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代富
【摘 要】復習課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 在復習課中,整理、復習基礎知識,使全體學生的基礎更扎實,才能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使復習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關鍵詞】復習課;理;建;用;延
復習課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單元的結束、學習階段的結束、學期的結束時,每一位數學教師都要上這樣的課。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會感嘆:“復習課真難上啊!”的確,現在的學生差異性大,優秀學生似乎聽一次就什么都懂了,感覺復習課沒味,學困生對于復習的知識掌握起來又很難,大多數中等學生對復習的知識又似懂非懂,對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勢必給教師擺了一道難題,許多教師在復習課教學時,習慣性地先復習概念等基礎知識,再做試卷,最后分析、講評、訂正,重點講解容易出錯的題及難題。這樣也確實有一些作用,但是有些題目做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稍作變化,學生又不會做了。
我一直從事我們學校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大家都知道,六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中,整理和復習是一個重點,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可以加深學生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的解決問題。那么,究竟該如何上好復習課,進行有效復習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復習工作。
一、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自主復習,注重“理”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與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后引導學生對各自獨創的結果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同時,運用“比較”異同這一思維方式逐步構建相同的結果,在學生體驗、交流、反思、辯論中尋求一種最佳的結果。 這樣,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促使學生從“無序”思維到“有序”思維再到“科學”思維方式的發展。雖然學生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是正確和簡捷的,也可能是繁瑣錯誤和無序的,但他們這種別出心裁的方法是自己獨創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創新”行為。例如,在復習“分數應用題時” 我讓學生回憶分數應用題的主要類型和結構,然后分小組合作交流分數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掌握解題思路,通過畫線段圖和寫數量關系、從簡單的過渡到復雜應用題,并且讓學生互相變換應用題,通過題目的變形,學生對于分數應用題,以及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和(差)倍應用題的聯系掌握得很好。而且他們的解題思路也相當清晰。
二、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的復習方法,注重“建”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要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有關知識、概念作縱向、橫向聯系歸類、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所復習的知識要點條理清晰,知識結構脈絡分明。教給學生整理與歸類的方法,使學生在獲得比較系統的知識的同時,不斷構建和完善認知結構,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時,學生們在自己課前整理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很多組都能夠整理出下面的網絡圖。很好地再現了面積的公式推導中各個平面圖形的關系。
復習課為我們提供了重新組建學生認知結構的時機,我們必須充分運用,而且高度重視在復習課中對學生所學知識、認識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高層次的歸納、概括、提煉,使新、舊知識完美融合為一體,達到構建學生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三、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重視數學與生活聯系,注重“用”
學習數學要以一定的經驗為背景,復習課的設計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探索數學的情境。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感知、操作等活動來認識數學,讓學生“做數學”比簡單地教給數學知識更重要。讓學生“做數學”的途徑之一就是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
例如,復習百分數的折扣應用題時,我設計了一下一組題;
商場舉行周年店慶,商品一律八折銷售。
1 小明買一個原價40元的書包,現在只需要多少錢?節省了多少錢?
2,小芳用40元錢買了一一件衣服,衣服的原價是多少元?
3小東賣一輛自行車,比原來節省了80元錢,自行車的原價是多少元?
4小紅買了一個文具盒,便宜了6元錢,小紅用了多少錢?
這樣聯系生活實際,把折扣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 有利于考查學生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 。
總之,習題的設計在內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時間上要“足”。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演練機會,為學生的評價提供豐富的資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復習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復習課中精心設計開放性、綜合性的習題,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表現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和幫助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把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促進學生智力、能力的發展。
當然,教師在教學復習課時一定要注意了解自己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教法、學法。教師要正確處理好開放與基礎的關系,沒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認知基礎,“開放式”教學難以實現,或達不到預期目標。在復習課中,整理、復習基礎知識,使全體學生的基礎更扎實,才能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使復習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