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霞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甚至成為制約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本文主要探討影響小學作文教學的幾個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力求歸納總結一些教學實踐經驗,以期拋磚引玉,對小學作文教學的難關有所突破。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策略;指導途徑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但小學生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因此,我們在平時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用犀利的目光去閱讀作品、觀察生活、感悟人生。否則,寫作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作文是內心的宣泄、真情的流露,如何引導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說真話,吐真情呢?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我手寫我眼——指導學生觀察事物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成習慣才行。”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觀察的對象呢?我們一要多引導,二要多提醒。我曾經指導二年級的學生寫話內容是《春天里的發現》。春天在哪里?我可帶領學生到田間地頭去,到山嶺江河去,在大自然里尋找春天。讓學生仔細觀察春天的土地,春天的花木,體察萬物復蘇的景象,聽人們的歡聲笑語,讓學生把最感興趣的東西寫下來。
觀察的過程,要讓學生用手去摸春天的土地,用眼去看春天的花木,用耳去聽春天里人們的聲音。學會觀察事物,是學生寫話的第一要領。如果觀察不仔細,寫起話來干干巴巴,就不能生動地反映《春天里的發現》。
二、我手寫我心——指導學生感悟事物
“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文之本源也”。學生對社會生活并不是沒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明白,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要表達出自己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表揚什么,批評什么,喜歡什么,厭惡什么。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要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求真知,做真人,要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審美指導,要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的內心體驗,懂得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要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引導他們在文章中體現自尊和尊人、理解與信任、同情與人道、平等與博愛等。這樣,學生對生活和人生的情感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現出來,使文章具有真情實感。只有敢說真話,才能寫出好文章。
例如,開展心理疏導作文課對引導學生敢于說真話、訴真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和××說說心里話》;《我的煩心事》這種類似的作文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為什么要生氣,為什么會煩心,以及生氣時的表現,煩心時的表現都說出來。通過向全班同學的傾訴,再經過教師的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想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會有一種情溢心間,不吐不快的感覺。教師就要抓住火候,讓學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聲,并讓學生把這種感受寫出來。
三、我的作文我做主——指導學生自由命題
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表達。這就是說,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體驗,引導學生不拘形式地把自己想說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作文課上,我們常常會見到不少學生面對作文題目無從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成人化的作文命題脫離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因此,我們教師必須根據新課標要求,改進命題形式和要求,加強對學生自擬習作題目的指導,引導學生以生活為習作素材,自由選題,寫他們感興趣的事,說他們想說的話,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自由表達。
作文命題不在乎“大”與“小”,而在乎能否給學生發揮“真情實感”的空間,能否給學生提供“我手寫我口”、“我手說我情”的題目才是關鍵。
1.規范命題的范圍。因此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方式要靈活多樣,表達要新穎生動,最好在學生下筆前,教師先親自“下水”試試,以便知深知淺,知難知易,使得作文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訴。
2.讓學生自由命題。對體裁、題材、風格都不作具體要求,凡是他們自己有興趣的,感觸比較深的,能充分發揮創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華的都可以寫。
比如,本學期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秋游活動,活動結束后我便引導學生寫了一篇作文。我的寫作要求是:自定立意、選材、文題和字數進行寫作,遇到難寫或寫不下去的情況可以找老師或同學幫忙。這樣,學生就在比較寬松的習作環境中進入了“一吐為快”的境地。結果,學生有的在《秋游一日行》中寫了秋游時自己和同學的感受,有的在《難忘的一天》《再見了,我心愛的地方》等中寫了對秋游的喜愛,還有一個因生病未能參加秋游的學生寫了篇想象作文《我想象中的秋游》。一篇篇文章情真意切,生動感人,充分顯示了學生的巨大創作潛能。
總之,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當是真實的。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使學生每前進一步,回過頭來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處,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堅定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這也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家秀,施汝坤,吳靜.《昭通教育》,2005年第一期
[2]胡明揚主編.《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任長松著.《課程的反思與重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