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榮巴依爾?闊西肯拜
【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不斷投入,極大的促進了農機化的發展,農業機械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而農機的監管工作任務也愈加繁重,需要顧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問題。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農業監理機構應該不斷革新思路,本著“為民服務”的原則構建農機安全監理的制度與準則,以促進農機化事業的穩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機監理;農業發展;監理安全;問題;對策
在我國,安全是生產的第一要素。只有保障安全才能夠落實一系列的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作為保障農機安全的重要單位,農機監理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的法規政策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管理,糾正農機使用過程中的違章行為、減少和避免農機事故的發生,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其次,還應該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督促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對農業機械進行維護與保養,科學使用機具、提高個人的駕駛操作水平,為農機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只有加強管理、更新理念、協調矛盾、強化監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機監理安全。
1 農機監理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監理體系不健全
農機的安全監理工作面對的對象是農村中千家萬戶,具有輻射面廣、任務繁重的特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農機監理站來實現。但是就當前來說,盡管縣級農機監理機構都在認真履行責任,但是實際工作中暴露的問題有很多:(1)監理機構責任難以落實,由于改革、區域調整等因素的影響,監理機構的經費缺乏,沒有充足的資金來發展和武裝自身;(2)基層網絡不健全,由于近年機構改革,
鄉鎮農機站的撤并、下放,有些地區多年來鄉鎮沒有專職的農機管理機構,導致農機監管工作都是縣級農機監理機構直接面對機手,基層農機監管基本處于空白,直接影響農機監理工作開展。
1.2 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
農機的安全監理工作屬于行政執法行為,需要政策和法律規范的保障。但是與其他行政立法相對比,農機監理安全立法的發展進度非常緩慢,導致工作中出現以下兩種問題:(1)在執法依據不足的問題,對于路檢路查、安全生產檢查、違章處罰沒有有力的法律依據,導致農機監理機構難以落實處罰,執法效力受到影響;(2)老舊農機的強制報廢制度不健全,很多已經出現嚴重老化、技術狀態非常差的機械仍在投入使用,為農機安全生產帶來較大隱患。
1.3 監理手段和裝備落后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農機監理單位應當配備有基礎的交通、檢驗與監測、通訊、勘察、辦公自動化等設備,但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不停的地區存在非常大的差異,老舊設備的更新也非常困難。省、市、縣(區)的農機監理機構裝備情況較少,而鄉鎮幾乎是空白。如拖拉機的檢測應使用轉移檢測設備開展,但是大多數農機監理站的設備匱乏,對拖拉機的剎車、前照燈、污染排放、車速表、功率、油耗等情況難以得到準確的數據,無法進一步指導工作,進而帶來安全問題。
2 針對農機監理安全提出的對策
2.1 完全農機監理安全體系
不斷完全和補充農機監理安全體系中的內容,加強監理機構的建設工作,建立上下連通、左右交接、高效運轉的農機監理機構。規范老舊農機的交易市場,實行有效監控,積極為農民創造條件,統一對農機進行市場規劃、技術檢驗、質量評價以及統一辦理手續。防止報廢的機具以及私人拼裝的農機進入到交易市場中。實行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制定農機強制報廢的標準,為報廢的機主創造其他的優惠條件,以提高報廢積極性。
2.2 加強農機監理的法制化建設
加快農機監理立法的步伐,統一制定相關的監督管理法律法規,推進農機監理安全法制建設進程,加強農機監理機構對農機的檢查和處罰力度。制定針對性的文件對農機監理行政處罰、安全檢查、設備管理、機械登記等方面進行規定,將其作為農機監理安全執法的依據,以促進農機監理工作朝法制化、標準化和流程化發展。
2.3 建設高素質的農機監理隊伍
農機監理機構是行使政府職能的單位,因此,監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業務能力等直接關系到辦事效率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監理隊伍勢在必行:(1)加強隊伍的源頭管理,做好農機監理單位管理人員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專業對口、文化水平加高,而年齡偏大、經驗豐富,但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員工可以適當調整崗位,安排去更加合適的崗位工作;(2)加強法律教育,通過不同的途徑提高監理人員的法治意識,提高其執法水平。在日常工作自覺落實法律規范,按照制度與流程辦事,以促進農機安全;(3)加強業務素質的教育,農業用機械的種類豐富且用途各不一樣,農機監理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必須加強對監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加強業務素養,只有獲得資格認證之后方可工作。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機監理安全工作是農機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為農戶服務的窗口。只有加強體系建設、法治建設、加大監理裝備投入、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才能夠實現依法執政,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