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祚濺
摘 要:根據2013年金蛇頭入海口及鄰近海域水質調查資料,研究了表層海水中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化學需氧量的含量分布及富營養化程度。調查結果表明,該海域5月富營養化指數平均為1.10,8月富營養化指數平均為2.07。
關鍵詞:金蛇頭;營養鹽;富營養化
金蛇頭海域是寧德市政排污口,是陸源污染物進入海洋的一個重要通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大量的生活污水及一些禽畜污水排入寧德市海域,對金蛇頭周邊牡蠣、龍須菜、縊蟶等水產養殖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掌握和了解該海域水環境質量狀況的變化,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2013年5月和8月對金蛇頭海域水質進行了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站位布設
在寧德市金蛇頭海域布設7個站位,河海分界線金蛇頭橋下設一個監測站位1﹟,共布設了7個站位。采集表層海水進行分析。
1.2 監測時間與分析方法
2013年5月和8月分別對監測站位的水質進行監測。采樣時間選擇在低平潮前1~2 h,監測指標為溫度、鹽度、pH、COD、DIN(NO2--N、NO3--N、NH4+-N)、PO43--P等,樣品采集與分析均按照《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3-2007) [1]要求進行。
1.3 評價標準
根據海洋功能區的要求,海域水質要求達到“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2]。
1.4 富營養化評價方法
運用富營養化指數(E)[3]綜合評價方法來評價寧德市金蛇頭海域富營養化程度。公式為:E=COD×DIN×PO43--P/4 500×106,其中COD、DIN和PO43--P的濃度以mg/L為單位。
2 監測結果與評價
2013年5月和8月寧德市金蛇頭海域營養鹽調查結果及富營養化指數見表2。
2.1 COD的濃度及平面分布
5月COD濃度范圍為0.81~2.26 mg/L,1#站位為入海口濃度最高,逐漸向7#站位呈降低趨勢。8月COD濃度范圍為0.84~2.78 mg/L,平面分布情況與5月相似,但濃度比5月偏高,最高值也出現在1#入海口站位(見圖2)。
2.2 DIN的濃度及平面分布
5月DIN濃度范圍為0.422~0.858 mg/L,1#站位為入海口濃度最高,逐漸向7#站位呈降低趨勢。8月DIN濃度范圍為0.375~0.671 mg/L,平面分布情況與5月相似,但濃度較5月偏低,最高值也出現在1#入海口站位(見圖3)。
2.3 PO43--P的濃度及平面分布
5月PO43--P濃度范圍為0.036~0.063 mg/L,6#站位濃度最高,平面分布比較平穩且有1#站位和向7#站位緩慢上升的趨勢。8月PO43--P濃度范圍為0.049~0.141 mg/L,逐漸向7#站位呈降低趨勢,但濃度比5月高,最高值也出現在2#站位(見圖4)。
2.4 營養化程度
寧德金蛇頭海域5月富營養化指數(E)范圍為0.35~1.54,最高值出現在4#站位。N/P比值為26.8~31.1,介于中度營養[4]和磷中等限制潛在性營養之間。8月富營養化指數范圍為0.43~5.37,最高值出現在2#站位。N/P比值為109~17.5,屬于富營養。
3 討論
監測結果來看,寧德金蛇頭海域表層海水中的無機氮、磷酸鹽等項目的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第二類的要求。一方面,通過海水的稀釋無機氮、磷酸鹽的濃度逐漸降低,但較豐富的營養鹽會引起藻類大量繁殖;另一方面,藻類大量死亡后會敗壞水質。這些因子都需要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對周圍海域牡蠣、龍須菜、縊蟶等品種的養殖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寧德金蛇頭海域5月富營養化指數平均為1.10, N/P比值為26.8~31.1,介于中度營養和磷中等限制潛在性營養之間。8月富營養化指數平均為2.07, N/P比值為10.9~17.5,屬于富營養。
4 防治污染的建議
寧德金蛇頭海域作為市政排污口,是污染物入海的一個重要通道。污染物主要包括百姓日常、餐飲和服務業等生活污水,禽畜污水,農業方面的污水等。建議一是興建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還有禽畜污水也要有相應的治理措施,使其排放達標。二是加強污染點源的監管力度,著力控制面源污染,嚴格實行達標排放。
參考文獻:
[1]
《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200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 《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3] 鄒景忠,董麗萍,秦保平.渤海灣富營養化和赤潮問題的初步探討[J].海洋環境科學,1983,2(2):41-55
[4] 郭衛東.中國近岸海域潛在性富營養化程度的評價[J].臺灣海峽,1998,17(1):64-70
(收稿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