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
中圖分類號:G845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網球運動是現代運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于西方。近代以來,隨著多元文化傳承交往不斷推進,網球運動在我國有著重要推動力。但是目前整個運動在推進過程中,缺乏對康復意識的有效重視,從而限制了該運動推廣與普及的效果。本文從我國網球運動項目開展狀況及限制因素分析入手,結合當前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現狀,通過問題剖析和經驗借鑒,制定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的具體發展對策。
關鍵詞我國網球運動康復機制健康現狀發展對策
一、引言
隨著現代體育運動發展不斷成熟,網球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運動水平上的提升和發展內涵上的完善性。尤其是在我國,隨著網球運動普及程度日益提升,探究與網球運動相關的各項元素就極其必要。對于網球運動項目來說,其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充滿對抗性,整體節奏較為激烈,因此想要實現網球運動的系統化推廣,就必須對整個運動開展過程中,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尤其是要構建完善的網球運動康復及健康體系,從而推動網球運動項目體系化開展。
二、我國網球運動項目開展狀況及限制因素分析
雖然我國并不是網球運動項目的發源地,但是在我國現代體育運動成熟發展過程中,網球運動也實現了有效傳播,尤其是網球運動明星的出現,大大提升了網球運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是從我國整個網球運動的開展狀況進行分析,我國網球運動的知名度和參與度都較為有限,尤其是缺乏參與氛圍和環境,從而大大限制了網球運動開展的競技水平,當然也影響力我國網球運動項目的普及開展[1]。
通過對我國網球運動項目的具體開展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影響該運動項目推廣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現為:首先,我國網球運動項目在推進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網球運動意識教育,對于網球運動項目來說,不僅要全面認識到該運動的具體理念內涵,更重要的是網球運動項目中,對參與者也有運動意識培養的相應要求。其次,網球運動項目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需要具備相應場地設施和基礎條件,與其他運動項目所不同的是,想要推動網球運動項目實施,需要具備完善的運動場地。最后,在整個網球運動推進過程中,該運動的推廣和普及主體在于體系化的網球運動人才培養體系。因此,網球運動人才的培養體系關系到該運動項目的有效推廣。
三、當前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現狀分析
對于網球運動項目來說,想要實現理想的參與與訓練效果,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的網球運動知識和體能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必要的運動防護策略。尤其是要通過對網球運動開展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從而確保網球運動參與者,有效避免參與體育運動中所出現的各種損傷,進而實現網球運動的有效推廣[2]。
通過對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的現狀進行系統化分析,不難看出目前網球運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對康復與健康理念的重視程度,尤其是未能將網球運動健康體系建設納入到整個網球運動訓練體系中,從而大大限制了網球運動康復機制建設應用效果。此外,當前在開展網球運動訓練活動開展過程中,其缺乏專業的康復與健康人才體系,尤其是多數網球運動訓練和學習者更多掌握的是網球運動技能,因此缺乏必要的防護意識。在網球運動項目開展過程中,其場上極易多變,所以需要參與者能夠及時快速做出應對,因此其對運動損傷的處理及急救措施完善度直接關系到網球運動員的康復與健康狀況。所以,優化網球運動康復機制建設思路就極為必要。
四、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的具體發展對策分析
如今網球運動在我國有著重要影響,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我國網球運動推廣機制日益成熟的今天,該運動項目雖然有著廣泛市場認知度,但是無論是具體的運動推廣理念,還是整個網球運動推進過程中,各項關聯要素之間均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因此探究我國網球運動項目中各項關聯要素,尤其是整個運動的康復與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該運動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因此結合其具體開展現狀,并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對策就極其必要。
對于我國網球運動推廣來說,完善網球運動康復機制建設極為必要。結合當前我國網球運動開展狀況來看,無論是具體的教學過程,還是對網球運動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都缺乏對康復意識和理念措施的有效引導。因此,在我國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建設過程中,必須將這一系列內容融入其中,通過實質性創新和內涵上的完善,從而推動我國網球運動的成熟發展。當然,在網球運動康復與健康機制建設過程中,要完善引導網球運動學習者和愛好者認識到防護意識培養和形成的重要性。結合網球運動的項目特點,必須充分引導網球運動教練員掌握康復機制建設的價值與意義,通過提升其參與的重視意識,從而激發其具體參與性[3]。
五、結語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成熟,在我國,如今網球運動逐漸從精英體育項目,逐漸發展成為社會大眾項目。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需要提升網球運動的發展水平和具體層級內涵,同時更重要的是完善與網球運動項目開展的各項元素,尤其是在網球運動項目開展過程中,潛在的健康安全因素等等各種問題,通過有效融入具體安全健康機制,從而推動網球運動項目與社會大眾參與的有效融合,進而實現網球運動的社會化普及。
參考文獻:
[1] 盧偉芬.我國競技網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2(11):131-136.
[2] 彭殿奎.我國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4):72-75.
[3] 楊利軍.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5(12):22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