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娟
【摘要】目的 對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要點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兩組。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綜合組給予綜合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手術時間、手術全程降壓藥物用量;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血壓水平的差異。結果 綜合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手術時間、手術全程降壓藥物用量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綜合組血壓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可有效穩定血壓,減少降壓藥物使用量,縮短手術時間,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要點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2
腹股溝疝是老年常見多發病,且多數老年人存在高血壓疾病,因而臨床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較多,在圍手術期患者血壓升高現象普遍存在,可影響心血管系統和腦組織而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維持圍術期血壓平穩對降低手術風險非常重要[1]。本研究分析了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于連續硬膜外麻醉下進行疝囊高位結扎+修補術治療。
綜合組男15例,女9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2.14±2.56)歲。常規組男16例,女8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2.58±2.1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綜合組給予綜合護理方法。(1)術前護理。術前進行訪視,了解患者血壓、用藥情況和心臟情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介紹成功手術案例,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告知患者焦慮、緊張等情緒可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而影響手術效果,囑咐其放松情緒。(2)術中護理。在進入手術室后,患者血壓升高比正常人更明顯,因此需注意保持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安靜無噪音,操作輕柔,避免聲響過大造成不良刺激,并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和遮蓋工作,從細節處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在操作前先對患者簡單說明目的,并注意語速緩慢,話語輕柔,以增加患者舒適感。另外,術中需預防血壓過高或過低,在麻醉誘導后開始手術前,需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并完善術中監測,及時發現血壓變化[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手術時間、手術全程降壓藥物用量;護理前和護理后患者血壓水平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比較
綜合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前和護理后血壓水平相比較
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綜合組血壓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全程降壓藥物用量相比較
3 討 論
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發展,腹股溝疝和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升高,且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多,手術難度大,麻醉以及手術應激可導致患者血壓進一步升高而引發心肌缺血和腦卒中等不良事件。通過術中綜合護理的實施,可做好患者術前和術中的心理疏導,減輕其緊張情緒,并通過加強監測,減少環境不良刺激、操作不良刺激等,預防患者血壓劇烈波動[3]。
本研究中,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綜合組給予綜合護理方法。結果顯示,綜合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手術時間、手術全程降壓藥物用量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綜合組血壓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腹股溝疝伴高血壓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可有效穩定血壓,減少降壓藥物使用量,縮短手術時間,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 佳,趙洪巖.腹腔鏡腹壁切口疝無張力修補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7(4):382-383
[2] 林蓮女.腹腔鏡與開放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的比較療效與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8):1276-1278.
[3] 姜金娟.腹股溝疝伴高血壓開放常規手術的護理配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9):3854-3854,385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