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陳強+成孝軍


【摘要】 目的 探討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實驗組給予氨磺必利進行治療, 對照組給予氯氮平進行治療,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完全緩解5例(12.82%), 顯效27例(69.23%), 有效3例(7.69%), 無效4例(10.26%), 總有效率為89.74%;對照組完全緩解4例(10.81%), 顯效24(64.86%), 有效3例(8.11%), 無效6例(16.22%), 總有效率為83.7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2、4、6周后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分值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好, 不良反應少, 是一種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氨磺必利;氯氮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58
Control study of amisulpride and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SHAO Li, CHEN Qiang, CHENG Xiao-jun. Jilin Province Nerve Psychiatric Hospital,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amisulpride and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90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misulpride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lozapine for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5 complete remission cases (12.82%), 27 excellent cases (69.23%), 3 effective cases (7.69%), and 4 ineffective cases (10.26%),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9.74%,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4 complete remission cases (10.81%), 24 excellent cases (64.86%), 3 effective cases (8.11%), and 6 ineffective cases (16.22%),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3.78%.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after 2, 4 and 6 weeks of treatment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misulpride shows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So it is an effective antipsychotic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Amisulpride; Clozapine
氨磺必利是一種選擇性多巴胺能D2和D3受體拮抗劑, 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都有效, 低劑量緩解陰性癥狀, 高劑量治療陽性癥狀, 安全性高, 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精神科[1-3]。而氯氮平有較強的阻斷5-羥色胺能作用, 本研究以氯氮平為對照, 評價氨磺必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在本科住院的9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 患者BPRS總分≥30分, 年齡18~60歲, 知情同意。排除有嚴重自殺傾向、伴有嚴重軀體疾病患者, 有酒精或藥物依賴患者, 有藥物過敏史患者, 心電圖檢查異?;驅嶒炇医Y果異?;颊?。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實驗組男25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33.7±8.5)歲, 平均病程(6.7±9.6)年, 住院次數1~5次。對照組男23例, 女22例, 平均年齡(32.1±6.3)歲, 平均病程(7.8±8.2)年, 住院次數1~5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均需要滿6周, 入組前應停用原來藥物3 d以上后, 方開始使用氨磺必利和氯氮平。
實驗組采用氨磺必利片(齊魯制藥生產)進行治療, 初始劑量為400 mg/d, 1次/d, 10 d左右逐漸增加至800~1200 mg/d, 400 mg/d以上分二次口服。對照組采用氯氮平片(江蘇恩華藥業生產)進行治療, 初始劑量為25~50 mg/d, 分二次口服, 每天加量25~50 mg, 10 d左右逐漸加到300~450 mg/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BPRS和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分別在治療前、2周、4周和6周內評定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4]:BPRS減分率<25%者為無效, 25%≤減分率<50%者為有效, 50%≤減分率<75%者為顯效, 減分率≥75%者為完全緩解??傆行?(完全緩解+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研究結束時, 共有76例患者完成研究。實驗組因經濟困難脫落6例(13.3%), 對照組脫落8例(17.8%)。
2. 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完全緩解5例(12.82%), 顯效27例(69.23%), 有效3例(7.69%), 無效4例(10.26%), 總有效率為89.74%;對照組完全緩解4例(10.81%), 顯效24(64.86%), 有效3例(8.11%), 無效6例(16.22%), 總有效率為83.7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治療前后BPRS分值變化比較 實驗組治療2、4、6周后BPRS分值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有7例(17.95%)患者出現坐立不安, 但程度較輕, 服用普奈洛爾40mg/d可緩解, 減少劑量時也可自然緩解。其他不良反應為便秘15例(38.46%), 流涎7例(17.95%), 過度鎮靜4例(10.26%), 頭暈4例(10.26%), 困倦5例(12.82%);對照組發生坐立不安16例(43.24%), 便秘17例(45.95%), 流涎15例(40.54%), 過度鎮靜19例(51.35%), 頭暈11例(29.73%), 困倦21例(56.75%);實驗組不良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實驗組有7例(17.95%)患者在服藥1000~1200 mg/d時, 出現心率快、坐立不安, 心率>100次/min, 心電圖為竇性心動過速, 服用普奈洛爾30 mg/d和地西泮10 mg/d后緩解。對照組有16例(43.24%)患者在服藥250 mg/d以上時出現了心率快、坐立不安, 心率>100次/min, 心電圖為竇性心動過速, 經服用普奈洛爾30 mg/d后和地西泮10 mg/d后緩解;有16例(43.24%)患者在服用氯氮平藥物1周后, 出現了心電圖缺血樣改變, 經口服復方丹參滴丸(3次/d, 10粒/次), 1周后復查心電圖, 有13例(35.14%)患者心電圖正常, 有3例(8.11%)患者心電圖仍有缺血樣改變, 盡管沒有癥狀也作為脫落病例處理;有2例(5.41%)患者在服用氯氮平100 mg/d時, 出現明顯的體位性血壓降低而脫落;有3例(8.11%)患者在治療后1周時出現白細胞明顯降低, 而立即停用氯氮平治療, 白細胞計數為(3.1~3.5)×109/L。有25%的患者在服用氯氮平1周時出現白細胞升高, 計數為(10.5~12.7)×109/L, 2周時查血細胞恢復正常,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未出現血糖升高患者。
3 討論
近年來, 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大量的文獻報道證實, 這一類患者的陰性癥狀是原發的, 可能與多巴胺功能減弱有關聯, 故此對傳統的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療效不佳[5-8]。氨磺必利是一種針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具有明顯優點的新型非經典抗精神病藥物, 廣泛適用于急性和慢性、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精神分裂患者, 其藥理作用特點有:①選擇性多巴胺能D2和D3受體拮抗[9];②雙重多巴胺能受體阻斷, 氨磺必利藥物進入體內后, 劑量小時以阻斷D3和D2突觸前膜自身受體為主, 消除突觸前抑制, 使多巴胺進入間隙量增加, 大劑量時對突觸后膜受體產生了阻斷, 使多巴胺結合位點減少[10-13];③對邊緣系統有高度選擇性, 動物實驗證實, 氨磺必利與邊緣系統D3和D2受體的結合, 明顯高于與紋狀體的結合, 這一現象可能是氨磺必利引起錐體外系癥狀較少的原因[14, 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治療2、4、6周后BPRS分值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有便秘、流涎、過渡鎮靜、體重增加、體位性低血壓、白細胞降低、粒細胞缺乏、心電圖缺血樣改變、癲癇發作等, 有些不良反應與藥物劑量無關。在正常治療過程中, 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測、血細胞分析、心電圖檢查等是非常有意義的[16]。氯氮平治療時可引起血糖升高, 發生在治療6周左右, 在研究中沒有得到證實。對照組從完成研究的37例患者中, 沒有發現血糖、尿糖升高, 實驗組也沒有發現血糖、尿糖升高者。這與以往的報道不相符, 是否與本研究樣本小有關聯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 氨磺必利是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好, 安全, 不良反應少的抗精神病藥物。
參考文獻
[1] 沈一峰, 李華芳, 顧牛范.新型抗精神病藥氨磺必利.中國臨床藥學雜志, 2000, 9(2):123.
[2] 郝偉.精神病學.第6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216.
[3] 趙路平.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健康大視野:醫學版, 2014(11):909-910.
[4] 呂振雷, 周振和, 張云彪.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 22(4):499-501.
[5] 戴俊平, 黃金滿, 張春平, 等. 奧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18):103-105.
[6] 李福球, 鄭小泳, 馮文銳.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首次發病患者的對照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4(2):121-122.
[7] 馬周. 奧氮平與氨磺必利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和安全性對照研究. 中國當代醫藥, 2014(25):78-79.
[8] 趙建軍, 崔小霞, 郭玉芳.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2):105.
[9] 姚慷, 周群, 隋毓秀.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認知對照研究 . 安徽醫學, 2016, 37(1):80-82.
[10] 譚余龍, 代佳利. 奧氮平聯合小劑量氨磺必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對照研究 .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6, 22(6):30-32.
[11] 楊棟, 陳晉東, 諶益華, 等.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 醫學臨床研究, 2014, 31(3):479-483.
[12] 林涌超, 歐文前, 李凌恩, 等.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對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對照研究 .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2, 21(8):705-708.
[13] 王秀莉.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 21(5):641-643.
[14] 邢靜.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健康大視野:醫學版, 2014(12):1031-1033.
[15] 王秀芳, 王偉紅, 郭紅莉.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13(13):166.
[16] 陳佳佳.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治療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對比研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2):201-203.
[收稿日期: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