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茂華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身心特征,嚴重影響了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危害性。文章分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表現與危害,結合幼兒教育小學化成因的探討,并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對策
幼兒園教育應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積極的學習成長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而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日趨嚴重,幼兒教育小學化也成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針對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其危害、成因以及解決對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表現與危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顧名思義即為幼兒教學教育接近小學教育,以小學生的標準要求幼兒,使幼兒教育體現出小學教育發展趨向。幼兒教育小學化嚴重背離了幼兒教育的本質目標,有著巨大的危害性。具體來講,首先,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容易讓幼兒產生厭學心理。幼兒天性好動好玩,而小學化教學模式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往往得到的是消極的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幼兒將對學習產生厭惡與恐懼心理。其次,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也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幼兒身體處于早期發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如果強制性讓幼兒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過多過早實施規范性學習,不僅不利于幼兒骨骼、肌肉的發育,也容易剝奪幼兒的快樂體驗,泯滅其活潑的天性,進而危害其心理健康。此外,幼兒教育小學化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幼兒智力的發展。小學化教育注重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主動性,影響對幼兒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初步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遏制了對幼兒觀察能力、評價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多智能開發,這對于幼兒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成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現在幼兒園教育觀念的錯位與功利思想影響。社會上各類幼兒園日漸增多,幼兒園所面臨的競爭日趨加大,許多幼兒園為迎合家長需求,滿足工作業績,不顧幼兒的身心特征與接受能力,使幼兒教育模式小學化。其次,家長的期望可謂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成因。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部分家長認為早期幼兒教育就是讓孩子盡早學會讀寫算等知識,將學習的成績視作教育的效果,擔心孩子上小學會落后,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可讓孩子提前適應。此外,幼兒園與小學完善的銜接機制缺乏也是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優質教學資源缺乏,當前仍有少數小學為獲取較好的生源而實施入學考試,并且按照考試成績進行分班。面臨升學壓力,幼兒園與家長不得不配合升學要求,讓幼兒提前適應小學教育。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解決對策
1.更新教育觀念
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關鍵在于教育觀念的轉變。首先,幼兒園管理者必須樹立起正確的辦園理念,強化對教師以及教材的監管力度,對錯誤觀念與行為需及時制止,以正規、科學的幼兒園辦學理念獲取市場競爭的優勢。其次,幼兒園教學人員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幼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的重要性,教學實踐中應當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工作條例》等為指引,開展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此外也需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指導與培訓,定期開展理論業務學習交流,引導教師專業化成長,更新教育理念。
2.積極開展家長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
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幼兒園需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目標以及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使家長轉變觀念,讓家長及時糾正“拔苗助長”的行為。因此也有必要積極組織家長教育活動,引導家長掌握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幼兒園可不定期組織家長教育、家園共建等相關活動,以自身的教育理念與立場指導家長正確培養幼兒,形成幼兒教育發展的合力。同時需利用大眾傳播媒體、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幼教科學先進理念,協助家長樹立起正確的教育理念,消除小學化教育觀念,引導其日常多注意培養幼兒行為習慣以及對事物的興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3.加強指導,做好“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既需要具備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啟蒙性與豐富性特征,更需遵循幼兒學習的科學性與適當性原則。消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也必須考慮幼小銜接工作。首先應基于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規劃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方式,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同時幼兒園也需在此基礎之上為幼兒升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日常教學中也需注重對幼兒主體意識、主動性的培養,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親社會行為以及生活習慣,為其適應小學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其次教育部門需強化監管與指導,對幼兒教育方法、形式以及內容進行明確規定,杜絕教材教輔濫發等問題,加強幼兒園圖書配備、教具配備等檢查工作,使幼兒園擺脫小學化教學傾向。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是基礎性教育事業,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應受到更多重視。要消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必須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依據國家幼教法規制度,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項幼兒教育活動,同時糾正家長觀念,加強家園合作,進而使幼兒在輕松、和諧的幼兒園學習氛圍中得到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虞永平.找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根源[J].遼寧教育,2012(2):83
[2]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3):41-43
[3]朱麗芳.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辨析[J].少年寫作:師者,2014(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