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頔
摘 要:鋼琴以極其豐富的表現力被譽為“樂器之王”,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能夠演奏各種多聲部的音樂作品。因此,彈奏鋼琴就必須學會用這件樂器 演奏好多聲部的音樂作品。而演奏多聲部音樂作品必須具備三方面的能力,即大腦對多聲部音樂的組織能力,耳朵對多聲部音樂的聽辨能力和手 指對多聲部音樂的控制能力。復調鋼琴作品的學習是培養上述三種能力 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彈好多聲部鋼琴音樂作品的基礎。
關鍵詞:鋼琴演奏;復調;作品;練習法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223-01
隨著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復調作品的學習已成為各級各類院校的 必彈曲目,讓學生學習演奏具有兩個、三個乃至四個、五個聲部的復調作品已成為鋼琴學習的長期重要任務。目前在我國鋼琴教材中用得最多的復調作品是巴赫的作品,從程度最淺的《初級鋼琴曲集》、《小前奏與賦格》到中等程度的《巴赫二部、三部創意曲》、《法國組曲》,高級程度的《平均律 鋼琴曲集》、《英國組曲》、《帕蒂塔》等,巴赫的作品已形成一個系列。此外,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亨德爾的作品、19世紀后期法國作曲家弗朗克的《前奏曲、圣詠調與賦格曲》、20世紀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24 首前奏曲與賦格》也是復調音樂的好教材。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作曲家創作的復調鋼琴作品也先后編輯出版。例如適合初級程度的《中國民歌鋼琴復調小曲40首》(陳鴻鐸)、《復調小曲集》(陳銘志);適合中級程度的《小型復調格律樂曲集》(陳銘志); 適合高級程度的《序曲與賦格曲集》(陳銘志)等。我們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練習復調作品有畏懼感,主要是感到這種以若干獨立的旋律線的結合與發展為基礎的音樂練熟慢、背譜難,彈好更不容易。若練習不得法,抓不住要領,便增加了學習復調音樂的難度。復調作品不同于練習曲和其他主調音樂作品,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練習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通過讀譜分析作品
巴赫的賦格曲是最典型的復調音樂作品,當你拿到一首賦格時,不要急于上琴練習,首先要專心地讀譜,對作品進行解剖、分析。
第一步:先找出主題、對題。每首賦格都有一個主題。主題的性格和形象決定了整個樂曲的性質。主題在賦格各個聲部、各個段落以不同的 調性多次出現,在上琴練習前就要將每次主題出現的時間、地點、調性搞清楚。緊隨主題的是一個或多個以復對位方式出現的對題。對題的性格和形象有時與主題一致,有時有區別或與主題形成對比。在找出主題、對 題之后,就可以在琴上試奏,分析研究主題與對題的性格特點。
第二步:分析全曲結構。賦格是以一個主題在所有聲部中一再出現 而構成的以模仿式為主的復調作品,一般由呈示段、展開段、再現段三部 分和結尾構成。呈示段通常是主題與對題在各聲部以主一屬一主(主一 屬一屬一主)的次序先后出現;展開段是以主題調式、調性上的變化來展 開對比,并常常采取多種變形,如擴大、縮小、倒影等;再現段是呈示段的變化重復,主題在這里返回主調是再現的標志。每首賦格的結尾各不相同,作用是使終止更加完滿。通過認真仔細的讀譜分析,在找出主題、對題的基礎上分清樂曲三個組成部分,搞清楚全曲的調性分布、高潮所在,以及間插段的過渡等問題。
二、分聲部練習
通過讀譜,對作品主題、對題與結構上進行認真的分析后,方能有效地進行練習。上琴練習的第一步是分聲部練習。因為復調音樂作品都是 以若干獨立的旋律線條結合在一起進行并發展而構筑成的,所以復調作 品的練習必須從每個聲部獨立的旋律線條開始。分聲部練習時指法必須 兼顧其他聲部的音位,在單一聲部的練習中要明確地區分主題、對題與過 渡句的音色變化,注意樂曲的分句、力度層次處理,并開始背譜。在單一聲部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分手練、兩聲部合練,特別是兩個中聲部要單獨 抽出來進行訓練。分聲部練習是彈好復調作品的關鍵,只有當任何兩個聲部都能配合自如時才能進行所有聲部的合成練習,這樣才能使每個聲部都演奏得清晰、準確。
三、明確“主題”的地位
在復調作品中,各聲部的旋律線條都是平行地進行的,但地位各不相同。每當主題出現時,演奏者都應當將它清楚地送到聽眾耳朵里。有效的方法是在某聲部主題出現前先做漸弱,為主題的出現做鋪墊。主題可能在各個聲部不同的調上出現,它永遠是主角。其他聲部不能蓋過主題,主次必須非常鮮明。對題以及過渡句也要精心演奏,但它們都是配角,要擺正與主題的關系。
在復調作品中,主題的性格與形象決定了整個作品的性格與形象。因此,在練習時要將每個聲部每次出現的主題的奏法、處理手法進行嚴格的統一,這樣才能使主題在整個作品中起到真正的主導作用。
四、注意聲部的縱橫關系
練習復調作品時,需要注意各聲部橫向的線條,但又不能忽略各聲部間縱向的關系。只有各聲部間相互配合、烘托,才能使演奏成為一個 統一的整體,否則將顯得混淆不清,雜亂無章。
相鄰的兩個聲部音高距離越近時,越要注意運用不同的奏法一連音與跳音以及注意對力度與音色的處理,來加大它們的對比,使聆聽者能 清楚地區分不同的聲部。當聲部交叉時,首先要注意重要聲部的連接,次 要聲部尤其要輕。當主題在不同聲部采用緊接模仿形式出現時,要突出它的開端,抓住每個主題的句頭,而與主題同時進行的其他聲部線條也要 清楚,有適當的位置。對題聲部往往是很有表現力的部分,有時需要加以突出,以增強復調音樂的美感,不能簡單地認為把每一次主題的出現都彈清楚就算彈好了。
五、注意復調作品的時代特點
在學習復調鋼琴音樂作品時,作品的時代特點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巴赫生活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上半葉的巴洛克后期,他的復調音 樂作品都是為古鋼琴而作的。當生活在三百年后的人們用完善的現代鋼 琴來演奏這些作品時,不能不考慮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點和古鋼琴樂器 的特性。我們要求學生在彈奏巴赫作品時盡量少用踏板;演奏跳音時要想像半連音的效果;奏法中多用non legato;力度的變化、音樂的起伏相對要平穩些,不能像彈貝多芬作品時那樣強烈;對各種裝飾音彈法的要求等等也都基于以上的考慮。弗朗克的《前奏曲、圣詠調與賦格曲》作于1884 年,肖斯塔科維奇的《24首前奏曲與賦格》作于1950—1951年間,雖然兩者同屬復調鋼琴音樂,但分別隸屬于19世紀后期和20世紀中期。只有 深人地研究兩位作曲家生活的不同時代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不 同風格。而對于以我國復調大師——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銘志為代表的、創作于20世紀、出版于21世紀的中國復調作品,更需要認真研究每 首作品與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的內在聯系。
六、結語
復調音樂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各具相對獨立意義旋律的相結合。鋼琴表現音樂的突出優勢是演奏多聲部的復調音樂。學習彈奏復調音樂可以使演奏者能夠全方位的、立體的控制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復調思維是多重性、多線條、多層面的復雜思維,所以學習復調音樂理所當然的應該貫穿鋼琴學習的始終。
參考文獻:
[1]楊瓊.陳銘志鋼琴復調作品初探[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0,
[2]李莉.影響鋼琴學習與教學的相關因素分析[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01.
[3]李潔.舒曼兩首鋼琴套曲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2.
[4]鄧珂.論鋼琴學習的認知技能[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3.
[5]劉賡.鋼琴教學心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3.
[6]王蕾.鋼琴練習中若干心理學問題研究[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03.
[7]史曉風.高師鋼琴基礎教學的美育課題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4.
[8]續萍.鋼琴學習動機研究[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