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英+盛方明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統化健康宣教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356例NICU早產兒為研究對象, 根據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178例。對照組早產兒實施常規的NICU護理,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系統化健康宣教。比較兩組早產兒母乳喂養效果。結果 研究組純母乳喂養率、母乳+配方喂養率、母乳喂養率及7 d內開始母乳喂養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分別為14.04%、2.25%,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65%、6.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率, 減少喂養不耐受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系統化健康宣教;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早產兒;母乳喂養;喂養不耐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92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ICU premature infants JIANG Xi-ying, SHENG Fang-m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Affiliated Weihai Second Municipal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Weihai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by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 breast feeding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356 NICU premature infa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17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ICU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to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s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all obviously higher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 formula feeding rate, breast feeding rate and breast feeding rate within 7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incid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respectively as 14.04% and 2.25%,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28.65% and 6.7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reast feeding rate for NICU premature infants, and lower incid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his method contains important valu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remature infants; Breast feeding; Feeding intolerance
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統計, 我國每年出生的早產兒約占全球早產兒的10%左右, 使早產兒在NICU總住院患兒中的比率明顯增加[1]。母乳喂養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率的干預手段之一, 母乳利于嬰兒的消化吸收, 還能減少早產兒短期及長期的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神經系統發育遲緩等并發癥的發生[2]。發達國家NICU中普遍進行母乳喂養, 而我國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率普遍較低[3]。本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356例NICU早產兒為研究對象, 探討系統化健康宣教在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356例NICU早產兒為研究對象, 所有早產兒母親均符合母乳喂養標準, 早產兒排除胎齡<28周、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消化道畸形等, 早產兒家長知情同意, 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男187例, 女169例, 胎齡28~36周, 平均胎齡(32.53±2.14)周, 體重1.3~2.3kg, 平均體重(1.8±0.37)kg。將所有早產兒根據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178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早產兒實施常規的NICU護理,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系統化健康宣教,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成立健康宣教小組并規范制度流程 成立健康宣教小組, 由NICU護士長擔任組長, 制定系統化健康宣教流程及制度, 明確護理人員工作職責, 并組織小組成員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查漏補缺, 制定干預性措施[4]。
1. 2. 2 全員培訓 科室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早產兒母乳喂養知識培訓, 并通過考核使其熟練掌握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 對早產兒母親進行健康宣教。
1. 2. 3 宣教前評估 由小組組長評估早產兒母親的母乳喂養能力, 根據母親自身及家庭情況制定系統化的母乳喂養健康宣教方案。
1. 2. 4 改進宣教課程 增加母乳喂養宣教課程的頻次, 并在理論授課的基礎上開展操作多元化課程。
1. 2. 5 擴大宣教對象 從以往的出院早產兒家屬擴大到所有住院早產兒家屬, 尤其是對剛入院的早產兒家屬進行入院后的第1次健康宣教, 擴大宣教對象。
1. 2. 6 宣教后評價 健康宣教后應及時了解母乳喂養情況, 必要時給予再次干預, 并不斷改進宣教方式及內容。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早產兒喂養方式、母乳喂養情況以及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早產兒喂養方式比較 研究組純母乳喂養率、母乳+配方喂養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早產兒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研究組母乳喂養率及7d內開始母乳喂養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分別為14.04%、2.25%,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65%、6.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早產兒及極低體重兒仍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盡管臨床上已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降低死亡率, 但大多使患兒與母親分離, 難以實現母乳喂養[5]。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高濃度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乳鐵蛋白、抗炎物質、低聚糖等營養物質, 因此母乳喂養能有效抗感染、保護消化道黏膜、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保證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6-10]。系統化健康宣教要求護理人員成為最佳管理者, 評估母乳喂養能力, 給予母親最專業的幫助, 不斷地完善母乳喂養工作, 有效促進醫患溝通, 使母親掌握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及好處, 增加泌乳量, 提高早產兒母乳喂養率[11-16]。本研究結果表明, 研究組純母乳喂養率、母乳+配方喂養率、母乳喂養率及7 d內開始母乳喂養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喂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系統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率, 減少喂養不耐受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率,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鳳, 韓樹萍, 余章斌, 等. 母乳喂養質量改進對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兒親母母乳喂養率的影響.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6, 18(10): 937-942.
[2] 黃朝梅, 黃倩怡, 譚瑞貞, 等. 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系統化健康宣教效果評價.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16): 1-3.
[3] 李素玲, 張廣輝. NICU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的實施方法與效果觀察. 中國醫學工程, 2014, 13(8):82-83.
[4] 馮淑菊, 景亞琳, 陳杭健, 等. 住院早產兒母乳喂養系統化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 協和醫學雜志, 2014, 5(4):399-404.
[5] 施卸麗, 徐鑫芬. 提高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早產兒母乳喂養率的研究進展. 護理與康復, 2015, 14(12):1123-1125.
[6] 張翠鳳, 武玲. 采集母乳在NICU中的實施及對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4):304-306.
[7] 梁玉美, 馮燕妮, 楊松媚, 等. 早期母乳喂養對 NICU 住院早產極低體重兒宮外生長發育的影響. 右江醫學, 2016, 44(3):265-269.
[8] 沈晶.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系統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觀察. 醫藥前沿, 2016, 6(20):369-370.
[9] 連冬梅, 王寧辰. NICU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的實施體會. 護理學報, 2013(18):52-54.
[10] 務永勤, 朱智玲, 劉芳.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母嬰分離時母乳喂養的護理指導的體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5(30):230-231.
[11] 阿日貢高娃. NICU 母乳喂養宣教對降低早產兒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的喂養不耐受的有效性.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5):216.
[12] 陳惠球, 黃晶晶, 李慧敏. 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在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觀察. 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3):355-356.
[13] 劉義容, 李玉連, 封大連, 等.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母嬰分離時母乳喂養的護理指導的體會. 醫藥前沿, 2012, 2(20):98-99.
[14] 蔣靜, 李開云, 周云, 等. 強化母乳喂養在NICU住院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中的應用研究. 重慶醫學, 2014(35):4731-4733.
[15] 閆會麗, 張慧潔, 劉紅貞, 等. 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臨床分析. 臨床研究, 2016, 24(8):1-3.
[16] 康菊梅. 發展性照顧理念在NICU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2, 18(2):91-92.
[收稿日期: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