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耘
■
文藝性說明文是一種以科學知識為主要題材,用輕松活潑的文藝性筆調寫成的說明文。它讓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得到藝術的享受,是從語言角度不同于平實說明而與平實性說明文相對應的一類說明文。
1.文藝性說明文既有文學的生動性與形象性,又有科學的嚴謹性與扎實性,趣味性與科學性兼備。所以這類說明文常常綜合運用說明、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尤其要注意的是,文中的描寫目的不同于記敘文要通過生動的形象去感染、影響讀者的思想感情,而是為了把說明對象描述得更通俗,更易懂,讓讀者看得明白、讀得有韻味。
2.善于使用打比方、摹狀貌、引用、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為了形象生動地介紹說明對象,文中常用比喻、擬人、引用、對比等修辭,但在答題時,不能說成修辭手法,而是要說成使用了打比方、摹狀貌、引用、作比較等的說明方法。
3.作者主觀情感的傾注。平實性說明文一般都是客觀地介紹事物事理,不融入作者的主觀感情,但文藝性說明文卻帶有作者的主觀情感傾向,譬如以動物為題材的說明文,常常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自然與環境為題材的說明文往往含有作者的憂慮之情。
■
大自然在反抗(節選)
□[美國]雷切爾·卡遜
我們冒著極大的危險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適合我們的心意,但卻未能達到目的。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諷刺,但是很少人提及。
生物學家布里捷說:“昆蟲世界是大自然中最驚人的現象:對昆蟲世界來說,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這種“不可能的事情”現在正在兩個領域內發生。通過遺傳選擇,昆蟲正在發生應變以抵抗化學藥物,不過現在要談到的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是,我們使用化學物質的大舉進攻正在削弱環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蟲發展的天然防線。世界各地的報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情況,即在用化學物質對昆蟲進行了十幾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認為已在幾年前解決了的問題又回過頭來折磨我們。而且只要出現一種哪怕數量很不顯眼的昆蟲,它們也一定會迅速增長到嚴重成災的程度。我們已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今一些地方,把無視大自然的平衡當成了一種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臨的狀況好像一個正坐在懸崖邊沿而又盲目蔑視重力定律的人一樣危險。人,也是這個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時這一平衡對人有利,有時它會變得對人不利。當這一平衡受人本身的活動影響過于頻繁時,它就會變得對人不利。
人們在制訂控制昆蟲的計劃時忽視了兩個重要事實。第一是,對昆蟲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類。昆蟲的繁殖數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種被生態學家們稱為環境防御作用的東西,這種作用從第一個生命出現以來就一直存在著。昆蟲學家伯特·麥特卡夫說:“防止昆蟲破壞我們世界安寧的最重大的一個因素是昆蟲在它們內部進行的自相殘殺的戰爭。”然而,現在大部分化學藥物被用來殺死一切昆蟲,無論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敵人。
第二個被忽視的事實是,一旦環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蟲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會復生。托馬斯·赫胥黎曾計算過,一個單獨的雌蚜蟲在一年時間中所能繁殖的蚜蟲的總量相當巨大。
沒有一個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昆蟲,現在,已經記錄在案的昆蟲已超過七十萬種。這些昆蟲的絕大多數都被自然力量控制著,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這種天然保護作用喪失之前,我們總是很少知曉這種由昆蟲的天然敵人所提供的保護作用。
這種起天然保護作用的昆蟲種類繁多。黃螞蟻捕獲那些不移動的蚜蟲,并且用它的汁液去喂養幼蟻。黃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狀泥窩,并且用昆蟲充積在窩中,作為黃蜂幼蟲將來的食物。黃蜂飛舞在正吃著料的牛群的上空,它們消滅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蠅。大聲嗡嗡叫的食蚜蠅,把卵產在蚜蟲出沒的植物葉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蟲能消滅大量的蚜蟲。瓢蟲,也是一個最有效的蚜蟲、介殼蟲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蟲的消滅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蟲、介殼蟲或小動物為生,每個草蜻蛉都能消滅幾百個蚜蟲。
昆蟲由于存在著這樣的天然特性,因此它們一直都是我們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傾向對我們有利一面的斗爭中的同盟軍。但是,現在我們卻把炮口轉向了我們的朋友。一個可怕的危險是,我們已經粗心地輕視了它們在保護我們免受黑潮般的敵人的威脅方面的價值。
……
加拿大昆蟲學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說:“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哲學觀點,放棄我們認為人類優越的態度。”
(選自《寂靜的春天》,有改動)
1.“大自然在反抗”體現在哪兩方面?
2.文中的畫線句子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從全文看,作者寫“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