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華
摘 要:高職院校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高職教育及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人本主義管理理論的重要思想,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該文根據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探討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內涵,分析了需求層次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機制,提出了具體的工作策略。
關鍵詞:需求層次 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 實現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208-0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普遍應用,社會開放帶來多元文化的碰撞,對大學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沖出與挑戰。高職院校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引領力量,高職教育在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十多年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數千萬的技術技能人才。然而,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一方面對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與職業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對高職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質量要求。高校是爭奪大學生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陣地,針對性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在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意義重大。需要層次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也有明顯的影響。
1 需求層次理論要點
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深入解釋人們的需求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他認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或承認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只有當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后,才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低水平的需求,如吃飽飯、穿暖衣。安全需求則是在溫飽需求得到滿足后的需求,同樣屬于較低級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居有定所,免遭痛苦、疾病或威脅等方面的心理需要。歸屬或承認的需求又稱社交需求,是在有安全感之后更高一些的需求,是被集體接納的愿望,人際溝通的需求,如人們總是想要得到家人之親情、愛情,朋友之友誼、友情等。尊重需求則是較高層次的需求,馬斯洛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獲得諸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希望被人們廣泛認可和尊重,包括得到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是個人希望在社會工作中充分展現個人能力,個人的人生社會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如圖1)。
2 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層次
需求層次理論從上個世紀中期提出以后,在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人文科學及一些交叉學科領域得到廣泛認可,被認為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普遍規律。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局限于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其針對性、時效性不強。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正值20歲左右,剛從比較單純的中學時期到進入社會的過渡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這關鍵時期,其心理需求必然有不同階段及不同層次,深入分析和了解在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層次變化,可以使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有針對性、時效性。
參考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考慮在高職院校學制一般只有3年較短時間,對于大學生的需求層次,稍微粗略一些地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一是學習生活所需基本保障的初級物質需求;二是追求班級歸屬與同學情誼的一般社會需求;三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高級精神需求。生存與生理需求以及人身安全需求,在個人需求中處于初級層次,也是在校大學生的基本需要,在學校教育與管理相關工作中,對此要有高度認識。當大學生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他們渴望追求班級與學校的團隊歸屬感,同時也有追求愛情、獲得同學友情的需求,這個需求是大學生的一般需求,屬于社會需求。對于高年級學生,或者各方面發展較好的優良學生而言,在高校學習期間比較容易獲得集歸屬感,也不難獲得友情、親情或者收獲愛情,這時候必然會有最高的需求出現,這就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這時特別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及時給予引導、指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追求更大的發展目標(如圖2)。
3 需求層次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應用
在高職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具體應用需要層次理論?我們需要從高職院校的現實出發,在充分了解大學生需求狀況的前提下,有意識、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運用需求層次理論輔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針對性,能更加有效地激勵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可以持續和漸進地刺激大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心理需求不斷得到滿足與升華。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教育更是提出了以服務學生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應用需求需要層次理論也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科學激勵機制著眼于滿足大學生的需求作為工作出發點,逐漸從較低的需求,達到較高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品質提升。
3.1 正確引導大學生的物質需求,建設平安校園
一是要落實貧困生資助政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作為聯合國肯定的減貧速度最快、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大學新生來自特困家庭的情況越來越少,多數學生的父母及家庭,已經能夠為學生支付大學學費并提供在校生活費用。但仍然有少數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剛入學時,他們可能要為每月的生活費擔憂,或者為學費憂心,這時候,為了解決貧困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問題,政府與學校提供各種救助、資助渠道,如“獎、貸、助、減、免”等,對他們來說,就是解決和滿足這些學習生活保障的“及時雨”。因為貧困生迫切需要這些資助,學校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要落實國家政策,給學生予以充分的人性關懷。任何不公平、不公開,犧牲學生人格尊嚴,平均發放或抽取班費等做法,都是嚴重違背國家政策的行為,甚至是違紀、違法行為。
二是要確保校園安全。學生人身安全保障方面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視,雖然大學生的法制意識、自制能力、綜合素質、自我保護意識等方面都比中學生都更好,但大學校園因其更加開放、自由,校園暴力等其他人身傷害事件仍然時有發生,從云南大學與四川大學的殺人案,到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的投毒案,還有宿舍火災等極端人身傷害個案,仍然時有發生。所以平安校園建設是滿足學生安全需求的基礎工作,學校要花大力氣長抓不懈。
3.2 設置活動平臺,滿足大學生的社會需求
學校充分發揮其環境育人功能,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以滿足大學生的社會需求,促進其社會參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如“挑戰杯”等大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參加大學生“三下鄉、志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社會公益。就是在課程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如何培養大學生社會能力。
學校要改進思想工作方式以滿足大學生對個人人格給予充分尊重的需求。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決落實“以人為本”的概念,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此外,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指導他們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應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符合要求的大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感受等,要求,通過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接觸經歷生育的樂趣和學習,除此之外,通過教學和實踐,以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尊重。
3.3 滿足大學生的自我實現的精神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是一種滿足需要體現自我價值,也果斷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我實現的最高水平位置需要層次理論,這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重要過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意大學生的發展潛力,它更需要實現的滿足大學生的自我實現需求的方式構建的實踐平臺。
隨著中國高職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以展,提供給青年學生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創業之外,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在當前的背景很難找到一個好工作,好工作是很難的,大量的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改變“求職”的傳統觀念“創造就業機會”的思想,通過啟動他們的業務處理嚴重的就業形勢。在實際意義上,自我價值可以通過自己的公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自己的世界,這讓強大的信心如癡,大學生獲得心理上的自我肯定。在高校開展就業指導課程,他們也需要注意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工作。
良好的創業實踐基地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創新的想法和創業可以申請創業實踐基地的實踐。大學生可以獲得企業的管理經驗,了解國家的扶持政策通過創業實踐為實現創業的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校大力發展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基地具有重要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4 結語
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社會責任,人才培養質量是院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才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來,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我們仍可以清楚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因此通過分析需要層次理論,作者將需求層次理論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希望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考,也希望借此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價值觀,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善美全面發展的,健全人格,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朱莉濤.需要層次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倫理學與德育研究,2011(4).
[2] 文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