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格日勒
【摘要】目的 探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行中醫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綜合組和單一組,各43例。單一組行基礎護理干預,綜合組行中醫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總體有效率以及康復情況。結果 綜合組總體有效率41例(95.35%)顯著高于單一組33例(76.74%),兩組護理前的Barthel評分、運動能力評分(MA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Barthel評分、MAS評分均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行中醫綜合護理,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同時,還能夠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獲取良好的預后效果。
【關鍵詞】中醫綜合護理;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能力;Barthel指數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02
腦卒中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我國發病幾率可達0.3%左右,80%的腦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癥狀,臨床上稱為偏癱,目前尚未存在較為理想的治療手段[1-2]。腦卒中的康復過程需要通過改善患者的語言功能、認知功能以及認知能力等,加快患者日常活動功能的恢復,使得患者能夠快速的融入正常的社會和工作活動中。當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過程中,中醫領域認為祛除邪氣、恢復正氣是康復之本,因此,給予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十分重要[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綜合組和單一組,各43例。其中,綜合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8.3±6.2)歲;單一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為42~82歲,平均年齡(69.4±6.4)歲。經統計學檢驗,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及病情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單一組行基礎護理干預。
綜合組行中醫綜合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確保患者住院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溫度控制在22℃~24℃,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確保室內環境的通風性,并詳細介紹有關醫院周邊的設施環境和制度規律,確保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給予運動鍛煉。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血壓、脈搏、心率以及呼吸等,詳細記錄,定期給予翻身干預,避免出現壓瘡癥狀;②情志護理。由于患者發病十分急促、病情嚴重,患者清醒后將會難以接受語言和行為障礙所帶來的困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程度,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指導,同時,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成功案例,使得患者能夠正確對抗疾病,進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等到患者病情穩定后,根據患者的個人喜好和習慣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30 min/次,隨后逐漸播放一些節目、小品等,分散患者注意力;③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患病情況和身體狀況制定飲食方案,患者入院第1天,以清淡食物為主,如:蓮子粥、山藥等,在患者康復區間使用益氣補血的食物,如:肉、蛋、奶等,給予對癥治療;④按摩護理。等到患者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需要進行按摩護理,對于患者的患肢進行按摩,如:風尺澤、手三里、合谷、內關、肩井等,下肢取足三里、太沖以及梁丘等穴位,每個穴位依次按壓,每個穴位持續2~3min,2次/d。在肢體按摩的同時,配合適當的肢體運動,例如:肩關節內旋、外展等運動,指關節伸縮、彎曲等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總體有效率以及康復情況。康復情況觀察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MAS)和Barthel指數評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康復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總體有效率
綜合組總體有效率41例(95.35%)顯著高于單一組33例(7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以及MAS評分
兩組護理前的Barthel評分、運動能力評分(MAS)均無顯著差異(P>0.05),綜合組Barthel評分、MAS評分均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中醫領域認為,腦卒中均由腎氣精血衰竭所致,中醫護理手段針對性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例如:舒經活血、調節氣血、調節陰陽平衡等,使得患者的各項身體功能恢復正常[4]。中醫綜合護理干預通過鍛煉站立、踏步等功能,逐漸過渡緩慢行走,最終獨立行走的效果。患者在家屬的幫助下,可以適當進行其他功能的鍛煉,如:刷牙、洗臉、吃飯、穿衣等。同時,給予患者語言功能的鍛煉,如:發音、短語、短句等,積極鼓勵患者與患者家屬以及周圍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進而提高患者的語言交流能力[5]。
本研究經過大量研究和討論所得,綜合組總體有效率41例(95.35%)顯著高于單一組33例(76.74%),綜合組Barthel評分、MAS評分均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行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身體恢復功能,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的各項活動功能,效果十分顯著。
總而言之,通過行中醫綜合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總體有效率,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的康復效果,預后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鐘紹敏,吳 斌,吳 怡,朱啟夢.中醫護理促進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01):184-186.
[2] 任桂鈺.中醫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干預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2):150-151.
[3] 董春艷,張 梅,張建霞,李百峰.中醫綜合護理在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中的價值[J].環球中醫藥,2015,8(S1):196.
[4] 高紅兒,裴 磊,胡劍華.早期中醫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響[J].浙江中醫雜志,2014,49(08):569-570.
[5] 方 英,葉 民,曹桂華.16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與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05):101-1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