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丹
【摘要】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當中,群眾文化工作是非常關鍵的構成內容,其推動著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可促使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得到顯著性的提高。在社會穩定發展的過程中,時代的進步對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化社會,各類新事物、新技術不斷出現,這對我們的群眾文化工作而言帶來的沖擊力度是非常大的。在目前的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需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夠促使其固有的作用得到充分性的發揮。接下來,本文圍繞組織開展創新的群眾文化工作進行淺述。
【關鍵詞】群眾文化工作;組織;創新
在整個文化工作當中,群眾文化工作是非常關鍵的構成內容,同時作為專業文化工作的根本性元素。眾所周知,創新是一切工作的靈魂,是群眾文化工作的生命。為此,對群眾文化工作組織開展創新有利于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具備重大的可參考性價值。
1.群眾文化的定位
群眾文化指的是,人民群眾將娛樂方式作為中心內容,將自身的活動作為主體,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基本精神生活需求的一種文化。人們利用群眾文化來展現出自己的精神狀態及思想情感。在中國歷史的文化長河當中,群眾文化形成于實際的勞動生產當中,并且融入在整個發展變化過程中,以此促使群眾演變為主要的參與主體。通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在整個文化活動中實現群眾的巨大價值,同時獲得一種審美的獨特享受。在審美享受的過程中促使高尚的審美情趣不斷的建立,并且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群眾文化藝術修養、藝術境界也會得到明顯地進一步升高,上述作用是其他文化所無法比擬的,這是由群眾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社會地位所決定的。由此可見,群眾文化不但具備娛樂審美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同時具備一定的文化傳承作用。
2.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
2.1 認真籌備活動,制定詳細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群眾文化活動屬于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將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的非常成功,則需要預先做好認真地系統性籌劃,提前做好統一的安排,制定一套完善化的群眾文化活動方案。一般,群眾文化活動方案包含:活動地點、時間、參與對象、主辦單位、活動的開展方式、活動宗旨、日程安排、人員的明確分工、相關安全保障工作、活動設備、活動場地的設置、相關費用的預算等等,其中,活動方案制定的越詳細越好,因以此可達到的活動成功率就會具有非常好的保障。
2.2 不斷探索創新,豐富活動形式
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在外在形式上是非常單一的,文化活動內容也十分枯燥,但是,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些群眾文化活動早已不能滿足人們快速增長的多元化文化需求。群眾文化一定要注重形式上的不斷創新,努力去探索多元化的群眾文化形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需要對現實中群眾文化活動實施的真實情況進行深入化的淺析,遵守文化活動開展的客觀規律,從而找到更多有效地文化活動方式,堅持探索、不斷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的群眾文化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滿足新時期人民群眾的各類精神文化需求,開展人民群眾樂于參加的文化活動,真正地做到為人民群眾而服務。
2.3 強化活動輔導,提高服務意識
新時期,群眾文化以全新的特點展現在人民群眾面前,其所具備的特征是十分顯著的。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通常是將文化館、文化站為中心的,然而目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則是以自身的設施自主開展的。新時期,群眾文化負責單位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傳統的工作模式,更改傳統角色,根據時代變化實時地轉變職能。強化群眾文化活動輔導力度,從而促使群眾文化活動質量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努力做好信息文化工作,不斷進行調研,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群眾文化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做好歸總,第一時間把握好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全新動態,從而對群眾活動作出科學合理性的指導,促使群眾文化活動主題健康積極,帶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不斷加強典型示范,促使示范輻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重視目標導向的有效作用,以促使群眾分散活動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強化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專業系統性培訓,開展一對一的培訓班,以更好地培養具有專業技術的群眾文化活動人才,幫助大家掌握先進的群眾文化活動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促使群眾文化活動范圍得到進一步地拓展。
2.4 依托陣地活動,替身示范輻射
縱使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始呈現出分散的現象,但是,群眾文化活動中陣地活動依然作為關鍵的一大窗口,是整個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大陣地,對整個群眾文化活動發揮著巨大的輻射性作用。當前,各級文化站要積極地進行陣地活動的不斷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以往落后、單一、枯燥的文化活動形式,需要正確地認識到新時期自身所具備的重要職責,進一步提升文化陣地的活動水平,從而促使文化陣地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上的發揮,促使陣地文化活動具備顯著的思想性、知識性及娛樂性等。同時,展現出獨特有的地域特色,促使群眾分散文化活動形式得到進一步地創新,從而達到最佳的陣地文化活動輻射成效,演變為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向標。將群眾文化活動的最新內容、最新形式、最新技術、最新設備、最新動態等不斷地傳輸給人民群眾,從而促使領導作用得到強有力地發揮。
3.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發展對策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中既面臨著挑戰又蘊含著更多的發展契機。從群眾文化工作的角度進行分析,把握好社會時代的主流,不斷創新,才能夠更好地把握住發展機遇,從而促使群眾文化工作得到迅速地健康發展。
3.1 把握地方特色
把握地方特色主要指的是: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悠久的歷史長河當中,地域特色文化具備了廣泛性的群眾基礎,這與群眾具有十分密切地聯系。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地域特色文化作為主要內容,俗話說: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風俗的形成與規矩的養成都涵蓋了十分豐富的文化,并且其中包括的文化蘊含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甚至是有著巨大差異性的,為此,需要進行深層次地深入挖掘。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特色文化亦是如此,都需進行深入地挖掘與精致性的雕琢,這主要是由于群眾文化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外在的表現形式上都顯得有些粗糙,所以,唯有不斷地去進行雕琢、去粗取精,才能夠將其改造為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精品,促使其演變為群眾文化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3.2 整合資源,實現多元化模式
挖掘調動當地文化資源,對地區文化傳統和文化遺產進行集成與廣泛地發揚,把地區文化打造成與當代社會所需要的文化形式。創辦組織民族文化活動,組織民間文化周、舉行民間工藝展覽會、等等,開展有組織、有規劃性的文化交流,努力打造獨具本地區特色的文化集群。
3.3 搞好群眾文化活動載體
在文化活動當中,文化載體是極為關鍵的構成內容,無論什么樣的文化皆是通過所有的文化載體來進行展現的,可以說,文化若無任何載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般情況下,文化載體可劃分為:物質性載體和精神性載體兩大部分。從群眾文化活動的角度進行分析,廣場、公園等場地是物質載體的首選,精神載體是將民俗、現代節目為主的,精神載體需與物質載體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挑選群眾文化活動載體的過程當中,需獲得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為此則會具有社會時代發展的印記,展現出人類永恒這一情感思想。譬如,親情、愛情、友情等。利用文化載體把群眾文化打造成一個完整的記憶點,將其轉變為一種精神,總而言之,文化載體可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具備強大的生命力量,否則,即便是一般的節日,含有十分豐富的傳統內容,亦會讓人感到沒有任何意義。就像元旦,法定節日一天,加上調休的時間,按理說無論是時間或是空間上都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怎樣將元旦節安排好呢?其實它更一般的周末休息日沒有任何差別。元旦節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最為關鍵的是由于在文化意象、儀式等方面過于匱乏所造成的。
3.4 與時俱進,進行商業化運作
商業化運作是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得到長期穩定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地方式。文化演出經營服務中心的創辦,不斷完善各項管理機制,把群眾文化的顯著優勢最大限度上發揮出來,進一步擴大主辦方,以吸引社會不同層次的人群積極地參與到廣場文化演出活動當中,從而促使廣場文化活動的社會參與度得到顯著性的提升,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強強合作,讓群眾文化注入更多的新動力。為此,商業化運作的實施可以說是促使群眾文化得到可持續穩定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
3.5 打造市場品牌
從品牌文化的角度進行分析,打造市場品牌是文化產業品牌化的最終的一個結果。品牌競爭力怎樣,其是否可演變為一種品牌這與品牌所具備的文化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市場品牌的打造亦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得到很好地展現。譬如:央視的“同一首歌”這一節目,是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中的一個典范,但是,想要把一個文化活動打造成一個品牌是極不容易的事情。在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打造的過程當中,需要結合本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從而打造出全新的活動形式,這樣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獨特的發展優勢。
4.結束語
組織開展創新的群眾文化工作可以說是社會時代進步的基本需求,是應對新形勢的重大舉措。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發展的過程當中,需對群眾文化工作現存問題作出具體的淺析,綜合新技術、新媒體來開展文化活動、活動方式的不斷創新,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吸引力,這樣才能夠促使群眾文化活動的生命力得到顯著性的升高,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夠使得開展的群眾文化工作實現最大化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尹小芬.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化的有效途徑[J].華章,2013(01):185.
[2]葉奕瑕.淺談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特征[J].大眾文藝,2011(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