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桂玲
【摘要】目的 探討Vivid E9評價冠心病患者PCI前后左室心肌功能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冠心病接受PCI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比PCI術前后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收縮期徑向峰值應變及左室收縮期最大旋轉角度及扭轉角度。結果 (1)間隔心尖段、后壁心尖段、前壁中段、前壁心尖段及下壁心尖段在PCI術前后的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前間隔心尖、心尖/前間隔PCI術前后的收縮期徑向峰值應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二尖瓣環水平旋轉角度、心尖水平旋轉角度、左室整體扭轉角度在PCI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Vivid E9可以較好的評價冠心病患者PCI前后左室心肌功能,為簡便、無創的檢查
方法。
【關鍵詞】Vivid E9;冠心病;左室心肌功能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02
GE Vivid E9彩超有多種成像技術,分辨率高、彩色血流充盈度好。二維斑點追蹤顯像技術(2DSTI)對心肌運動評價可靠,甚至可以評價亞臨床階段的心肌病變[1]。本文以我院冠心病接受PCI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Vivid E9二維斑點追蹤顯像技術的臨床使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冠心病接受PCI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例,女56例,平均年齡(58.7±13.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1)竇性心律。(2)無嚴重心律失常。
1.3 排除標準
(1)急性及陳舊性心肌梗死者。(2)超聲圖像不清晰者。
1.4 研究方法
1.4.1 主要儀器
GE Vivid 7儀,M4S探頭,EchoPAC工作站。
1.4.2 超聲檢查方法
在PCI前后行二維超聲圖像。獲取左室心尖長軸觀、心尖四腔心觀、心尖兩腔心觀及左室短軸二尖瓣環水平、乳頭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維動態圖像。
1.4.3 圖像處理 打開EchoPAC工作站,通過軟件自動計算相應數據。
1.5 觀察指標
對比PCI術前后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收縮期徑向峰值應變及左室收縮期最大旋轉角度及扭轉角度。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PCI術前后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
前間隔心尖段、后壁心尖段、前壁中段、前壁心尖段及下壁心尖段在PCI 術前后的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PCI術前后收縮期徑向峰值應變
前間隔心尖、心尖/前間隔PCI術前后的收縮期徑向峰值應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PCI術前后左室收縮期最大旋轉角度及扭轉角度
二尖瓣環水平旋轉角度、心尖水平旋轉角度、左室整體扭轉角度在PCI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冠心病是最常見、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病。心肌在長期慢性缺血過程中造成心絞痛發作和心室重構,最終導致整體心臟功能受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改善冠脈血流儲備,防止心室重構的重要技術。目前用于評價PCI療效的指標眾多,如BNP、冠狀動脈CT等,但是仍難以滿足經濟,簡便,有效的特點。傳統超聲心動圖依靠EF值及局部室壁運動異常等指標來進行測定心功能,但是主觀性強,而且受到檢查醫生經驗的影響,無法全面反映心肌功能。
與比壓力-容積關系相比,心肌應變測量能準確反映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2DSTI通過分析感興趣區內心肌組織像素的位置和運動,從縱向、徑向、旋轉等方面對心臟進行分析,而且沒有角度依賴性,解決了傳統超聲的局限性[2]。
有學者指出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早期,2DSTI通過長軸、圓周及徑向上的定量檢測,可以判斷缺血心肌的形變程度。有學者[3]分析103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發現2DSTI對判斷血管狹窄≥70%心肌缺血區的明感謝達到95%。還有學者通過制作老鼠心肌缺血模型,發現圓周應變的混亂是心肌損害的早期標志[4]。
由于心肌纖維沿心臟長軸斜形走行呈縱形排列,損傷主要反映在長軸方向運動功能的異常。本次研究發現前間隔心尖段、后壁心尖段、前壁中段、前壁心尖段及下壁心尖段在PCI術前后的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值比較有差異。但是部分心肌可能存在側支循環形成,因此無法檢測出心肌收縮功能的受損信息。此外還有學者指出STI對于扭轉角度的測量有較好的價值。心尖部心肌為末梢供血,任何部位狹窄或梗塞都會影響心尖部供血。當冠脈狹窄>50%時,心尖水平最大旋轉角度已明顯降低,而二維超聲心動圖上無明顯肉眼所見的室壁運動異常[5]。
因此,本文認為Vivid E9可以較好的評價冠心病患者PCI前后左室心肌功能,為簡便、無創的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詩珍,舒先紅,潘累珍,等.實時心肌超聲造影評價冠狀動脈三支病變患者的心肌灌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15(12):885-887.
[2] 王金銳,那日蘇,秦林金,等.室壁應力與應變的關系評價高血壓病左室收縮功能[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19(12):1646-1649.
[3] 熊 莉,鄧又斌,申屠偉慧,等.超聲斑點追蹤技術測量正常人二維應變的初步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3,16(5):373-376.
[4] 沈燕華,高云華,楊 曄,等.超聲二維應變技術對心肌缺血早期診斷的應用研究[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0(8):514-516.
[5] 文 利,鄭嘉榮,高云華,等.超聲斑點跟蹤成像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短軸二維應變的定量研究[J].超聲醫學雜志,2014,10(2):79-8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