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中
摘 要:我國的木材相關的行業對于林業經濟中的森林資源的需求是極大的,導致我國的森林資源大幅度地減少,然而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世界上現存的國家的整體發展設立了一個大方向,即智能與環保,我國對于智能化的發展已經緊跟世界智能化的然而在環保方面的相關工作還很欠缺。退耕還林是我國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實際的退耕還林工作中還存在著各種問題,本文根據我國現如今的退耕還林工程的具體情況,談一談如何更好地進行退耕還林的工作。
關鍵詞: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科研規劃
我國的退耕還林工作已經經過了很長一段時期,各方面的具體工作也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層面,與我國過去開展的退耕還林工作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國的退耕還林工程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進行具體的退耕還林工作時,工作人員發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傳統的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對于這項工作的要求了,本文根據在開展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闡述了能夠有效改善我國退耕還林的工作的建議與想法。
1 我國的退耕還林的工程現狀
1.1 缺乏重視
我們國家的相關部門雖然對退耕還林工程施以資金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并沒有對退耕還林這項工程做出宣傳工作,使得部分思想落后的農民堅守在自己的耕地上,根本沒有對退耕還林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些農民根本就不知道退耕還林工作的概念,一部分農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參與到退耕還林的工程中,認為退耕之后只有國家能從中獲取到最大的利益,自己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此不能積極地參與到退耕還林活動中。歸根結底還是國家沒有對退耕還林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
1.2 退耕還林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國家對退耕還林的重視度不夠,不僅導致了農民的參與度低,還導致了這項環保工程由于缺乏經費,難以正常開展,首先是工程建設中最重要人沒有到位,國家撥出的資金少,導致退耕還林的管理人員沒有充足的資金聘請專業性較強的、能夠指導工程的技術型人才,因此我國的退耕還林工程中占總體人員比重最大的還是農民,我國農民的知識水平是相對比較低的,在退耕還林的工程建設中缺乏專業性知識,政府也沒有針對這種情況,對農民開展培訓學習,有些地方政府倒是開展了學習活動,但是農民卻不愿意聽講,關于退耕還林的工程的相關課程只不過是個形式,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而退耕還林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僅僅依靠農民自己在探索中總結經驗是遠遠不夠的。
一些退耕還林的工程缺少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相關設計人員沒有抓住需要治理的地區的優勢特征來進行退耕還林的具體規劃,計劃比較粗糙,未經調查就進行大面積的退耕還林反而會影響到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水土問題。
資金缺乏使得退耕還林的工作人員缺少工作的動力,以及在工作中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進行完畢退耕還林的前期準備工作后,農民以及看護人員并沒有看護好處于建設中的林地,使其出現因管理方式不善而導致的各種的問題。
2 改善我國退耕還林工程的有效措施
加強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知識素質水平。由于農戶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較為落后,導致退耕還林工程的開展困難重重。可見,只有真正提高農戶的知識素質水平,改變其根本傳統思想,才能推動退耕還林工程的進行。首先,應當加強農村教育,從新一代孩子抓起,加大對農村教育設施及師資設備的投入。其次,通過在農村開展文化班,主要通過教授中老年人識字認字,便于中老年人了解日后退耕還林工程落實的相關政策。
通過開設退耕還林專業知識培訓班,主要對青、中年人進行培訓,加強退耕還林技術。
加強宣傳退耕還林工程。在開展退耕還林工程之前,應當加大力度對退耕還林的必要性進行宣傳,從而使得農戶意識到當前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經遭受嚴重破壞,后果嚴重;使得農戶意識到退耕還林工程有利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環境。通過農村交流會、廣播電臺等方式,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進行宣。其中,宣傳的重點內容應當包括退耕戶所享受的權利及義務、責任,主要有退耕地除草、看護、補種補植、合理利用退耕地增加退耕戶的經濟收入,引導農戶積極投身到退耕還林工程中。在進行退耕還林工程宣傳工作時,應當注意改變農戶的根本思想,灌輸退耕者是受益者的思想,引導農戶理解該政策,認識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從而紛紛積極參與到退耕還林之中。與此同時,政府應當注重發展當地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減輕對耕地的過分依賴性,增加農戶的收入,確保退耕還林工程順利開展,取得預期效果。
加強科技推廣,將科技知識廣泛應用于退耕還林工程中。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積極推廣應用林業生產的新技術和新材料,切實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將國內外的先進林業科研成果,引入我國退耕還林工程中,先示范后推廣。同時,通過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推廣機構,改善基礎設施,加強對我國林業科技隊伍的培訓,樹立農民科技“帶頭人”和“明白人”,通過示范,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在進行退耕還林工程中,首要任務就是進行合理、科學地規劃,避免出現退耕還林地混亂無秩序,確保因地制宜。設置合理數量的經濟林種植面積,確保經濟林種植比例適當,避免影響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效。
管理退耕還林地在整個工程項目中至關重要,政府機關部門,尤其是相關鄉鎮部門,應當加強對退耕還林地的管理,定期清理、檢查歷年實施的退耕還林地情況,查明退耕還林地成效不好的原因,總結經驗,調整方案,為下一期的退耕還林工程作準備。
通過對退耕還林地的后期看護,可以通過集中看護的方式加強對還林地的病蟲害防治。另外,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制定相關管理、看護退耕還林地的規范制度,明確退耕農戶的職責及看護管理、看護范圍等內容,通過與退耕農戶簽訂看護退耕還林地的合同,明確規定看護管理退耕還林地的經費與職責等內容,如果農戶看護退耕還林地不合理,影響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效,則減少或者不予發放補助款等方式進行懲罰告誡。對于看護還林地管理較好的農戶,可以通過增加補助款進行獎勵,不僅可以調動農戶參與退耕還林工程的積極性,而且可以保證退耕還林工程的質量。
結束語
退耕還林是一項需要多方力量參加到其中的社會性活動,而且是一項長期性的社會活動,我國的退耕還林工作中尚且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政府應當健全退耕還林的相關政策與法規,給退耕還林更多支持與保障,加強退耕還林的隊伍建設,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加快我國建設資源節約的新型環保社會的步伐,使我國的環保工作步入一個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劉燕,陳本鳳.退耕還林的制度缺陷[N].中國環境報,2008(12).
[2]左菁.質疑《退耕還林條例》補助年限之規定[J].時代法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