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普通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采購方面,逐年加大采購力度,獲得使用權的數據庫數量持續上升。而實際效果卻微乎其微。普通高校圖書館的采購經費與211、985高校圖書館的采購經費無法相比,有限的經費如何在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方面做到平衡?應當是普通高校圖書館急需思考的問題。本文著眼于普通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現狀,從采購資源到讀者利用,淺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數字資源 信息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042-01
一、數字資源建設是否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長久之計
近年,隨著數字資源的廣泛推廣與使用,存儲與讀取設備的不斷升級,以及數據商純商業化的運作方式,普通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訂購方面,掀起了一波相互競爭的熱潮。在圖書館業內,訂購數據庫的數量,已成為評價館藏資源建設的重要指標。而數據商也形成壟斷之勢,并連年哄抬價格,使得部分985院校圖書館開始聯合抵制。普通高校圖書館在面對高額的訂購費用上,已是苦不堪言。在盲目追求訂購數量的過去,以及訂購價格飛漲的今天,普通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已超出了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用有限的經費無限地去追求和購買數據庫的使用權,這是否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長久之計?對此,我們應該打個問號,并進行深入探討。
“數字資源、紙質資源是當前各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基本資源,也是圖書館經費的主要投入項目。”[1][P34]花在數字資源訂購方面的經費增多,那么留給購買紙質資源的經費自然會減少。但各館都有績效評比這一環節,紙質圖書的數量又成為評比的指標。經費在過多地分配給數字資源訂購方面后,如果還要追求紙質圖書數量,那么紙質圖書的質量將得不到保證。到館借閱圖書的讀者數量在逐年下降。也許有人十分肯定地認為,多屏時代的到來,大學生閱讀方式更加多元,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數字閱讀已成為當代大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的確,手機閱讀占用了大學生大量的時間,但我們仍不可忽視,在校大學生利用互聯網購買紙質書籍的數量也非常可觀。那么,我們或許可以對此現象這樣認為:大學生對紙質圖書的閱讀仍有很高的興趣,除個人有收藏紙質圖書的喜好外,許多人從網上購書,也反映了他們對圖書館藏書質量的不滿。
“傳統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資源,信息來源可靠,著錄規范,內容科學嚴謹,仍然是人們生活、學習和研究很重要的信息資源。”[2][P15]普通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使用率下降,也與大力訂購數字資源有關。因為大量訂購數字資源,將占用大筆的采購經費。而紙質圖書的增長量仍需保持,紙質圖書的質量以及更新速度將大大折扣。核心出版社出版的優質圖書,短時期內會保持在一個較高的價格水平上。談到備受大學生喜愛的各大圖書排行榜中的暢銷書,因價格高,以及采購方式落后和采購周期過長,使其不能及時到館供讀者閱讀。
數字資源僅僅是訂購,而不是購買。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訂購費用,并未永久地獲得數字資源,而僅僅是在合同期內的擁有協定內容范圍的使用權。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訂購數字資源,是否屬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一部分,仍值得商榷。從實際工作來看,把提供數字資源這一內容,歸入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也不為過。
毫無疑問,普通高校圖書館應當適應時代潮流,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數字資源。而且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如果投入足夠的資金,將會在短時期內,使數據庫的數量、質量和權限方面得到極大的提升。其原因在于,數字資源建設不存在收集、整理和加工這些工作環節。圖書館只是用高額的經費,購買了使用權,而在實際運行中卻也未必會得到充分利用。各個數據庫的收錄內容、范圍和質量有著很大的不同,普通高校圖書館在追求數量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數據庫的質量以及數據庫的收錄內容是否與本校性質任務相符,而極易偏信數據商的推銷,從而造成浪費。
二、采購紙質書籍的意義何在
從智能手機研發到迅速普及之后,大學生的到館借閱量隨之逐年減少。這是一個很客觀的現實。人們的閱讀由系統性向碎片化閱讀,由文字走向圖像。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和主流網站的標題式閱讀以席卷之勢占據了人們的大量閱讀時間。普通高校圖書館或許可以以這種趨勢為由,從而將資源建設的重心轉移到數字資源上。難道紙質圖書真的會被電子書籍所代替嗎?顯然,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對這個疑問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我國紙質書籍的出版種類和數量,仍保持著連年上升的趨勢。從整體來看,全國高校圖書館每年購進的新書種類和數量也仍在增加。當然,數字資源的建設和數字閱讀的普及,使人們的閱讀方式更加豐富,閱讀時間更為靈活。它與紙本閱讀結合,共同促進著社會閱讀率的提高。
程煥文教授曾提到:“資源為王,服務為妃,技術為婢。”[3]紙質資源也是一個圖書館的立命之本,數字資源的提供僅是圖書館在信息時代下所推出的一種服務。“在數字資源飛速增長的同時,紙質資源的增長是不容忽視的。”[4][P6]立足紙質資源的系統性建設,以及基于學校辦學特色、圖書館現有基礎,發展特色館藏,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也能提升圖書館的硬實力,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如有更為先進的理念、更為廣闊的視域,并在實際工作中將理念落到實處。那么,高校圖書館不僅可以為師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資源,有時也會起到明燈作用,指引高校教師們的科研方向,影響學生的閱讀傾向。
在大力打造書香校園的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站在了閱讀推廣的第一戰線。985、211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將校園閱讀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普通高校圖書館也肩承著閱讀推廣重任,開展了各種活動,以促進閱讀推廣,但實際效果卻不甚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館與館之間紙質資源質量存在巨大差距。開展活動僅僅是對閱讀推廣的一種宣傳。而無論活動開展的多么有創意、有新意以及受眾人群有多么廣,如果沒有豐富的紙質資源做基礎,必將出現閱讀熱情高漲,而無書可讀的尷尬景象。資源為王,如果沒有符合師生閱讀需求的書籍,一切皆為空談。
三、圖書館與讀者溝通互動機制的必要性
讀者與采購部門擁有良好的溝通互動機制,是保障圖書館的紙質資源使用率提高的重要途徑。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本校師生,如何建立圖書館與本校師生溝通橋梁,以及保障此溝通方式切實有效運行,也是普通高校圖書館值得思考的問題。近年來已有許多普通高校圖書館在傳統的溝通方式基礎上,利用主流通信、社交軟件,與讀者建立起新型溝通渠道。如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開辟讀者薦購、新書推薦和信息反饋等模塊,以便及時與讀者溝通。
溝通方式和手段與時代接軌,也符合在校大學生的交流習慣。但微博公眾號和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及日常運作,是屬于一種完全非商業化運作模式。所以很容易形成初期熱、中后期無人維護和更新的狀態,乃至形同虛設的現象也不在少數。傳統溝通方式無人問津,現代溝通方式又存在發展瓶頸。所以圖書館與讀者的交流互動,仍需不斷堅持和努力。
在微博和微信平臺的運行和信息推送方面,或許可以將本校新聞系的學生吸收到隊伍中來。這樣既解決了在此方面圖書館人員不足的問題,也為新聞系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由學生們進行日常維護和運作,提高溝通效率將不再是難事。而且學生們也比館員更了解學生讀者的閱讀取向,因此也更有利于讀者薦構和新書推送。
四、結語
普通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應該在數字資源訂購方面,根據辦學特色和教師科研方向,有選擇的訂購基礎性數據庫和符合本校科研發展的數據庫,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應該在紙質資源采購方面,積極面對各方壓力,不再刻意追求新書入藏量。并廣拓溝通渠道,廣納師生建議,采購符合師生科研方向和閱讀喜好的書。而且要堅持寧缺毋濫,將不符合圖書館長期建設發展的廉價庫存書、垃圾書拒之門外。普通高校圖書館在高校的發展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大力提倡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對于高校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日常學習,已不再僅僅扮演著輔助作用的角色。圖書館的紙質和數字信息資源的及時更新,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都將極大提高信息獲取與利用的水平,從而對教學科研起到引領作用。 同時,“圖書館員也應該是專家和知識導航員, 在文獻信息的管理、傳遞和服務領域, 始終走在社會發展的前列。”[5][P99]總之,普通高校圖書館任重而道遠,只有立足根本,方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燕華.近5 年我國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經費投入差異性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4(6):31-35.
[2]鄒義英 劉美珍 韋瓊.提高紙質文獻資源利用率的方法與途徑[J].圖書館學刊.2010(2):15-16,56.
[3]程煥文.資源為王 服務為妃 技術為婢[EB/ OL].( 2010-04-15 )[2015-03-04].竹帛齋主的博客:http:/ / blog. sina. com. cn/ s/ blog_4978019f0100hjob. Html.
[4]程煥文,黃夢琪.在“紙張崇拜”與“數字擁戴”之間——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圖書館論壇.2015(4):1-8.
[5]杜惠平 杜慰純 武志宏.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的協調發展——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紙質期刊與電子期刊資源共享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09增刊(2):46-47,99.
作者簡介:李亞男,女,(1978.5-),館員,就職于包頭醫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