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珍
(收稿日期:2016-11-28)
消化道腫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
曾 珍
目的 探討消化道腫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效果。方法 將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及靜脈營養支持。觀察組術后24h給予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觀察兩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的情況。結果 兩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可有效改善術后營養狀態,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消化道系統腫瘤/外科學;腸內營養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surgery;enteral nutrition
消化道腫瘤是普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首選的冶療方式為手術[1],術前常伴有營養不良和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術后由于禁食、持續胃腸減壓,加重了營養不良及水電解質紊亂,過早進食又易發生吻合口瘺,預后不良。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是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因素,早期腸內營養符合生理需要,能促進胃腸功能早日恢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愈率。2013年12月~2016年5月我科對25例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2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50例消化道腫瘤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30~83歲,平均(64.2±3.5)歲。其中,胃癌26例,食管癌16例,賁門癌8例。均采用全麻手術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及靜脈營養支持治療。觀察組術后24h予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術中將復爾凱胃管從鼻腔內插入至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30cm空腸腔內,術后當天即予生理鹽水40ml注入,2~3次/天,刺激腸蠕動的同時防止堵管;術后第1天,予葡萄糖鹽水500ml滴注,術后第2天用復爾凱營養泵泵入腸內營養液(能全力)500ml,以40~50ml/h泵入,溫度35~40℃,夏季直接輸入,冬季可用恒溫加溫器控制營養液溫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滴注時間為16~20h,速度及總量逐日增加,總量增至2000ml/d,滴速增至100ml/h,同時評估患者營養狀況、病情、經濟條件,根據具體情況指導將加工的米湯、肉湯、魚湯等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營養液泵入。輸注過程中將床頭抬高30°,避免營養液返流;每次輸注前后用30~50ml溫水沖管,每4h護理評估一次,注意有無胃潴留或堵塞,若堵塞,沖洗無效時用碳酸氫鈉或胰酶反復沖洗[2],同時嚴密觀察患者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給予調整。
1.3 觀察指標
(1)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2)住院時間;(3)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包括了腹脹、腹瀉及胃潴留。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n(%)
手術切除是治療消化道腫瘤的主要方法,患者機體損傷較大,易出現內分泌系統代謝失衡,而術后應激反應、發熱、消化液及體液的減失等導致患者對蛋白質及熱量需求加大[3],而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前多有形體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手術后盡早給予營養支持能使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快速恢復。傳統的腸外營養支持易導致患者出現厭食、飽脹不適等現象,治療效果不太理想。早期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可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機體的營養不良狀況,達到促進疾病的轉歸與康復的效果[4]。臨床營養模式逐漸由腸外營養為主轉變為腸內營養為主,腸內營養支持通過將營養物質向腸道運送,對胃腸道神經內分泌系統起到刺激的作用,以調節胃腸道與胰腺功能,促進胃腸蠕動,使患者的胃腸功能快速恢復[5,6]。
本研究中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早期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在治療前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使患者從心理上接受并愿意配合;營養管留置期間做好口腔護理、鼻腔護理,避免鼻腔黏膜損傷、干燥、出血等發生;治療過程中加強觀察和護理,嚴密監測患者術后胃腸道反應,術后第1天,予葡萄糖鹽水滴注,待患者腸道適應后給予腸內營養,注意循序漸進原則,讓胃腸道慢慢適應。本組出現的腹脹、腹瀉,考慮與營養液過于油膩、過涼及泵入速度過快有關,經去除油膩,維持營養液溫度35~40℃,泵入速度維持在50~100ml/h后患者癥狀得到緩解。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消化道腫瘤術后患者,應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縮短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早日恢復。
1 蔡梅,朱琳.上消化道腫瘤腸內營養的護理[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8):2145~2146.
2 陳邦素,張亞兒.重癥急性胰腺炎經鼻腸管腸內營養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22):3248~3249.
3 李杰,于鳳蓮,雒利春.食管癌、賁門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病人的護理[J].醫療裝備,2012,25(2):93~94.
4 詹曉晴.食管癌術后應用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5):148.
5 蘇曉麗,方雪紅,陳穎慧.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7):855~857.
6 付孝梅,吳宗琴.行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腸內營養護理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4):5731~5732.
(收稿日期:2016-11-28)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2.022
222200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人民醫院普外科 連云港
曾珍,女,本科,主管護師
R735;R473.6;R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