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維山
一、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施對策
合利理用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知識管理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特別是網絡化、數字化、自動化的圖書館知識管理更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在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局域網的建設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文獻采訪、編目、流通、信息檢索、期刊管理等多個子系統的同時作業和資源共享,理順了圖書館各方面的業務流程,減少了手工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紛雜的信息流中發現新的知識點及知識間的聯系,將其按一定的知識體系組織到數據庫中,使人們方便地檢索到有關數據和知識,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組織和檢索。第三,圖書館必須合理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知識的加工、收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利用提供支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知識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實現讀者與圖書館的及時信息反饋,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從圖書館管理系統局域網的建設到數據庫的建立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要注重信息技術與圖書館需求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
二、信息素質的定義
信息素質是信息產業發展和社會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名詞。一個人具備信息素質,就必須能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和具備查尋、評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且這種素質是終身學習的結果。信息素質可以理解為在信息化社會中個體所具有的各種信息品質,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識和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覺悟、信息觀念、信息潛能、信息心理等。信息素質是個綜合意義的概念,它不僅蘊涵著個體具備的,帶有客觀性、發掘和利用社會信息源的基本技能,還包括了個體最基本的更具有主觀性的認識和判斷信息的基本品質。
三、現代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素質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和主導因素,它要求人類具有獲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識。作為專業從事信息資源管理的圖書館員,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才能較好地開展工作,有效提供信息導航、信息組織、信息開發服務。
文獻信息的載體形態從紙質逐漸向電子介質過渡,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于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圖書館員要進行文獻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態的信息中去判斷其價值,決定其取舍。其次,用戶的信息消費更趨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圖書館員在進行信息服務過程中,要更多關注用戶的需求特點,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心理、習慣、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圖書館作為信息的集聚地,不僅是文獻的匯集、信息的集散而且是信息的加工、創新思維的孕育。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加強信息素質教育,熟練掌握在復雜的信息中獲取有用資料,為不同用戶的信息消費者提有效服務的能力。
現代圖書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對信息的獲取、理解、轉化并生成新信息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獲取信息、創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獲取與創造知識的能力,才能使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自由地進行知識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通過信息素質教育獲得敏銳的信息意識和較強的信息能力,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進行終身的學習和自我完善。
四、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
信息意識是指人們對信息的思想觀點和人的信息嗅覺程度,是人們對社會產生的各種理論、觀點、實物、現象從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能力。信息意識表現為個體對信息的敏銳度,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信息意識強的人可以自覺產生信息需求,可以在眾多的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圖書館員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教育者,他首先要有敏銳的信息意識,才會有自覺利用信息的內在動力,對發現和傳遞信息才有一種積極的應對態度,是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員要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信息源,掌握信息檢索的技術、方法、途徑;能指導用戶使用各種信息源和信息技術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評價的程序、方法,使之成為具有科學價值的新信息并傳遞、交流。
五、發揮高等教育作用,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
一是加快高校圖書情報專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培養創新復合型人才,為圖書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打好基礎。二是圖書館要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有針對性地培訓圖書館工作人員,使之全面系統的掌握現代信息處理技術,提高信息意識和能力。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圖書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管理員必須不斷地優化知識結構,并從以上幾個方面培養適應網絡信息時代要求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