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林林+徐鵬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本文對我國傳統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應的合理措施,促進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維護;維修
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礦企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煤礦礦井的資金投入和規模逐漸擴大,一些高新的科技和設備在礦井開采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礦井開采的過程中,機械設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前,煤礦礦井所采用的機械設備種類越來越繁多,功能也越來越復雜,煤礦生產的效率不斷提高,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推動了煤礦企業的發展。
1 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的必要性
加強煤礦礦井機電設備的維修,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還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維修不僅是為了當前生產的正常運行,更加是為了將來所做的投資,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此外,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還有助于各項經濟和技術指標的改善,提升產量和勞動生產率。對于煤礦企業來說,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已不單單是一種被動的工作,而是優化和輔助企業的運營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并且作為企業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礦井的安全生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的工作勢在必行,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2 我國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的設備管理是以設備的數量、狀態和維修為主要內容的管理,其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2.1 對設備投入后的的維修缺乏重視
任何一臺機電設備都包括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報廢等階段,我們稱之為設備的一生。設備投入使用前的階段,稱為設備的前半生,投入使用后的各階段稱為設備的后半生。相應地對企業的自制設備和外購設備的管理,也分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包括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項管理工作;后期管理則包括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報廢等項管理工作。煤礦企業除自制設備外,傳統的設備管理一般都是從設備的使用階段開始,即只管設備的前半生,不管設備的后半生。這樣就使設備因先天性的不足,給設備后期的維修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不僅使后期設備的維修工作量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而且不能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2.2 機電設備管理脫節
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的設計制造過程和維修過程是分開管理,彼此獨立的。這就使設備的購置單位不管設備的使用,使用單位不管維修,維修部門不管設備的更新改造。這種對設備多頭分散的管理制度,不僅違反了設備管理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規律,而且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耗能、技術、費用、質量等有關的問題和信息,不能及時地通過適當的渠道反映給計劃、設計和制造部門,從而造成設備重復購置,積壓浪費,適用性差、事故多、效率低等不正常情況,嚴重地影響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2.3 重技術管理,視經濟管理
設備管理本質上是對設備運動過程的管理,設備的運動過程有兩種狀態:一是實物狀態,另一種是價值狀態,所以設備管理應包括設備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即一方面要求經常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態,同時又要求節約設備的投資和運行、維修和管理費用。但在現行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把經濟管理和技術管理彼此分開,甚至更偏重于技術管理,而忽視經濟管理,造成設備積壓、投資效率較低、技術進步較小等狀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企業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需逐步從保證安全生產為中心的模式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模式轉變。
3 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存在的問題
3.1 計劃性狀態檢修
隨著機電設備的監測技術發展,根據機電設備運行中的診斷裝置和在線監測所預防的故障狀態,將維修的內容和具體時間確定下來,從診斷資料和監測中獲得的數據,并經過計算機分析處理,來預測設備故障時間,在機電設備發生故障前,制定出合理的維修計劃和措施,以延長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消除機電設備隱患,從而達到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目的,而這種單靠故障狀態的維修方式過于苛刻,不能及時掌握時機,不能很好地為生產服務。
3.2 事后維修
事后維修是在機電設備故障發生后所采取的處理方法,也是常用的處理方法,而這種維修方式是非常被動的,它是在無準備的條件下進行的,因此很難使機電設備的維修做到徹底和完善。
3.3 計劃性定期維修
計劃性定期維修也是強制性維修,這種維修方式雖然也使用一些較為簡單的監測手段,但更多的是僅憑經驗來確定檢修周期,不管設備是否需要檢修,但到一定時間就必須要檢修,這就很難預測一些隨機因素所引起的機電設備故障,有時會出現檢修過剩的情況。
4 機電設備管理和維修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以設備的一生作為研究和管理的對象,即從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到報廢為止的全過程的管理。并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的機理、故障模式以及故障造成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而且要建立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設計、生產、使用、維護這4個單位的技術聯系,使之更好地為設備維護服務;同時,還要做好機電設備的運行、維修記錄,并對維修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和整理;另外,還要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薄弱環節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以便使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得到合理改善,從而提高機電設備的開機率和可用度,保證機電設備的壽命周期的延長使用。
4.2 重點研究機電設備的可靠性設計和維修性設計,提高機電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可靠程度,減少設備的維修工作量。使其達到設備使用過程中不用維修的目的,即無須維修設計。
4.3 加強煤礦井下機電設備使用和維護管理,在我國現代化煤礦生產過程中,由于現階段煤炭企業職工素質普遍偏低,這也給機電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保養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困難;如果職工不能正確地使用機電設備,必然給礦井生產帶來事故隱患。因此,煤炭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加強對機電設備使用、修理和維護人員的技能和素質的培訓,建立健全并完善機電設備管理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包括三級保養、點檢、班檢、定期維護、巡回檢查和交接等日常維護。
結束語
煤礦礦井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僅能夠促進煤礦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對煤礦工作人員自身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并促進煤礦進行高效率的生產。雖然目前礦井的機電設備的維修還存在一些問題,然而通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善和解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機電設備的故障,確保煤礦企業的穩定高效生產,推動煤礦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臻.煤礦礦山機電設備維修常見問題與對策[J].能源與節能,2014(11).
[2]曹建輝.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07).
[3]楊開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及管理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6).
作者簡介:閃林林(1989-),男,回族,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人,畢業于安徽理工大學,電氣信息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礦井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供電系統維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