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倩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與競賽規則的修改是緊密聯系的,每次規則的修改對于乒乓球運動的技、戰術,心理素質,選材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國際乒聯連續三年修改乒乓球比賽規則,對運動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研究分析新規則產生的影響,希望為繼續維持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優勢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乒乓球規則改變
一、前言
乒乓球競賽規則是乒乓球比賽過程中始終要共同遵守和執行的統一規范性的標準與要求.規則的變化緩解了攻防矛盾,增強了規則的可操作性,提高了乒乓球運動的觀賞性,使乒乓球運動更普及。了解并分析乒乓球規則的發展過程,便于從理論上加深對乒乓球運動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促進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近年來,國際乒聯連續三次修改乒乓球比賽規則。規則的改變對于技、戰術,心理素質,體能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重大影響。因此研究乒乓球規則對把握現代乒乓球運動發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乒乓球規則變化對乒乓球技、戰術影響的研究
龐中在《淺談新規則對乒乓球技戰術整體產生的影響》中通過查閱文獻與總結對乒乓球規則的變化進行了研究。討論分析了大球的改變、11分制的改變與有無遮擋發球的改變對乒乓球技戰術的影響。提出新規則的實行對乒乓球技術上的影響主要是正手殺傷力的增大以及臺內起板技術使用頻率的增加。對其戰術的影響主要是發球搶攻環節依舊是主要的得分手段,特別是加強發球后側身搶攻的能力。在接發球階段,其接發球的手段增多[1]。
(二)乒乓球規則的變化對乒乓球運動發展推動的研究
在蘭彤、蘇培仁的《乒乓球運動全球化的推廣與促進》中通過對乒乓球運動的現狀格局,提出了改變乒乓球現狀的措施。如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參與對象、擴大乒乓球在世界上的影響、打造中國乒乓球的“NBA”、走職業化道路。提出了充分利用媒體傳播的優勢,加大世界范圍內的宣傳力度,并提高世界各國的乒乓球運動的發展[2]。
綜上所述,每次規則的修改對乒乓球項目本身的技、戰術,運動員的心理,體能都會帶來一系列的變化。使乒乓球比賽更激烈、壯觀、生動,吸引觀眾,更加益于普及和提高乒乓球運動,使更多的人關心并參與這項運動。
三、分析與討論
(一)比賽用球的變化對運動員的基本功和體能的影響
乒乓球比賽將使用直徑40毫米、重量2.72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表面積的增加使球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加,球的旋轉相對減弱;體積的增加使球在運行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增強,因此球的速度相對減慢。質量的增加使運動員要以更加大的力量和摩擦才能打磨出和以前同樣的速度,就對運動員基本功和身體素質有了很高的要求。身體素質通常是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是體能的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在運動時表現為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各種運動能力。
(二)分制的變化對比賽的影響
2002年開始實施11分制7局4勝,5分輪換發球法改為現在的2分輪換發球法,每人少發3次球,這樣對發球運動員來講發球的種類、機會,變化少了許多,發球運動員發球得分率會降低,威力減弱。同時,它改變了比賽節奏,使發球變化增多,為發球技術好的運動員創造了得分機會。它使比賽節奏加快、對抗增多、變數加大。從5分輪換發球改為2分輪換發球法后,發球員的發球套路種類將有所減少 ,這對接發球隊員判斷壓力也隨之降低,接發球質量將可以提高。進攻是主動創造得分機會最好的手段,自己主動進攻才能獲得更多的得分機會。因此,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以及教練員對團體比賽的排兵布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結論與建議
乒乓球規則的變化體現了其對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重要性,提高了乒乓球的社會價值。比賽用球的變化,直接導致了運動員對各項競技能力的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體能要求的加強。分制的變化使比賽更加激烈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教練員對團體比賽的排兵布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遮擋發球使球的回合增多,更加需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為促使乒乓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國際乒聯對乒乓球的規則不斷的進行調整變化。我們也應根據其變化,使教練員改變訓練策略,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運動員和教練員都要提高對規則的適應能力和對規則的重視程度,增加規則教育在運動訓練中的比重,讓運動員更加深入地了解比賽規則,以適應現在競技體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龐中.淺談新規則對乒乓球技戰術整體產生的影響[J].網絡財富.2010(16):183.
[2]蘭彤,蘇丕仁.乒乓球運動全球化的推廣與促進[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5.24(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