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俊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為了更好地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工業機器人應運而生,其是計算機技術與工業生產活動的完美融合,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利潤以及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該文首先對機器人的國內外發展史進行了概述,然后對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進行了剖析,最后對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應用進行了分析,力求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 發展趨勢 產業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TP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110-02
工業機器人的設計與制造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涉及的技術與領域很多,如機電、電氣、計算機、工業設計等,其是多種先進技術的有機結合體,因此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離不開所涉及的各項技術的支持。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使用功能的要求,工業機器人不斷地向標準化和網絡化發展,以下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發展與應用進行淺析。
1 工業機器人的國內外發展史
1.1 國內發展史
受核心技術的限制,我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有企業和高校開始進行工業機器人的研發,截止到目前,已經開展了近40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是解決國產化的問題,因為缺乏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導致在研發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致使進度相對緩慢,隨著我國對工業機器人重視程度的提升,并將其列入國家計劃當中,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速度明顯提升,尤其是在數個五年計劃中均給予工業機器人足夠的支持,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中,并為企業帶來高額的利潤,其需求量也在不斷擴大,因此,機器人的自動化生產開始被引進國內,與此同時,工業生產設備也在向自動化方向發展,這些都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條件,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已經具備了工業機器人的自主研發能力,并已經實現產業化, 在實際的應用中表現良好。
1.2 國外發展史
工業機器人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是日本,目前,日本占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的40%左右,日本具有最為先進可靠的技術,而且已經拓展出廣闊的市場,在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日本于2004年將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列入到國家發展戰略中,通過政府在經濟及技術方面的支持,為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機器人的發源地是美國,其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究也是最早的,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也具有更為先進的技術,并且相關的生產商在研發能力上較為突出,為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更新和發展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持。歐洲等其他較為發達的國家,也都給予工業機器人足夠的重視,并為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
2 工業機器人技術分析
工業機器人通常包含兩個主要部件,分別為機械主體和控制系統,再加上其他輔助部件共同完成工業生產操作,很大程度的節省了人力和物力。控制與傳動系統是決定工業機器人性能的最為關鍵的部件,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工業機器人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需要選用優質的控制與傳動系統,并加強后期維護,及時進行相關部件的更新與升級。而在我國,對于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還未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工業機器人事業的發展。
2.1 高精度減速機
在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歷程中,高精度減速機一直都是一道瓶頸,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要想制造高精度機器人就需要向國外進口高精度減速機,這樣就大大限制了我國工業機器人事業的發展。為了能盡早的實現高精度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部分科研能力較強的高校開始致力于高精度減速機的研究和開發,并已經將部分研究成果轉變成了相關產品,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仍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制約高精度減速器研發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材料成型控制技術。為了更好地提升工業機器人的精確性和可靠性,需要保證減速機的減速齒輪具有足夠的耐磨性,這樣才能保證工業機器人性能的穩定,所以,這就對減速齒輪的成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成型過程中要控制好各種原輔材料的比例。第二,某些特殊部件的加工工藝。在減速機的結構中,最為復雜的部件當屬非標特殊軸承,在其生產過程中,間隙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否則將會影響減速機的性能,需要采取特殊的加工工藝才能得以實現,但是在國內尚未找到合適的加工工藝,所生產的產品也達不到相關標準的要求。第三,裝配技術的精密性。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工業機器人必須具有良好的減速效果,所以,在工業機器人的裝配過程中,需要引進高精度的裝配技術,通過精密安裝保證其具有足夠的減速性能。
2.2 電機和高精度伺服驅動器
要想實現高難度的操作,需要工業機器人具有足夠的控制精度,傳統的電機以及驅動器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所以需要采用專業的電機和驅動器來實現精準控制,國外相關的研究起步較早,目前已經研制出專業的電機和驅動器,在保證控制精度的同時,還能實現節能降噪的目標,而在國內,相關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成型的產品,而且也缺乏專業電機和驅動器開發的關鍵技術。下面對相關的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第一,伺服控制器快速響應技術。現階段,工業機器人的電機驅動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任何一方面都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伺服控制器快速響應技術作為電機驅動的核心技術,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機的電流環,但是國內由于在補償算法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著較大的距離,無法通過模型對閉環進行優化,大大影響了電機驅動的性能。第二,在線參數自整定技術。我國的自整定技術辨識功能較弱,使得工業機器人的電機和驅動的適應能力較差,最終會影響工業機器人操作的可靠性。
3 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發展趨勢
作為一門復雜的交叉學科,工業機器人是極富科技含量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其涉及的技術主要有:自動化控制技術、機電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通信技術、新材料技術、仿生技術等,由于其涵蓋的關鍵技術較多,以下選擇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3.1 新材料技術
工業機器人的很多部件需要具有足夠的堅硬程度和耐磨程度,這樣才能保證自動控制的準確性,這就對這些部件的制造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材料化學元、含量金相組織控制,以及超常規熱處理工藝方面須具有更優質的性能。
3.2 人工智能技術
為了更好地滿足工業自動化生產的需求,智能化和擬人化是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就是模擬人類智能理論、方法與技術,但是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仍然無法徹底研究清楚人腦的運行機制,這也就給進一步提升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帶來阻礙,相信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定能突破瓶頸,更好地應用于工業機器人中。
3.3 新型伺服器技術
伺服器是工業機器人中最為核心的部件,其能對受控物體所處的狀態進行判斷,然后準確無誤的控制機器人下一步的動作,可見伺服器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機器人性能的好壞,影響其使用功能的發揮。
3.4 新型減速器技術
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靈敏度是工業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是現行的減速器卻制約了這一方向的發展,因此,進行新型減速器的研制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的研究上仍處在起步階段,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3.5 新型控制器技術
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的復雜程度也在顯著增強,傳統的單核芯片構成以及計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行設計的需求,這就要求控制器向著多核并行的方向發展,算法也要更加的智能化。
4 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中,改變了原有的生產方式,有效節省了人力和物力,以下對應用數量最多的幾種機器人進行簡要介紹。
4.1 焊接機器人
因為焊接過程中會產生毒煙和光輻射,工作環境較差,所以,很多大型工廠引進焊接機器人進行焊接操作,其工作原理較為簡單,而且成本也不高,可以進行機電設備整機和零部件的電焊作業,其主要的優勢體現在:可以保障焊接的準確性、可靠性與美觀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實現24 h不間斷作業;有效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避免長期在不良環境下工作給身體帶來傷害;可操作性強;降低人員雇傭費用,為企業節省成本;可以實現批量生產,節省工程占地。
4.2 裝配機器人
目前,工廠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對生產速度和精度的要求也不斷攀升,這就使得傳統的手工裝配工藝愈發不能滿足現行生產狀態的需求,裝配機器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裝配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工業流水線上產品的組裝,一次投資,多年受益,不僅大幅節省了人力的消耗,而且還能明顯提升生產效率。
4.3 搬運機器人
相對于傳統的搬運方式,比如人工、塔吊、叉車等,在同等的環境下,搬運機器人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以及更大的安全度。
4.4 材料加工機器人
材料加工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材料加工領域,比如切割、打磨、拋光等,其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可用于多種材料的加工,比如銅、鐵等金屬、玻璃鋼、木材等。
4.5 噴涂機器人
噴涂機器人可以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噴涂,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自動生成最佳解決方案,其具有如下優點:靈活性強、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有效避免視覺誤差,保證噴涂的質量;可以實現一天24 h連續作業;提升工作效率,為企業大幅節省成本。
5 結語
在我國經濟技術快速發展進步的背影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尤其是國內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正逐漸增大、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國家的大力支持等,都在為國內的相關研發機構提供便利條件。然而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相關研究工作開始較晚,大量的關鍵技術欠缺,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不斷攻克工業機器人研發過程的瓶頸,盡快實現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
參考文獻
[1] 駱敏舟,方健,趙江海.工業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及其應用[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5(1):1-4.
[2] 計時鳴,黃希歡.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綜述[J].機電工程,2015,32(1):1-13.
[3] 李瑞峰.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發展戰略[J].航空制造技術,2010(9):32-37.
[4] 蔡自興,郭璠.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若干問題[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13(3):9-12.
[5] 張紅霞.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J].電子世界,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