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鳳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2
摘 要 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自從其誕生的那天開始就迸發出了強烈的生命力,當前,我國很多體育院校已經將其納入到教學大綱當中,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本文使用文獻研究法、邏輯分析法以及專家咨詢的方法,針對當前我國高校中所開設的專業健美操課程,分析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的措施。旨在推動專業健美操課程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以及時代進步的需要。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體育教育 健美操課程
健美操主要來自于美國,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傳入到我國,并且很快就被納入了大學的體育教學大綱當中,當前很多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健美操專業。景觀了數十年的發展,健美操目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基礎。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下,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社會上對于健美操人才的需求逐漸提升,如何對健美操課程進行改革,提升健美操的實用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課堂積極性,從而更加充分的發揮健美操對于推動群眾身體素質的關鍵作用,逐漸成為了擺在健美操教學工作者面前一項極為重要的課題。
一、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發展現狀
(一)教學內容淺顯
當前,健美操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健美項目,具備觀賞、娛樂以及健身的綜合特征。在學校一致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健美操具備其他項目無法企及的優勢。可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健美操的理論教學內容和終身體育以及素質教育要求相差較遠。過分注重外在表現形式,強調運動技能,缺少終身受益的內容,無法和中學體育相接軌。當前,很多體育院校的健美操理論課程僅僅包括健美操運動價值、理論概述、特征、對于競賽方法的簡單介紹等方面,僅有很少的幾所高校中涉及到了健美操的鍛煉原理、評價以及創編方法等方面的內容。
(二)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健美操的教學活動中存在學生被動學習、教學方法單一、個性長期受到壓制等方面的問題。與此同時,健美操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會存在太大的壓力,教學大綱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因此教師就不會花費大力氣改善教學方法,通常教師對于某個動作怎么教、怎么改,學生就會怎么效仿,更加注重學生接受以及機械化模仿,一味的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新課程對于學生主體性的要求,這種注重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無疑會加大學生的依賴性,從而扼殺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
(三)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教學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一些已經開設了體育教學專業的學校已經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雖然觀念上已經發生了轉變,但是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健美操的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忽視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其結果通常是學生盡管動作非常規范,考試也能夠達到要求,可是教學能力卻始終無法提升,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方法最終導致了眼高手低以及高分低能現象的普遍存在。
(四)對教材不夠重視
當前健美操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不夠重視教材,主要表現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通常會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不顧課本的內容,直接就進行動作教學,將教學目的僅僅局限在動作的掌握情況,對于練習的方法、密度以及程度都視若無睹,這種對于教材內容的輕視造成了健美操的教學活動更像是一種技藝的傳授過程,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學生知識注重動作的高難度與高標準,而將教學方法以及動作之間的整合都放在了一邊。
二、專業健美操課程的改革對策
(一)重構教學內容
專業健美操課程是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健美操課程本身就是一項兼具人文性以及科學性的學科,內容重構則是一項難度比較大,涉及面相對較廣的系統化工程。在重構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始終貫穿科學性,急需對傳統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主要是要將社會與學生的需要結合在一起,緊跟著健美操發展的趨勢,把健美操文化以及技術最新的趨勢納入到課程教學活動中,并且按照教學實際的需要作出動態的調整。
(二)改革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健美操動作具備多樣化特征,所以,教師需要按照徐盛的年齡、性別以及技能水平對教學方法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合理的選擇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因材施教,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將學生作為中心首先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教學發展主要位置,很多體育活動組織都是將提升學生能力以及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從而營造出良好教學氛圍,并且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健美操的動作,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
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傳統將教師作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枯燥、單一,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理論和時間大膽融合,課堂學習以及課外學習有機互補,使得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究課堂所學的內容,并且按照實踐需要對課堂內容進行大膽的補充。嘗試采用課堂社會教學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推動健美操教學方法的變革。從教學方法上來看,需要拋棄傳統知識灌輸渠道的單一性,形成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溝通。教師要教授學生創新思維模式,使用全新的思維來積極的引導學生掌握自己所學的內容。
(三)加強培養學生教學能力
當前,專業健美操畢業生教學能力和社會需求之間相差的距離比較遠,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將素質教育的核心轉變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注重健美操教育向著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方向發展,在確保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學生為中心以及社會為中心之間的有效融合,也就是將健美操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作為根本出發點,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核心,建設全新的健美操教學體系,逐步優化健美操的教學內容,按照適應學生社會發展以及主體需要的原則,重點結合各個學生自身的特色創建實效性、科學性以及趣味性并存的健美操教學體系。
(四)強化師資建設
教學組織的主體始終都是教師,是健美操改革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教師不僅能夠推動教學改革的完成,同時也能夠阻礙教學改革的發展,因此需要強化教師在教學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等層面的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班,使得學生可以在討論當中重新塑造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素質,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阻力轉變為動力,從而提升健美操的教學水平。
(五)完善考核方式
健美操考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推動教學改革持續發展的根本需要。當前很多學校都針對學生知識掌握以及學習情況進行了測試與考量。在當前考核模式下,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些健美操專業的考核標準依然是理論考核以及技能測評,只有極少數的學校使用電教化的方法對學生健美操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測試,這些都為新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會推動健美操專業的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專業健美操的課程教學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教學體系的設計始終不夠完美,需要各個學校按照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發展特征,對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從而不斷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健美操的教學活動需要將素質教育作為根本出發點與立足點,重新定位教學培養的目標,重構教學基本內容,培養學生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健美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京瓊,何培森.對體育專業健美操專修課程改革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0(4):82-84.
[2] 張孟紅.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評價方法的改革實驗[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