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近年來,與建筑工程合同相關的法律糾紛案件越來越多,具體案情也日趨復雜化。為了能夠有效保護當事人的應有權益,并對建筑市場進行必要的法制規整,必須對此類合同糾紛進行公正且及時的審理。本文對建筑工程合同中的糾紛進行了概要闡述,對當下的合同糾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加強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糾紛的具體管理對策及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糾紛;法律問題
時至今日,我國業已構建起了以《合同法》、 《招標投標法》和《建筑法》為中心、以《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勘查設計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地方法規、部門章程等相關文件為具體內容的建筑相關法律體系。但由于建筑工程本身所涉及的相關主體和具體過程較為復雜,致使出現一些法律糾紛時缺乏相對的法律管理規定,承包方及發包方之間出現合同糾紛時也很可能出現無法可依或一方遲到等局面。
一、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風險防范的重要性
所謂的建設工程合同就是承包者開展項目建設,發包者支付項目價款的相關合同,是關于工程承包方面的一種法律行為,也是開展項目施工、監理與驗收等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據。在建設工程合同中包含有多種信息,合同內容呈現多元化、復雜性的特點,合同一旦簽訂,就會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在擬定合同時,必須嚴格規范各項條款,羅列每項條款時,必須注意措辭,保證措辭精確、完整、清晰、具 體,從宏觀角度來看,其實合同主要包括三大點,分別為工期、項目質量與工程價款。
二、建筑工程合同履行中的糾紛及處理
(一)建筑工程合同糾紛
建筑工程合同中主要包括五大類,分別是:質量糾紛、計算糾紛、工程糾紛、分包糾紛、黑白合同。其中質量糾紛指的是工程實際質量和合同存在的出入比較大,并且導致建筑工程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或者財產損失。在建筑工程合同中最常見的就是質量糾紛。計算糾紛中囊括很多類型,其中由于拖欠問題而造成的相關糾紛最為突出。工程糾紛中分為兩大方面,分別是承包方和發包方,其中承包方由于自身建設條件不足、組織管理不力等原因導致出現工程交付滯后等現象,而發包方只是因為投入和施工準備的不足而導致出現開工延遲。黑白合同是日后建筑工程合同糾紛的隱患之一。
(二)建筑工程合同需要承擔的責任
建筑工程合同在簽署之后,就會有一系列需要雙方履行的責任。首先承包方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包括:變化告知、施工準備、竣工驗收等,發包方需要承擔的責任,比如:工程定點、資證辦理、技術保障等。若是發包方在合同簽署之后出現毀約行為,必須向承包方支付相關的損失賠償,并且賠償還需包括承包方原來應得的那份利益。
(三)處理建筑工程合同糾紛
對于建筑工程合同糾紛處理的一般性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循序以下原則,我們要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對建筑行業的發展一定要遵循健康、有益的原則,對當事人也要有保護原則。其次我們還需對建筑工程合同糾紛中會涉及的要素進行明確,對于其中要求,要履行。對于建筑工程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很多,分別是工程價款具有優先權、當事人應有的抗辯權,兩者同時履行時,不分先后。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防范法律糾紛的建議和對策
(一)切實抓好合同評審
在建筑工程的合同未曾正式訂立時,須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具體合同的評審操作。在這系列過程中應當盡早邀請法律顧問介入合同的擬定操作。合同簽訂后必須確保該合同的具體條款不會違背相關法律規定,即確保該合同是有效且合法的。如遇重大合同,必須對具體條款進行認真研究,以此確保企業合法權益有所保障。若存在權利與義務不完全對等的具體條款,則應盡可能降低或避免出現法律風險,以免對企業造成信譽、經濟等方面的損害。
(二)認真開展資信調查
首先,必須對該工程是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批準進行了解,其次,還須對投資是否到位、證照是否齊全、業主是否合格、業主資金現狀、法人代表實情、實際經營范圍等方面。具體到工程分包隊伍的選擇時,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資格評審。分包方的企業法人資格是否合法,必要的等級證書及資質證書是否齊全,實際的營業范圍與經營方式是否與注冊信息相符,企業實力和施工能力是否滿足工程所需,資信狀況及履約信用是否合格等,都是必須進行審核的。必要時也須對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進行資格審查。
(三)加強合同履行監管
在履行具體的建設合同時,必須對具體的條款履行狀態進行必要監控,并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協作,以此確保外界環境有助于建筑合同的履行。必要時,具體到原始資料、基礎材料等方面也須進行搜集整理處理,并加上相關人員的簽字認可。必要時還可以針對建筑質量實行終身責任體制,以此增強各大企業的工程質量意識,并且可以借助社會高度關注對相關企業進行外界監督。為防止分包方故意制造問題以便在進行結算價款時加價索要,也必須對分包方實行嚴格的全面督管。此外,加強對分包方的分包工程質量的有效監控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合同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且整個合同都非常敏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發法律糾紛,會對企業構成一定的威脅。為應對此項問題,應對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風險進行從容應對,提前構建風險評估機制,并制定相關的預警機制,以實現對法律風險的有效防范與控制,以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工程合同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何愛勇,程相.建設工程現場簽證法律風險防范淺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5(Z2):22-27.
[2]張念偉.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及防范[J].價值工程,2014(1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