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俊

中圖分類號:G88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比賽是展現運動員水平的重要平臺,要在競技舞臺上充分展現自己的訓練水平,運動員必須要有較好的技戰術、生理、心里等因素。
關鍵詞 舉重運動員 技術毛病 糾正
現代舉重運動是一項快速的力量型運動,當前世界舉重成績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要培養一名世界水平的優秀運動員極其困難。能否找到較好的苗子將其培養成才就要看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在現實中,技術好的苗子力量稍差,而力量大的苗子關節較硬,技術也不是很好。顯然,技術好力量差者難以成才,而力量大者雖有缺點但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改正,通過教練員的不斷探索,科學的訓練是可以達到理想的高峰的。運動員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毛病,通過運動員的刻苦訓練會得到改進的。現對我市隊參加全市舉重比賽多名運動員出現的各種技術毛病作了一些統計,運動員試舉成功率低是我隊當前較普遍的問題,也是我隊近年來比賽較突出的問題。試舉成功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總成績的排名,往往也是決定成敗的主要原因,這又與教練員、運動員的比賽經驗、訓練、臨場發揮及對舉重用力特點和運動節奏理解不夠深刻,對舉重技術毛病的改正措施不力,影響到運動成績水平的發揮。在訓練中,除了進行抓舉、挺舉專項練習外,還進行專項輔助訓練。專項輔助訓練包括專項拆解動作、腿部力量、腰部力量、手臂力量、小肌肉群力量等。提高專項輔助練習(力量)水平是幫助提高專項成績的唯一途徑。本文試圖通過技術統計,尋找失敗原因,為今后采取針對性措施糾正毛病,以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對象
以我隊參加2014年全省男子舉重錦標賽的5名隊員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臨場技術統計分析法,按比賽規則,抓舉、挺舉各3次,并計算抓舉、挺舉和總的成功率,分析技術毛病及糾正方式。
三、統計結果
第一,2014年的比賽總的成功率為60%;
第二,2014年的比賽單項成功率抓舉53.3%、挺舉66.7%。
2014年比賽成功率統計:比賽名稱:全省男子舉重錦標賽。參賽人數:5人,總試舉次數:抓舉15次、挺舉15次。總次數30次。成功次數:抓舉8次、挺舉10次,總次數18次。成功率:抓舉53.3%,挺舉66.7%,總次數60%。
四、技術毛病
抓舉技術毛病在發力、下蹲支撐和挺舉的下蹲及上挺等技術動作,而這些動作都是技術上的主要環節,這說明我們的技術基礎較差,這些現象實質上是反映出運動員專項力量不足而造成技術上的失敗。
試舉成功率的高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著重在技術上分析及糾正方法。
五、分析
抓舉正確技術在第一次發力充分利用展體蹬腿送髖,第二次發力要積極聳肩提肘舉踵,使杠鈴加速上升,然后迅速下蹲以肘為軸抖腕鎖肩支撐杠鈴。抓舉技術的毛病就是對上述正確技術缺乏理解,無聳肩提肘舉踵意識,因而以肩為軸形成甩臂拋杠錯誤動作。
挺舉分兩部進行分析:1、下蹲翻拋杠錯誤,產生錯誤動作原因很多,歸納為如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下蹲翻技術用力特點理解不透,尚未掌握運動節奏;二第一次發力時沒有充分展體蹬腿送髖動作就忙于下蹲接杠,第二次發力手臂生硬沒有放松,杠鈴未能達到所需高度,過分使用手力去翻杠,造成拋杠動作。2、上挺技術毛有如下四種:第一是予蹲過急,身體前傾,發力后重心偏前而失敗;第二種是伸肘慢或無伸肘意識,上挺時盲目用了推杠,結果重心偏前失敗;第三種蹲腿不充分和無舉踵動作,杠鈴送得不夠高,雖然積極下蹲去支撐但因高度不夠導致失敗;第四種分腿下蹲支撐與伸肘配合不協調,鍵步生硬沒有緩沖。
六、糾正方法
(一)抓舉
1.直腿聳肩下蹲抓,兩腿直立吸氣后積極聳肩提肘舉踵,把杠鈴提起,然后迅速下蹲抖腕鎖肩支撐杠鈴,做5組,每組5次。
2.直腿寬拉至頸部,主要發展肩關節韌帶肌群,做5組,每組10次。
3.速拉加下蹲抓組合練習,運動員要有意識地體會蹬腿送髖后積極聳肩提肘舉踵動作,積極提拉杠鈴至頸部接著做下蹲抓時努力重現剛做的動作,并注意當杠鈴聳肩提肘舉踵后迅速下蹲,以肘為軸抖腕積極鎖肩支撐杠鈴,做6組,每組3次。
(二)挺舉
1.直腿聳肩下蹲翻,將杠鈴提起站立,吸氣后積極聳肩提肘舉踵立刻蹲下接杠,做5組,每組3次。
2.立正劃船,窄握聳肩提拉至頸部,以增強肩關節韌帶力量及培養正確杠鈴路線,做5組,每組10次。
3.大重量連續予蹲,大于挺舉20~30公斤練習,方法與挺舉予蹲相同,速度不宜過快,做5組,每組5次。
4.頸后彎舉練習,頸后連續推舉、架上半推舉、借力推等,對提高伸肘速度及增強肱三頭肌十分有效,可分開練習,做5組,每組5次。
5.直腿舉踵發力鍵步挺,靠舉踵發力迅速分腿伸肘支撐杠鈴,做5組,每組3次。
七、結論
第一,任何一名優秀運動員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通過針對訓練完全可以把缺點克服。
第二,扎實的技術基本功是成績提高和比賽獲取成功率較高的基礎今后必須進一步加強基本技術訓練,特別是要在技術上狠下功夫。
參考文獻:
[1] 汪為榮.舉重運動員力量訓練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