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
“不得了,張符!你的眼睛比兔子還紅啊!”2017年1月26日0點10分,昆明動車所的動車檢查庫里人來人往,動車機械師們檢查正忙。春運期間負責干部包保的昆明車輛段團委書記王文文在進行一級修作業的跟班檢查,遇到正在對CRH380A-2884進行質檢作業的青工張符時不由驚呼。
而站在車底仔細檢查著各走行部的張符卻只是“淡定”地扶了扶自己的眼鏡,繼續順著攝像手電的光圈,繼續檢查著各構件的運行狀態。
春運開始以來,這個庫的動車組檢修任務從一開始的10多組,一下子增加到了30多組,而且工作全部集中在后半夜,張符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幾倍,這個今年只有24歲的大男孩,從此眼睛就一直紅著。
昆明動車所副所長汪伯龍告訴記者,張符干活時不僅紅著眼,動作也只有“蹲、盯、說”,很讓大家印象深刻。
原來張符有一雙“壯腿”,來回2公里多的動車檢查庫,他每個班都得跑上10來趟,大伙一二級修作業過的每一個項點,他都必須要親自到現車進行質檢驗收。春運期間動車組上線運行要求高,每個項點作業都必須是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所以經常在地溝一走就是幾個小時不出來。
張符有一雙“法眼”,透過覆著灰塵薄霧的鏡片,張符的眼神專注而銳利,動車組上任何一個小小的故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在這里干活以來,他已經實現了零漏檢。
張符還有一張“巧嘴”,能一邊作業一邊口述作業標準,全車上千個必指必呼必畫的項點,他如數家珍,一直堅持口述標準這個習慣,在他看來,口述是練就標準作業本領最好的捷徑。
張符檢修作業連著好幾個夜了,白天大部分人乘著空閑睡覺了,他卻拿著作業指導書仔細的查看,遇到問題就拿著書去到現場邊看邊進行實地演練。晚上作業較多,在各動車組間來回穿梭,頂著凜凜寒風在地溝里躥上躥下,張符的眼睛就變紅了,眼圈變黑了、衣服變臟了,不變的是那套“蹲、盯、說”的標準動作。
昆明動車所有職工374人,平均年齡只有26歲,他們大多都是近幾年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去年年底云南開通高鐵,他們幸運的成為了第一代云嶺動車人,就是這樣一個青春的集體,挑起了高鐵、春運的大梁。
記者在聽庫里的師傅說,張符參加工作雖然不到兩年,但在鐵路局團委組織的高鐵青工知識競賽中,戰勝了全局近萬名參賽選手奪得了第一名,拿下了鐵路局“技術標兵”稱號,今年的春運,是他的正式上崗的第一個春運,所以他格外珍惜、格外“走心”。
看著張符檢完了這趟車,目送列車平安出庫,我們馬上湊過去找他聊了聊。
“張符,馬上要過年了,你休假都準備干些啥?”筆者問到。
這個大男孩臉上有些羞澀的說“休啥假啊,你看都忙成這樣了,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那你就不回家看看你爸媽了?”
“今年不回了,過兩年就把他們接過來。”張符說完嘿嘿的笑了兩聲,又鉆進了另一趟車里開始檢修,看得出來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在庫里,我們還見到了他的團支部書記胡宇,他告訴我們,春運前他瞞著張符給他的父母寫了一份信,好好的表揚了他一年的工作表現,前兩天在食堂,張符見他就說了一聲謝謝,聽張符室友說,他爸媽回信了,所以這幾天干活越來越得勁了。
凌晨4時,檢查庫里依舊是一片繁忙。燈光下,我看到張符的眼睛由最初的血絲縷縷變得有些暗紅,他喝完一口熱水,拉起工作服下干凈毛衣的衣角認真地擦拭了一下眼鏡,拿起攝像手電又一次向動車組檢查庫的地溝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