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摘要】 目的 分析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皮膚惡性腫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細胞癌患者、8例鮑溫病患者、6例鱗癌患者、4例濕疹樣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采用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進行治療, 分析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病灶的復發率以及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44例患者經過手術切除治療后, 有35例患者完全切除了病灶, 其余9例患者進行了部分病灶切除;在術后進行3次局部光動力學治療后, 患者的皮損癥狀完全消失。術后6個月內無一例患者出現疾病復發癥狀;在治療1年后, 共有5例患者出現了疾病復發, 復發率為11.4%。術后手術部位出現輕度的疼痛感和灼燒感及輕微的紅腫疼痛, 2 d內不適癥狀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出現顯著的腫痛癥狀, 給予冷敷護理。結論 光動力療法是皮膚惡性腫瘤手術治療的重要輔助療法, 能夠有效的降低手術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積, 對于復雜手術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降低聯合治療方法時疾病的復發率, 還需要繼續探索。
【關鍵詞】 手術治療;光動力療法;皮膚惡性腫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4.020
Clinical effect of surgery combin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malignant tumor WANG Jun. Skin Surgery Outpatient Service, Shenyang City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ery combin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malignant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44 sk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including 26 cases of basaloma, 8 cases of Bowens disease, 6 cases of squamous carcinoma and 4 cases of eczematoid carcinoma) as research subjects all received photodynamic therapy.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ect, recurrence rate of lesion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35 patients had complete removal lesions after operation removal in 44 patients, and 9 patients had partial removal lesions. Skin damage completely disapeared after 3 times of lo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No patients had symptoms of recurrence within 6 months postoperation. 5 patients had recurrence after 1-year treatment, with recurrence rate as 11.4%. Mild pain, burning sensation, slight redness and swelling pain showed on surgery spot after operation, then disappeared within 2 days. Partial patients with clear redness and swelling pain received cold compress nursing. Conclus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proves to be an important adjuvant therapy for skin malignant tumor, which can decrease depth and area of surgical removal effectively, an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mplicated operation. Exploration should be made on decreasing the recurrence rate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method.
【Key words】 Surgery; Photodynamic therapy; Skin malignant tumor
皮膚惡性腫瘤發生部位常位于身體外露部位, 因快速生長而導致皮膚局部組織受到損傷, 嚴重者會面臨著毀容的風險。冷凍、放療等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 還會在皮膚處留下瘢痕[1]。光動力療法通過注射外源性光敏劑, 讓其選擇性的進入靶向組織, 并根據特殊波長的光源進入至特定區域的皮膚組織, 與靶向組織目標進行結合, 從而起到治療作用;該方法具有副作用少、痛苦小、治療方便、不復發等優勢, 在皮膚惡性腫瘤的治療中正起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2, 3]。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皮膚惡性腫瘤已經成為皮膚腫瘤疾病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本文對2014年6月~
2015年6月在本院診治的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采用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進行治療, 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將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診治的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其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齡43~74歲, 平均年齡(55.4±7.8)歲, 病程8個月~9年, 平均病程(3.8±3.1)年。患病部位主要在腹部、面部、頸部、四肢等地方;其中27例為表淺型, 17例為結節型;31例為單發病灶, 13例為多發病灶。經過組織病理檢查確診后, 有26例為基底細胞癌, 8例為鮑溫病, 6例為鱗癌, 其余4例為濕疹樣癌。
1. 2 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灶都經過手術進行病灶切除, 創口進行縫合或自體皮片移植后再進行光動力學局部治療。
1. 2. 1 手術治療 在病灶邊緣附近1 mm左右切下手術窗口, 切除皮下脂肪、深面或者深筋膜淺, 甚至沿著骨膜表面將病灶完整切除, 根據創面的大小部位及組織深度來進行創面大小的深度切除, 對患者進行直接縫合, 或者選用中厚度皮片、適宜皮瓣進行創面移植修復。
1. 2. 2 局部光動力學治療 在患者完成手術1周后對患者行光動力學治療, 前后共治療3次, 每次治療間隔周期為15 d。
在治療時, 患處保持干燥清潔, 用浸潤10%的5-氨基乙酰丙酸(5-ALA)脫脂棉片[4]涂抹患處, 依次用保鮮膜和無菌紗布覆蓋于皮損表面, 并進行固定, 整個給藥過程要在避光的環境中進行, 避免時間為4 h;稍后去除保鮮膜和無菌紗布, 并用波長為635 nm的激光來照射病灶處, 治療時的光照劑量設置為120 J/cm2, 輸出功率設置為200 mW/cm2, 每3 cm2為1個治療單位區域, 每個區域治療時間為10 min左右, 對于腫瘤病灶較大的患者, 有必要增加照射點和照射時間[5]。每次治療時的用藥都需要進行重新配置, 且藥物的保存時間<4 h;光動力學治療完成后, 下次治療時間在15 d之后, 連續治療3次。在每次治療結束后, 采用富馬酸酮替芬和醋酸潑尼松進行抗感染治療, 在治療完成后要嚴格的進行避光護理, 避免時間3~4 d, 并且還要避免搔抓等現象。
2 結果
2. 1 皮膚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分析 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經過手術切除治療后, 有35例患者完全切除了病灶, 其余9例患者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存在, 進行了部分病灶切除;在術后進行3次局部光動力學治療后, 患者的皮損癥狀完全消失。
2. 2 復發癥狀 在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后, 6個月內無一例患者出現疾病復發癥狀;在治療1年后進行隨訪, 在26例基底細胞癌患者中, 有1例患者疾病復發;6例鱗癌患者中, 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4例濕疹樣癌患者中, 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8例鮑溫病患者無疾病復發;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中, 共有5例患者出現了疾病復發, 復發率為11.4%。在5例疾病復發患者中, 有3例患者由于手術部位較為特殊并沒有將病灶完全切除。
2. 3 不良反應 患者在治療后, 手術部位會出現輕度的疼痛感和灼燒感, 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所有患者在治療后均出現了輕微的紅腫疼痛, 并未對患者采取一定的治療措施, 在治療后2 d內不適癥狀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出現顯著的腫痛癥狀, 給予冷敷護理。
3 討論
皮膚惡性腫瘤患者的功能重建與局部復發的預防是臨床治療中的重要問題, 腫瘤細胞的消除以及皮膚的美觀都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6-8]。在皮膚手術的治療時, 單獨的強調治療效果, 手術面積過大, 這會給創面的修復及美觀帶來不好的影響。光動力療法對皮膚腫瘤組織具有著較好的選擇性, 且給患者帶來的刺激、痛苦較輕等優點, 且患者術后無瘢痕、復發后治療仍有效等優勢;目前, 局部光動力學治療已經成為了皮膚惡性腫瘤患者治療的標準方式之一[9]。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經過手術切除治療后, 有35例患者完全切除了病灶, 其余9例患者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存在, 進行了部分病灶切除;在術后進行3次局部光動力學治療后, 患者的皮損癥狀完全消失。在手術治療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后, 6個月內無一例患者出現疾病復發癥狀;在治療1年后進行隨訪, 在26例基底細胞癌患者中, 有1例患者疾病復發;6例鱗癌患者中, 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4例濕疹樣癌患者中, 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8例鮑溫病患者無疾病復發;44例皮膚惡性腫瘤患者中, 共有5例患者出現了疾病復發, 復發率為11.4%。在5例疾病復發患者中, 有3例患者由于手術部位較為特殊并沒有將病灶完全切除。患者在治療后, 手術部位會出現輕度的疼痛感和灼燒感, 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所有患者在治療后均出現了輕微的紅腫疼痛, 并未對患者采取一定的治療措施, 在治療后2 d內不適癥狀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出現顯著的腫痛癥狀, 給予冷敷護理。
皮膚腫瘤的復發幾率與皮膚腫瘤的種類有著很大的關系, 濕疹樣癌患者疾病復發風險較大, 這是因為癌變部位常位于中心區域, 臨床病變組織區域特征不明顯, 手術切除治療切除不完全, 局部光動力學治療也不能將全部的病變部位進行覆蓋治療[10]。另外, 鱗癌患者的復發風險也較大, 鱗癌腫瘤細胞會穿過基底膜深度感染組織, 而光動力學治療法的穿透治療能力有限, 并不能將腫瘤細胞完全清除。雖然對于某一類型的皮膚惡性腫瘤, 手術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但聯合光動力療法可以在皮膚惡性腫瘤的治療中更具有優勢[11, 12]。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 光動力療法將在以后的皮膚惡性腫瘤的治療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 光動力療法是皮膚惡性腫瘤手術治療的重要輔助療法, 能夠有效的降低手術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積, 對于復雜手術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降低聯合治療方法時疾病的復發率, 還需要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 李凡, 華偉, 周虎,等. Mohs顯微外科手術治療皮膚惡性腫瘤23例臨床分析.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1, 20(1):13-15.
[2] 喬莉, 周俊, 李蕊聯,等. 單純光動力療法及聯合手術治療皮膚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4(11):1135-1137.
[3] 頡玉勝, 陳燕, 彭學標,等. 光動力療法聯合手術治療面部皮膚腫瘤的臨床觀察.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1, 20(9):1417-1419.
[4] 王元元, 楊亞東, 高楊,等. 手術切除聯合局部光動力療法治療皮膚惡性腫瘤的臨床效果.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3, 35(7):682-684.
[5] Li Q. On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ith a tumor thickness of 5.5 mm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Int J Dermatol, 2011, 50(4):492-494.
[6] 羊劍秋. 皮膚磨削術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鮑恩病療效觀察.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4, 43(12):743-745.
[7] 馮育潔, 李月梅, 白吉,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合手術治療皮膚非黑素腫瘤及癌前病變療效觀察.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5, 44(2):122-125.
[8] 樸冰, 何偉, 孫文蘭,等.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合手術治療皮膚基底細胞癌的療效觀察. 現代腫瘤醫學, 2015(13):1905-1907.
[9] 魏翠萍.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手術及咪喹莫特聯合治療皮膚基底細胞癌的療效. 科技視界, 2016(22):272.
[10] 樊靜媛, 李娟, 王素林,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手術及咪喹莫特聯合治療皮膚基底細胞癌的療效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4):74-75.
[11] 范文成, 魏翠萍, 頡玉勝,等. 手術聯合光動力學療法治療基底細胞癌一例.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12, 5(5):313-314.
[12] 夏育民, 劉美玲, 江珊,等. 光動力學療法聯合手術治療著色性干皮病合并基底細胞癌1例.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07, 23(10):901-902.
[收稿日期: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