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 要】本次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在對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銜接理論基礎的研究上,分析了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銜接的基本要求,提出了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銜接的策略,希望能為提高大學體育教育質量,提供一定的可參考建議。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 課外體育活動 銜接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49
在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下,本人結合經驗對大學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銜接進行研究。
一、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銜接理論基礎研究
(一)是體育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關于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銜接要求的進行,最早在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就可以看到,“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了解科學的營養(yǎng)知識,確保學生的體育課程時間和課外體育活動實踐,不準占用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場地”。
(二)是實現健康第一的有力保證
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五個層次,運動參與層次,運動技能層次,身體健康層次,心理健康層次和社會適應層次,在這些目標中,身體健康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目標,最能體現體育課程的本質要求,但是由于體育課程課時比較少,單純依靠體育課程來實現體質健康的目標是非常難的,需要依靠課外體育活動來銜接,起到一個補充作用,學生可以在課外體育中,運用體育課程學到的知識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運動技能,促進自身身心健康水平的發(fā)展,為實現健康第一的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實現終身體育目標的堅實基礎
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實現銜接,是適應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體育教育實現終身體育目標的堅實基礎。體育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由教學傳授向組織指導轉變,教學目標也由重技術偏向重視體育學習方法的傳授,更加注重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精深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實現體育知識的內化學習,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
二、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銜接的基本要求
(一)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內容能夠做到銜接
體育課堂教學是課外體育活動發(fā)展的基礎,必須做到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到課外體育鍛煉的技術和方法,從而有效的將課堂學習內容應用到課外體育活動中去,學有所用,才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
(二)正確處理體育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
體育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不是填鴨式教學,更加注重引導和啟發(f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學活動中應該以學生的內部體驗為出發(fā)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提高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效果。
(三)建立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一體化的評價模式
想要做好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銜接,對學生體育的評價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有建立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一體化的評價模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過程和結果,內容和形式相統一進行評價,這樣才有助于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銜接。
三、大學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銜接策略
1. 加強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銜接模式的理論研究,體育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形式,而課外體育是體育課堂教學的補充拓展,兩者都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只有對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銜接模式有著全面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在體育教育工作中不斷完善體育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校體育工作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中起到到積極作用。領悟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銜接模式,首先必須正確認識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關系,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正確處理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引導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體育知識學習運用能力,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2.學校要注意提升體育學科的地位,領導要充分重視學校體育的作用,對體育的重視不僅僅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更不能忽略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將課堂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共同納入學校體育工作計劃和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要正確處理好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將課堂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共同納入體育教師工作考核中,提高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優(yōu)化體育學習方式,建立體育課堂、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活動互動學習過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主要學體育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課外活動中主要是練,練習體育課堂中所學的技能,在課余競賽活動中主要是賽,以學帶練,以練帶賽,以賽促練,以練促學,從而做到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在賽中學、在賽中練,在學賽練中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學習練習比賽這一互動過程,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使學生打好體育基礎,提高體育興趣,形成體育愛好,發(fā)展體育特長,并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養(yǎng)成自主體育鍛煉的習慣。
4.建立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銜接內容體系。不管體育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不僅僅要按照學校體育教學的規(guī)劃,更要體現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最終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目標,盡可能選擇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滿足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的進行奠定基礎,注重發(fā)展校本課程。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內容必須做到有機銜接,課堂教學的內容在課外活動中能再次呈現,為課外活動的進行打下堅實基礎,深化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理解,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的體育運動體驗,這將有利于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術,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生鼎.校體育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銜接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
[2]任宏權.關于高校體育課內與課外結合的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02
[3]陳秀鋒.試論體育課外實踐與課堂教學的結合[J]教育觀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