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先生認為,“中國人十分講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單個的方塊字的運用,決不是一寫一大片。故而我修改的遍數很多。”由此可見,馮驥才作品的語言是經過反復提煉而確定的,有著超強的表現力。下面,我們就以《俗世奇人》(《泥人張》《好嘴楊巴》)為例,具體品析其中的語言特點。
【妙語品味】
1.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
兩個“找”字用得實在絕妙。海張五拿泥人張來取笑“找樂”,泥人張便“找到”海張五“找樂”時的丑態,并捏進了泥人中。尤其是第二個“找”字,表現了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也表現了海張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換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張一方的行為,就看不出他的“被迫還擊”和“機智應對”了。
2.隨后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賬。
一個“戳”字,展現了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和不屑,簡潔傳神,實在是無可更易的字眼。
3.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一個“搶”字,突出表現了楊巴能在緊張的氣氛中作出準確判斷,表明了楊巴的靈敏、機智、沉著。
即學即練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淇上送趙仙舟
□[唐]王 維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
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
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本詩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佇立”,你認為是“猶”字好,還是“空”字好?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