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斌 曾省都 袁平
[摘要] 目的 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價值及安全性。 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50例患者,且經支氣管鏡、痰脫落細胞等檢查均呈陰性,診斷均不明確。均進行術前準備、CT引導定位、穿刺、標本獲取及術后處理。 結果 本研究50例患者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活檢成功例數50例、活檢成功率為100%;活檢確診病例48例、活檢確診率為96.00;本研究50例患者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并發癥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 結論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活檢成功率和確診率高,且并發癥少,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臨床價值;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814.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6-011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safety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Methods A total of 50 cases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chosen.And the dianoses of all selected patients were not clear,with negtive results by bronchoscopy and sputum exfoliative cells.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T guided positioning, puncture, specimen acquisition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In this study,the successful cases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was 50 cases,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iopsy was 100%.confirmed cases by biopsy was 48 cases,and the biopsy diagnosis rate was 96.00. Complications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ccurred in 5 cases, and the incidence was 10.00%. Conclusion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with high biopsy success rate and diagnosis rate and low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further application.
[Key words] CT guidance;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Clinical value; Safety
CT作為快捷的一種影像檢查手段,已逐漸成為一種臨床應用于診斷肺部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1]。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一種通過CT掃描定位、穿刺、引導進針到達靶區,且活檢獲得組織進行的一種病理診斷的技術,具有定位精確、分辨率高、診斷精確率高、容易掌握穿刺方向以及并發癥少等優點,該方法為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組織學依據,并且對于臨床早期診斷具有一定指導意義[2-5]。故而,本研究旨在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價值及安全性,提供一定臨床指導價值,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50例患者,且經支氣管鏡、痰脫落細胞等檢查均呈陰性,診斷均不明確。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患者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53.18±6.57)歲,其中右肺29例、左肺21例。入組患者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且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合并肝、腎等功能嚴重異常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婦女、年齡<24歲或>75歲者、對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存在禁忌者。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常規進行血常規、心電圖及凝血六項等檢查,且向患者說明經皮肺穿刺目的,儀器為美國巴德公司GE Medical Systems型螺旋CT機。
1.2.2 CT引導定位 應按照患者病灶位置選擇患者體位,通常為側臥位、俯臥位、仰臥位,擺好體位后,囑咐患者保持體位不動,行胸部CT平掃,選定患者病變所在最佳穿刺層面,然后定好穿刺點,同時測量體表至病灶邊緣的距離和進針角度。再以CT機確定病變所在層面相對應的體表位置,然后在穿刺點皮膚表面用記號筆做好標記。
1.2.3 穿刺方法 穿刺點皮膚常規消毒,囑咐患者平穩呼吸,用5 mL的2%利多卡因(生產廠家:棗莊百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962)在穿刺點肋間肋骨的上緣自皮膚至壁層胸膜,逐層局部浸潤麻醉,但麻醉至胸層胸膜時,再行胸部CT掃描,明確進針角度和深度。然后再以生理鹽水推沖穿刺針,穿刺針通暢后,一手捏持穿刺針芯及套筒交界處,一手捏持穿刺針下方,避免進針時因患者肌肉、皮膚等組織外頂套針使其滯后于針芯,應囑咐患者盡可能輕松、平靜呼吸,然后再沿麻醉針眼刺入胸壁,根據原來測定的進針角度和深度,勻速穿過胸壁各層組織,當刺入患者胸膜腔時,快速穿過臟層胸膜,再使針尖抵達肺內病變組織邊緣,操作者固定穿刺針套針與針芯不動,取活檢槍,調整好活檢所需組織長度,拉上槍栓,連接穿刺針,再以固定活檢槍,一手扣動扳機,擊發穿刺槍后,連同穿刺針及槍迅速拔出,壓迫穿刺針眼,再以無菌紗布覆蓋。
1.2.4 標本獲取 從穿刺針槽內取出完整的活檢組織條,然后放入含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檢查;對于組織碎屑可涂片作細胞學檢查。待穿刺結束后行CT平掃,觀察并發癥。術畢,平臥休息4 h,常規吸氧、止血、止咳等處理。
1.2.5 術后處理 于術后第2天常規行胸片檢查,觀察并發癥情況,若有血、氣胸量較大,且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應積極進行藥物、吸氧及休息等治療,充分引流,必要時實施胸腔閉式引流術。
2 結果
2.1 活檢成功情況
本研究50例患者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活檢成功例數50例、活檢成功率為100%。
2.2 活檢確診情況
活檢確診病例48例、活檢確診率為96.00%。具體見表1:穿刺結果顯示肺癌30例、肺結核6例、肺炎3例、肺部感染2例、炎性包塊2例、胸腔積液1例、肺膿腫1例、阻塞性肺疾病1例、未明確2例。
2.3 并發癥情況
本研究50例患者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并發癥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其中氣胸2例、咯血2例、針逆轉移1例。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應用肺部病變發現機會逐漸增多,但由于某些肺部病變病因較為復雜,單純應用痰檢、影像等檢查通常不能明確診斷[6]。臨床上通過X線檢查能夠初步確診病變,再經CT檢查能夠準確顯示腫瘤大小、位置及臨近組織的關系,有利于腫瘤的定性診斷,但仍缺乏病理學診斷依據[7,8]。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肺部非血管介入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肺部腫塊診斷和鑒別的一種重要手段[9,10]。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穿刺診斷的敏感性、準確性與操作醫師的臨床經驗、技術水平、是否合并肺炎和肺不張、肺部病灶的大小和位置及穿刺針選擇相關[11]。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主要應用于以下幾方面[12-15]:①痰細胞學檢查陰性,以及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未發現病變的肺周圍型病灶;②鑒別肺部病變是轉移病灶還是原發病灶;③確診困難的肺部病灶或者縱膈腫物,特別是肺尖部病灶;④肺部病變伴以下情況:包括患者已失去手術機會需放化療進行病理診斷,存在開胸禁忌證者,存在一定手術風險。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不適應于肺動脈高壓、重度肺氣腫、肺瘀血、有出血傾向和出血性疾病者級嚴重肺功能障礙者[16]。近年來報道顯示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應用顯著提高了肺部病灶的陽性檢出率,且能夠得到準確的病理分型。相比于B超和X線,具有顯著優勢,故而被認為是肺部疾病鑒別和診斷的一種重要手段。隨著近年來CT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穿刺針的不斷改進以及病理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病例診斷定性準確率,具有成功率高、定位準確、并發癥少以及安全有效等特點,特別是針對病變位于肺周圍以及支氣管鏡檢查不能達到的病灶[17,18]。
本研究認為應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具有以下特點,包括:(1)定位準備:應用該穿刺術能夠判斷針尖位置,且具有較高活檢成功率,本研究結果表明,50例病例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活檢成功例數50例、活檢成功率為100%;(2)圖像分辨率高,應用該方法能夠清晰顯示病灶的壞死區、囊性區及實質區;(3)圖像無重疊,特別是對縱膈、心臟及縱膈掩蓋的病灶具有一定的優勢;(4)并發癥少,且并發癥主要包括氣胸、血胸、肺出血及腫瘤的針逆轉移等,本研究結果表明,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并發癥5例,發生率為10.00%,包括氣胸2例、咯血2例、針逆轉移1例。
綜上所述,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活檢成功率和確診率高,且并發癥少,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章永濤,唐洪渠.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藥科學,2015, 8(1):182-183.
[2] 周云春, 王四明, 蔡遠玲.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周圍型占位中的應用體會[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5,13(2):118-119.
[3] Fielding DI,Chia C,Nguyen P,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sed trial of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 sheath versus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core biopsies for peripheral lung lesions[J].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12,42(8):894-900.
[4] 江明君.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對周圍型肺癌的診斷價值探究[J]. 醫學研究雜志,2015,44(3):131-134.
[5] 劉強,趙建龍,楊麗,等. 雙套管切割活檢針聯合康派特醫用膠在肺中央型病變患者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5, 23(12):71-73.
[6] 張浩敏,羅自鋒.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周圍型肺癌診斷中的作用[J]. 江蘇醫藥,2014,40(19):2344-2345.
[7] 辛紅梅,仇紅.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腫瘤定性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0):104-106.
[8] 邵亞軍,朱紅艷,王西惠,等.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及其并發癥[J]. 現代腫瘤醫學,2014, 13(6):1340-1341.
[9] 席建東,溫志波,李靜.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用于肺部腫塊的并發癥及危險因素分析[J]. 海南醫學,2015,26(21):3162-3164.
[10] 梁璐,鄭偉,陳翔, 等.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護理及并發癥處理[J]. 西南國防醫藥,2013,23(7):795-796.
[11] 夏亞龍.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腫瘤定性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 9(67):121-121.
[12] 趙軍,楊瑞青. 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對肺部疾病的診斷價值[J]. 中華全科醫學,2014,12(9):1400-1402.
[13] 葉永青,趙祥玲,林承奎,等.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在肺部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診斷價值[J]. 臨床肺科雜志,2013,18(2):233-235.
[14] 鄒輝,張正國,程文.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診斷肺周圍性病變的臨床應用價值[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3):94-95.
[15] 戴軼,徐春明,楊偉.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對肺周圍性腫塊診斷價值的探討[J]. 臨床肺科雜志,2013, 18(1):11-13.
[16] 曹鳳華,趙琳. 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診斷肺占位的應用價值[J]. 臨床肺科雜志,2014,29(8):1432-1434.
[17] 王斌,伍安,范曄,等.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對肺部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 中華醫學雜志,2013,93(38):3023-3026.
[18] 金藝鳳,產翠翠,田靜,等. 超聲與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診斷周圍型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6):415-417.
(收稿日期: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