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
【摘 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如果教師一味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學生會不理解理論知識,并失去學習的興趣。本次研究說明了一套以“活動”為載體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它能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載體;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以活動為載體的信息技術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理論知識,不斷完善理論知識結構的教學方法,本次研究將說明這一教學方法實施的策略。
一、為學生預設有趣的學習活動
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學生有自己的學習需求。如果教師不顧學生的學習需求,一味要求學生依照自己的教學進度開展活動,學生會覺得學習信息技術缺乏意思;反之,教師如果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設計學習項目,讓學生在完成學習項目的過程中自主的學習知識,學生就會吸收大量的知識。
以教師教學生制作卡拉OK視頻為例。很多學生喜歡唱卡拉OK,特別是卡拉OK具有根據音樂變換字幕顏色的技術,能幫助學生提高唱歌的水平。可是有一些歌曲學生找不到現成的卡拉OK視頻;或者有一些卡拉OK視頻學生不滿意,希望修改這些視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制作卡拉OK。以教師引導學生制作《大話熊貓》版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為例。教師可以打開“繪聲繪影”軟件。“繪聲繪影”是一個對計算機配置要求不太高,能夠所見即所得,適合計算機知識還不夠豐富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觀察繪聲繪影軟件的布局特點。學生在觀看這一軟件的時候,會發現繪聲繪影軟件的菜單和過去學習的OFFICE軟件菜單的布局很似,功能鍵及快捷鍵都集成在上方“菜單”欄里。功能鍵的布局則和Adobe Photoshop軟件很似,左邊分布著功能鍵,右邊用圖形呈現編輯結果。當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了“繪聲繪影”的布局后,學生就可以自主的嘗試編輯操作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一個復雜的制作卡拉OK的任務分解成數個小的學習任務。比如學生第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學會如何把“繪聲繪影”直接編輯的視頻轉換為可以編輯的視頻,這是學生學習“繪聲繪影”軟件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做卡拉OK視頻,在制作卡拉OK視頻時,學生必須要掌握幾種技術:多媒體音視頻剪輯技術、平面圖像PS的制作技術、在視頻中嵌入字幕的技術等。教師可用為學生設置有趣學習任務的方法引導學生全面吸收各類信息技術知識。
二、建立一個開放性的學習平臺
信息技術知識較為復雜,特別是學生要完成一個綜合性較強的信息任務時,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學習信息知識,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完成信息任務。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為學生開辟一個開放性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這平臺上共同合作,一起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以學生想用《大話熊貓》的視頻剪輯《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卡拉OK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到,如果同學們一起學習多媒體視頻剪輯技術或平面圖像PS的制作技術,便會造成重復學習的問題,效率將會降低,學生可以應用分工合作的方法,一人學習一門技術。并在完成學習以后,應用簡潔的語言與直觀的圖形來說明這項技術的使用要點。這種方法可以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當學生在展示學習的PS技術時,教師引導其他的學生不能只是一味的聽這名學生講技術的使用方法,學生要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問題,幫助講解的同學完善知識結構。比如學習PS的同學談到,在制作圖形模板必須要應用到畫筆的時候,可在左邊功能鍵菜單中調出“畫筆”工具,再在上方的菜單欄里選擇多種筆刷。另一名同學直接問:“調用的快捷鍵是什么呢?”這一名同學把講解的同學問倒了,講解的同學把這一學習問題記下來,留待往后學習。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為學生開辟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輪流展示學習的成果,指出學習的問題,在相互啟發、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給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評價
教師在為學生評估學習成果的時候,要用多元化的、動態化的方式評估學習成果,使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
以教師為學生評估學生制作的《大話熊貓》版《萬里長城永不倒》的視頻為例。教師可以用創意、藝術效果、制作技術、制作難度等幾項參數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是教師的評分結果不是固定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視頻網站及博客上貼自己制作的視頻。然后主動的搜集觀看視頻的人給出的意見,調整學習的成果。比如由于學生應用的剪輯軟件是“繪聲繪影”,這是最入門的視頻剪輯軟件,它的應用難度不高,于是教師在制度難度這一項評分中給的分數不高。學生在貼出學習成果以后,接到一名網友的信息,這一名網友問他,他是不是應用“繪聲繪影”軟件制作的多媒體視頻?這名同學給出肯定的回復后,這一名網友提出“繪聲繪影”自帶的轉場效果不豐富,他的視頻轉場就很單調,如果能夠外掛一份“好萊塢轉場特效”軟件,就能將幾十個轉場特效拓展為幾百個轉場特效。這一名學生收到這份意見后,去網絡上下載轉場拓展軟件,修正了視頻。教師看到學生修正了視頻后,提高了學生的得分。
教師要為學生擬訂多元化的指標,鼓勵學生自主的評估學習成果、注意他人的學習評估,應用動態的方式為學生評分,教師應用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關注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分數。
四、總結
以活動為載體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實施的要點,就是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學習任務、應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應用多元化及動態化的方式評估學習成果,這是一種能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