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鄧月明
摘要: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也給我國的對外貿易活動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國際上的金融危機,對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是最為直接也最為致命的,與此同時要素價格的變化也對于中國的出口貿易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中國不得不面對要素價格不斷上漲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逐漸失去了對外貿易的傳統優勢,因此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出口貿易的現狀,根據相關的國際貿易理論,來探究要素價格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并且對于我國出口貿易如何應對要素價格上漲,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價格 出口貿易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26;F75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74-01
我國持續高速增長的貿易總額主要是基于長期以來要素價格低下的傳統優勢之上,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加上國內經濟情況的逐步好轉,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優勢,這就使得我國在開展出口貿易的過程中傳統的優勢逐漸消失。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要素價格的變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要素價格變化對于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
在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更加不明顯。國內要素價格的提高導致了出口企業的成本不斷增加,這也是當前我國順差貿易過大的原因。以當前我國的紡織產業為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出口國,但是我國服裝產品的出口價格,僅僅為發達國家服裝出口價格的三分之一。像一些毛紡織類產品,與英國、意大利同類產品出口的價格相比,我國出口毛紡織類服裝產品實際價格僅僅為英國的八分之一,意大利服裝出口產品價格的五分之一。而一些同類型的絲綢產品則是意大利同類型產品的價格的五分之一,化纖維產品的價格還不到日本同類產品價格的三分之一。
(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速度放緩
制造業的飛速發展給我國的對外貿易貢獻了很多,其中外資企業所貢獻的比重越來越大,從1978年到2007年,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出口貿易總額從975億美元逐步地攀升到121778億美元。然而之所以國外的資本會大量地涌入到中國的市場中,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很高,追究其根源則是由于我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很低,明顯低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
三、應對價格要素不斷上漲的對策
(一)加快出口產品結構升級
隨著要素價格的不斷上漲,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資源密集型產業的成本優勢將會逐漸地消失,但是這兩個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部分,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還需要維持大規模的出口,就必須進行產品的更新升級和換代,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因此,國家就需要加大對于這部分企業的投入,尤其是對于科技研發的投入,加快科技轉化成為實際經濟效益的速率。同時對于我國的教育、醫療衛生以及各項公共事業加大投入,完善我國勞動力的基本福利制度,從而側面地為企業減輕壓力。
(二)控制要素價格上升的速度
雖然價格要素的上升趨勢是必然,而且這種趨勢也不可更改,但是在上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和方法,針對價格要素的上升進行必要的抑制,控制價格上升的速度。從而給我國的對外貿易的轉型發展留出更多的空間,從而減少要素價格上漲對于我國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當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當中,這就有必要對于當前的工資結構進行調整,但是對于工資的調整卻不能一步到位,要有階段分步驟地逐步調整逐步提高,這樣一來不僅僅可以很好地緩解我國勞動力人口缺失的現狀,另外對于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對于這些資源的進口進行合理的分配,提高自身的議價能力,從而減少價格上升對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三)加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想要實現自身的長期發展,僅僅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需要加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我國應當加快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進行技術上的合作和資源上的合作,通過這兩方面的合作,來彌補我國自身的不足。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的發展情況,發現價格要素對于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是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國內外要素價格的變化,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減少價格要素的變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J.M.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蔡濟波,陳海波.基于logistic曲線模型的江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趨勢預測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2-74.
[3]陳斌開,萬曉莉,傅雄廣.人民幣匯率、出口品價格與中國出口競爭力——基于產業層面數據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12):30-42.
[4]陳紅川,劉斌.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競爭力評價實證研究——以我國十一個地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72-7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