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眾所周知,自我國實施博士后制度以來,博士后隊伍的發展已逐步成為高校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博士后在高校的科學研究、教學輔助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是高校人才隊伍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具體到各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中,博士后隊伍在主體定位、客觀作用的發揮、單位培養與自我發展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如何發揮好這支隊伍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的作用,成為人事管理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多元建設,使博士后隊伍在人才儲備、盤活人力資源、促進教學科研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起源于美國,發展于1876的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后政策,自1985年在中國創立以來,就在中國生根發芽,蓬勃發展,不僅吸引很多國內高校優秀畢業生,更是使得許多海外留學生歸國加盟到博士后隊伍中,從而培養出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博士后隊伍已成為高校教學與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博士后出站人員很多也已經成為科技界的領軍人物和中堅力量。
院系的博士后工作在大學的框架下運行,在日常博士后管理工作中,主要面對博士后以及博士后導師。在博士后招收類別上,除了大力招收學科博士后,還可以考慮積極招收在職博士后、企業博士后等,多元態勢發展,完善人才儲備。博士后入站后,則應在申報基金、科學研究、項目爭取、論文撰寫等方面,積極引導、充分發揮導師及博士后的主觀積極性,促進人才的科研成果轉化。
二、創新管理,營造良好工作條件及氛圍,充分發揮博士后主體作用
通過完善各項配套政策,制定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政策制度,加強人文關懷,以人為本,人才優先,把握人才發展需要,明確各階段博士后的研究任務及培養目標,幫助博士后街區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培養交叉型、創新型高端人才。
院系在博士后管理工作中,應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配合博士后導師,抓好開題審核、中期報告、出站管理等環節,同時確保博士后能夠積極申報并承擔或參與院系重大科研項目,培養獨立科研能力。對博士后科研學術活動進行管理,在經費使用及管理方面,制定及實施管理細則,使博士后科研經費能夠公開、透明、合理使用,使科研經費真正為科研服務。同時強化院系服務保障,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土壤和環境,關心博士后及其家屬的生活安置,排憂解難,確保工作安心。只有充分發揮博士后的主體意識,才能調動博士后的積極性及創造性,進而催化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三、搭建平臺,推進博士后事業發展,確保博士后科研人員培養質量
學術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學術環境。研究設備、科研條件、實驗設施,團隊合作,梯隊建設,這些都是現代科學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高校正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通過學術交流、組織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實施各項交流計劃,使人才走出去,引進來,讓博士后能夠及時掌握國內外學術動態,聚焦學術發展方向,充分利用各項資源,開闊視野,啟發思維,增強創新能力與意識,促進學術發展,確保博士后科研人員的培養質量。
高校博士后制度的建設,在總體部署及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等方面,也須結合各院系發展定位及專業方向,統籌安排,合理招收,同時對博士后的科研能力、研究水平、發展潛力等嚴格把關,使招收的博士后隊伍整體素質過硬,科研水平突出。通過2年在站時間的科研與教學的實踐鍛煉,使博士后人員不僅可以成為院系科學研究工作的生力軍,更可以進一步培養成為院系的科研后備力量。
當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實力競爭,是科學的競爭,同時也是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博士后作為高層次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世界范圍內各種人才爭奪戰都是圍繞爭奪高層次人才而展開。通過博士后隊伍建設的創新與管理,充分激發博士后的科研潛力,聚焦研究方向,凝聚力量,使博士后的科研產出達到新高度,從而為學院、為學校,乃至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許士榮.中國博士后政策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夏雪平.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難點探討[J].科教導刊,2012,10(179).
[3[ 朱江,閆曉華.創新高校博士后流動站的管理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1(107-109).
[4] 祖智波.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