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雄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推動我國邁入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行列,為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遠景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有效的加強教師管理工作,穩定教師隊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集中精力于教學并熱心于教育教學改革,是教師管理中的難點,也是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在加強和改進教育管理的許多因素和措施中,我們認為應當特別注重激勵理論的實際應用。
從管理角度而言,激勵就是把能滿足人的需要的外在事物作為誘導因素,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形成一種刺激,激發人們的內在動機,使人們產生有利于實現組織目標的行為。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必須充分運用激勵手段,建立起激勵機制,從而有效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一、激勵手段應當引入教師管理工作
在教師管理中運用激勵手段,首先必須對此有正確的認識。
1、激勵符合人的需求的基本規律。人的需要是物質和精神的需要,但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其需要是有區別的,學校的教師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需要更多地是與他們的事業心和所從事的專業聯系在一起的,知識分子突出的特點是創造欲望和成就感,他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學有所用,發揮專長,創造業績,激勵在學校教師管理中的應用正是把重點放在激勵人的需要上,放在提高人的目標價值和期望值上,充分體現了對教師和需求的認識,激勵作為一種普遍的管理手段,在學校教師管理中應用更具有突出意義。
2、激勵與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管理職能一致。教師管理就是運用科學原理、原則和方法對教師工作進行規劃、決策、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其基本任務是選擇人才,用好人才,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人才資源的最大效益。而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依賴于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因此必須把管理工作的著眼點放在調動人的積極性上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并盡可能的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為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而奮斗。而激勵則是激發廣大教師的內在動力,增加組織的吸引力,并給予適當的外界壓力,從而實現學校的規劃和目標。既然激勵作為一種手段和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管理職能有一致之處,就應當引入教師管理工作中予以恰當的應用。
3、激勵在教師管理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加強教師管理,就是要重視對人的行為的研究,了解行為的本質找出激發行為的因素,引導行為的方向,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學校確定的目標。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使有限的人才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發揮其最大效益。激勵本身就是一種刺激,是一種促進行為的手段,可以在教師管理中予以應用起到激發和調動教師積極性,引導教師行為向正確行為方向發展。
在學校管理中,教師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辦好學校必須依靠全體教師。因此教師管理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激勵教師的工作熱情、事業心、創造動機和成功欲望上,促使他們努力奮斗,搞好本職工作,并為他們發展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能創造條件。
二、激勵在教師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教師管理工作的對象是教師,還必須考慮知識分子的主要需要是什么,只有符合知識分子的心理和行為活動特點的激勵手段才是有效的,反之,就不會達到激勵的目的。激勵方式很多,根據激勵原則,我們認為在教師管理中應以四種方式為主,即目標激勵、獎勵激勵、群體激勵和競賽激勵。
1.目標激勵。管理首要的是提出目標。設置適當的目標,能夠激發人的動機,運用目標激勵最重要的是使教師對目標價值產生共識。第一,目標要與教師切身利益相關;第二,目標要具有挑戰性和適當的難度;第三,目標要有現實性、可行性??赏豢杉?,達不到激勵的目的;第四,要使教師參加目標的建立過程,是其明確自身的價值和責任。只有整體目標與個體需要統一時,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2.獎懲激勵。獎懲作為一種手段,可以對行為起強化作用。但重要的是賞罰分明,在教師管理中更要如此。對獎懲激勵,我們認為當前對以下幾方面值得予以特別注意。
第一、要使獎勵成為“激勵因素”,不要使其成為“保健因素”。雙因素理論認為,激勵因素能激勵人的熱情和積極性,促人向上,保健因素只是一種維持現狀的因素,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物質獎勵就其實質來說是激勵因素,要盡量避免其平均發放和固定發放。平均發放,則效能下降。
第二、要使獎酬與貢獻相稱,注意克服獎勵的消極作用。人們都有估價自己的報酬與貢獻的傾向。公平理論認為,一個人對所得報酬是否滿意,不是只看其絕對值,而是還要進行社會比較和歷史比較,看其相對值。如感覺不公平,就會產生不滿,進而影響積極性。因此,績效發放要爭取公平合理。
第三、要重視精神獎勵的作用,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結合起來,一定情況下,對個人用精神鼓勵優于物質鼓勵。
第四、要注意獎懲的時效性。獎懲應在行為發生后盡快提供,延緩則會降低強化作用。
3.群體激勵。教師是一特殊群體,領導關心信任,群眾威信、負有責任和成績認可對他們都有激勵作用,運用群體激勵,就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氣氛。第一,盡可能滿足教師物質上、精神上的正當要求。第二,堅持關心、尊重和信任原則,理解和尊重教師的勞動,正確評價和宣傳他們的成績和成果。第三,堅持職能相稱原則,即適當的崗位,相應的職務,應付的責任,應有的權利,相應的待遇。
4.競賽激勵。運用競賽激勵于教師管理中,第一,要鼓勵競爭,設立教學、科研、教書育人等多種獎勵項目,制定公平合理的評比標準;第二,要加強考核,通過考核客觀地區分優劣??己私Y果應當與教師的職稱晉升、業績工資和其他競賽評比掛鉤,使考核標準即作為公平競爭的基礎,又作為對教師的有效激勵;第三,在職稱晉升中引入競爭機制,論真才實學,看工作業績,擇優晉升;第四,評比先進,勿多勿濫,評得太多,效能反而下降。
激勵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應該而且可以引入教師管理工作中。在進行學校內部管理改革中,必須充分運用激勵手段,形成充滿壓力、又富有活力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