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池
【摘 要】閱讀中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采用什么方法,進行何種改革,都不能脫離語言的特點。要重視朗讀,重視感悟體驗,重視課外閱讀及積累,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閱讀;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并茂,有活動影像的特點,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活潑的發展自己,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創新能力。
一、激發閱讀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1.善于運用各種手段,誘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愿望
“興趣”是學生之本,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尤其是計算機多媒體的展示,更能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的愿望。而這種興趣必須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下進行,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要讓學生處在無拘無束、自由寬松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老師的架子,作為學生的“大朋友”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事事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開放性教學情境。
我們要熱愛學生,關注他們的差異,尊重他們的個性,相信他們的潛能,用愛心創造新穎的有趣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適時運用激勵語言,使學生體驗閱讀成功的喜悅
在學生閱讀時適時的鼓勵、表揚、贊許,使學生體驗到閱讀成功的喜悅,也會使學生激發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借助拼音閱讀速度慢,容易使他們失去閱讀的興趣,只愿聽別人讀。教師要根據新教材中兒歌和圖畫的優勢,把它們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課堂上以這種形式呈現出來,從而誘發學生閱讀愿望,當他們讀完兒歌后,便及時夸獎:“看,你今天又學會了這么多的字,真為你驕傲。”“瞧,你讀的多棒!”等。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特別是學有困難,讀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及時發現其閃光點,多加鼓勵,贊許,使其有勇氣去閱讀,并體驗到會讀的喜悅。
二、靈活采用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讀中的樂趣
1.情境閱讀,體驗閱讀樂趣
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喜歡圖畫、兒歌、故事、謎語、音樂,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好,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在閱讀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富有創意的畫面、動態的示意、豐富的影視資料,變被動的“聽”、“記”為主動的“看”這樣能引導學生感受讀中的樂趣,激起學生持久的情緒,從而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到課堂來,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創新教育。
2.特定環境下,創設“讀書的意境”
低段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不可能有持久的興趣去閱讀、去體會感悟文章中所蘊含的某種深刻意境,如果這時老師能激活他們的興趣,會使學生樂此不疲,胃口大開。如,在教學中教師自始至終都以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深入他們中間,能夠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學習、閱讀、討論,給他們以心理的安全和表達的自由,千方百計地去“逗”他們,激起他們閱讀的欲望。
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引導學生大量進行課外閱讀
“樹立開放意識”是新課改提倡的理念之一,生活處處皆語文,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合理開發課外學習資源,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就要拓展閱讀的范圍,不光是學習哪篇課文就閱讀與之相關的一些書籍,還要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如低年級學生可向他們推薦小人書、故事書、連環畫、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百科全書等。還可將學生帶到圖書室或上網閱讀,從而獲得閱讀實踐的機會。
四、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重視閱讀中的感悟和積累
小語閱讀教學要善于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使學生閱讀的能夠“自能通解,自求得知”。從而達到“用不著教”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自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閱讀中的感悟和積累。
1.指導學生科學地自讀,引導充分地表達
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地自讀。如批畫閱讀,運用不同符號邊讀邊批畫,進行鉆研、分析、理解,還可參考閱讀,為讀懂課文而參考有關資料的一種讀書方法。還有評點閱讀,它是更高的一種自讀形式,讀后評文章的思想內容、寫作技巧、語言藝術等,用眼光去審視美、用感情去體驗美。當學生閱讀之后,還要充分地表達,主動地、自覺地按一定方法程序匯報交流自讀情況,展示思維過程。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在閱讀分析實踐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鞏固學習方法及技能,形成了自讀能力,提高了自身素養。
2.指導要多感悟少分析,多積累少講解
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我們不應該總是走“分析文章”的路子,應該讓學生通過自悟而受到思想教育,獲得美的享受,其效果要遠遠勝于老師通過分析而強加給學生的說教。
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老師精講少講,學生多讀多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他們多誦,增加閱讀量。要重視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與課文閱讀凝成一股繩,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總之,閱讀中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采用什么方法,進行何種改革,都不能脫離語言的特點。要重視朗讀,重視感悟體驗,重視課外閱讀及積累,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