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佳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從身體運動訓練的興起和引入我國、國內外的研究和在我國的發展狀況這幾個方面來分析身體運動訓練,從而加深對身體運動訓練的認識和理解,為以后進行運動訓練提供參考,使運動員在訓練中更好地進行身體運動訓練。
關鍵詞身體運動訓練 研究 國內現狀
一方面,隨著經濟和商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更加高了,體育在整個世界都得到了人們普遍的喜愛,無論是體育的項目還是體育規則,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變化,競技體育也在逐漸要求更科學、更精確、更嚴謹。另一方面,人們對競技體育的觀賞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些要求,許多新型的體育理念和項目相繼出現。它們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體育感受和對體育更加深刻的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
一、身體運動訓練的概念
“一種新的訓練理念將對健身和競技體育領域產生巨大影響”,這種理念就是功能性訓練。身體運動訓練最早起源于康復領域。理療師在治療病人時,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需要模仿的動作,讓病人能夠在房間里或者自己家人進行訓練進而得到恢復,使其更好的適應生活和工作。現在身體運動訓練慢慢的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接受,逐漸向競技體育的領域滲透。
美國運動委員會認為:功能性訓練是訓練動作的活動,人體運動類似一個鏈子,并將其稱之為“運動鏈”; 應更加突出多關節的運動形式,所有功能訓練形式都包含有運動鏈和運動三維平面中的加速、穩定和減速的動作,不僅要注重通過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肌肉面積、爆發力等,還應注重平衡性訓練、穩定性訓練、動態性的訓練。這是把身體運動訓練是把身體看作是一個整體,一個運動璉,并不是把身體看作是幾個部位組成的,也不是傳統的認為需要某部位或者環節的力量,只僅僅是對其進行有計劃的和有針對性的訓練,而是比較注重避免對單一的某部位和環節的訓練的,它更加強調全面性和協調性,這對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的提高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身體運動訓練在國內的現狀
由于身體運動訓練被引入我國的時候比較晚,屬于一個新生的訓練理念,身體運動訓練仍是我們國家競技體育中比較薄弱的一個部分。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上我國獲得金牌總數第一,但在以有身體接觸對抗的運動項目中卻成績不盡人意。國家體育總局從前幾年開始根據我過競技體育發展和國際比賽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從外國引進關于運動訓練的先進理念,來逐漸改善這一領域相對滯后的狀況并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效。在這種氛圍下,身體運動訓練這一全新的訓練方法理論開始被國內眾多教練員和專家所關注。功能性訓練的目的在于訓練運動員身體的動作和姿勢,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專項技術動作所需的肌群力量,在訓練過程中要強調動作質量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實踐證明這種訓練可以進一步挖掘優秀運動員的運動天賦,不僅能使運動員的爆發力、速度、靈活性、協調性、平衡能力及其他關鍵因素得到明顯提高,而且對運動員的身體姿勢和專項技能也非常有幫助。從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對功能性訓練的認識遠遠不足,很多研究人員和教練員認識還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很多研究和訓練只是浮于表面和照搬一些訓練動作,根本不了解訓練動作對運動員的真正的作用,對身體運動訓練缺乏完整性。
如今在我國國內,身體運動訓練方法和理念只是被國家隊很好的引入和應用,在組織者和教練員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對我國這么龐大的體育運動人群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競技體育越來越注重身體運動訓練,但大眾體育卻落后了很多。
三、結論
身體運動訓練是一種新型的注重技術動作質量的將身體看作是一個完整的運動璉,不再是對身體的某一部分或者環節進行單一的力量訓練,是運動員的協調性,穩定性,靈敏性等全面發展。
在我國身體運動訓練起步較晚,還沒有被大眾普遍認識和接受,國家已經從國外引入關于其的先進的理論來改變這種落后的狀況,將這種創新性的訓練方法已經應用到國家隊并且受到了不錯的成效。
由于身體運動訓理念對我國國內的學者和教練員還是一個新的事物,對它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夠深入和正確,導致在理論和訓練方面出現一些難題。
四、建議
國家應該加強對身體運動訓練方法和理念的推廣和宣傳,并且制定措施和對策,規范身體運動訓練的市場,防止一些不正當的競爭和不合理的交易。
在加強身體運動訓練理念的方面,一方面是要國家在給以大眾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是學者和教練員要端正思想,認真學習其概念和精髓,努力加深對運動身體訓練理念的研究,給大眾以更好的帶頭作用。
作為一個體育人,更應該以一個學習的心態去接受新事物,更應該以對體育的負責任的態度去傳播身體運動訓練的理論知識,對一些不正當的有辱體育精神的行為要有直接指出和改正的義務,提高人們對身體運動訓練的知識,防止上當受騙甚至傷害自身身體的現象再發生。
參考文獻:
[1]宇輯.功能訓練相關研究及實踐成果[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4(4).
[2]譚惠芳,鄭歌德.功能訓練在小學籃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4(13).
[3]王承鳳.勇于實踐,探索學生鍛煉方式新路徑——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副校長李偉明訪談錄[J].中國學校體育.2014(7).
[4]張英波.運動功能訓練前沿實踐[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