完視頻,筆者自選四副畫面,分別是摔跤的四個動作,對著畫面指導學生進行《第二次摔跤》小練筆,學生很快就能完成。
3.挖掘素材,豐富習作的內容
小學生習作課上最苦惱的是沒有什么素材好寫,因為小學生好動,思維不會集中地去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完成習作也是一些口水話,沒有很好地組織語言。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可以彌補這些缺陷,在教師的引導下誘導小學生完成對生活事物素材的應用。教師可以搜集新聞內容、人物專訪、電影故事等等作為習作的內容,通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使小學生能夠知道自己身邊原來發生了這么多有趣的事件,能更直觀地感覺到原來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件這么有趣,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小學生的習作找到了很好的素材。例如:在教小學生描寫“令我感動的人”時,由于小學生不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件,總覺得自己身邊的人物很平常,沒有什么值得感動的,但是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網絡搜索到的接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一些事跡,如有同學自行查找到“我身邊的好人”等,給小學生的習作增加了新的內容,學生的視角轉向關注現實生活的人、事,不再是重復昨天的(人物)故事了。
二、批改方式的改變,增強學生自改的能力
一種好的批改方式,可以幫助小學生分析寫作的材料運用是否合理,提高習作的質量。傳統的習作評講,就是教師在學生交上來的習作本上“辛勤耕耘”,最后弄個“滿頁朱紅”,發到學生手中,學生瞄一下分數,放在另一邊。教師累,學生不爽。偶爾遇上好的文章,教師把它當范文在班上宣讀,或者貼到教室供大家欣賞。如果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師想在班上評講、修改,那就要出動一個小黑板又一個小黑板,或者是用筆在一張白紙上抄寫,單調的白紙黑字,學生不感興趣。語文教師真是吃力不討好。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只有引導學生自己去修改自己的寫作,那么學生的習作水平才會得到提升,教學才會達到很好的效果。應用多媒體電教平臺后,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指導學生修改自己寫的文章。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夠完善,不會很好地集中思想,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的方式來鼓勵小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師適時加以點撥,教師對參與的同學給予鼓勵,然后讓其他同學也可以補充修改。通過這樣的游戲性教學,教師節省了大量批改時間,提高了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教會了小學生如何去修改自己的寫作,可謂事半功倍。
三、借助網絡,欣賞佳作
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平臺,讓小學生能利用網絡教育資源欣賞大量的和生活事件相關的素材。遇上比較生疏的習作題目,可以上網查詢,參考同類題材,學習他人的寫法,借鑒他人的好詞好句,讓學生找到習作的“拐杖”。
總之,在小學生習作教學中巧妙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完成傳統課堂教學所不能完成的教學模式,很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平臺為小學生的習作課堂引來新的教學模式,為小學生的習作課堂增加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