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基因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基因工程在臨床上的表現越來越活躍,目前已經形成100多個品種的產品,并且,其產業化速度還在不斷的加快。通過基因工程形成的藥物不僅提高了人們的診斷水平、改變了人們的健康觀念,并且提高了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此同時,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全面發展。但是基因工程藥物的發展也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問題,基因工程藥物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多安全性問題以及存在著較多的隱性風險。
關鍵字:基因工程藥物 安全性 倫理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與豐厚的歷史底蘊,其中醫藥科技就是當中較為精彩的一頁。我國的藥物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在遠古時代,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驗證促進了中藥的發展,并且這些藥物至今仍然被用來服務人類。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從化學工藝中提取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藥物,提高制藥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與改造自然的能力,并且使得人們的健康狀況進一步的提高。
一、基因工程的藥物價值
(1)提高了人類對疾病的診療水平。與傳統的基因工程相比,現在的基因工程藥物有著高療效、針對性的顯著特點,基因工程藥物主要是對疾病的防御,是現代醫學技術上的革命,提高了對遺傳性疾病、癌癥以及傳染性疾病治療效果,有利的提高了我國現有的醫療水平與人們的健康狀況。
(2)變革了人類健康觀念。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同時,醫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于疾病的認識已經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轉變,科學家也逐步認識到疾病和基因之間多多少少的關系。我們從基因技術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病痛幾乎使用藥物都是可以治療的,之所以會出現現有的一些疑難病癥,主要是由于現有技術還沒有達到解決問題的高度,而現有的基因藥物對治療有些疾病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著較為光明的發展前景。人們對基因工程藥物的認識已經從觀念上發生了變化。
(3)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我們人類的歷史是由人類自己創造的,人是自然界中的成員,人類在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認識自己。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從恐懼自然、征服自然到目前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在與自然的相處中逐漸學會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人類對自身健康的認識也同樣如此。在古代,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有限,當時現有的技能不能與疾病相對抗,甚至認為生老病死是上天的安排,無法改變,這也是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低于現階段的主要原因。而現在,人們將疾病與先進的技術聯系起來,對于疾病的認識無論是在宏觀上,還是微觀上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發展。
二、基因工程藥物的倫理問題
(1)人本層面。基因工程藥物從研制、生產以及使用都圍繞著人來進行的,研制基因藥物工程的主體與受益者都是人,然而在其進行研制的過程中也參與了很多人的意志,進行基因藥物工程的研制是人有意識的能動性的活動,其結果也是符合人們的預期。在進行研制的過程,可能會觸犯人的權益,主要表現為可能會對人的健康形成威脅、給人的財產以及精神等都會造成損害。
(2)生態層面。基因工程藥物的出現是現有基因技術發展的結果,主要是將現有的DNA進行重組、刪減,逐步發現基因工程藥物可以促進現有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的因素。我們所講的基因技術打破了生物物種的屏障,擴大了人類活動的領域,但是其也破壞了現有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環境的平衡,所造成的自然風險逐步加大。經過重組后的基因與原來的基因相互作用可能會給現有的自然環境系統帶來災難性后果,再如那些轉基因技術可能會因為逃逸造成某種生物的過度繁殖,造成的結果就是與其具有競爭關系的物種快速滅絕,破壞生物的多樣性。
(3)社會層面。雖然基因工程藥物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研制,但是基因工程藥物的使用既不能因為一味的強調人的利益而損害了其他生物的利益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或一類人的利益而去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基因工程藥物在臨床上的使用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在我們看到基因工程藥物帶動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到其帶來的一系列醫學精神問題。
三 基因工程藥物安全發展的倫理化途徑
(1)樹立以人為本的基因工程藥物倫理觀。人們研制基因工程藥物,最終的受益者還是人類,人是研制基因藥物的主體,研制基因藥物是為了解決人們的問題,總之,人是基因藥物的對象,是基因藥物研制的核心要素。因此,從長期來看,基因藥物的研制應該符合以人為本的價值判斷,這就要求人們樹立以人為本的基因藥物的倫理價值觀。
(2)構建完善的基因工程藥物法律法規和行為規范。對于基因制藥工程的制度建設,應該具有前瞻性與引導性,我們所講的制度規范不僅僅起到引導性的作用,就是告訴人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用制度性因素去引導人們的某種行為,以減少錯誤行為的發生的概率。對于我國的制度性建設應該具有針對性。當前,我國根據當前的基因工程現狀制定了一些有關基因工程藥物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規范。另一方面,在制度建設方面應該做到細化,例如,規定實驗室人員的行為規范,其法律義務與法律權利,生產者的權利與義務等。特別是對相關醫護人員的各種行為做出具體的規定,規定其權利與義務,例如,某種藥物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如何使用,使用的標準與原則是什么,以及如果錯用藥物應該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都應該予以一一說明。
(3)營造基因工程藥物功效的正確氛圍。首先,對于媒體而言,基因工程應該客觀、公正以及全面的進行報道,在進行報道是既不夸大實際情況誤導消費者,也不進行虛假宣傳,努力讓消費者對基因工程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轉變。其次,對那些不良商家,企圖利用基因工程的名義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應該嚴厲打擊,并逐步對社會輿論進行引導,使其向有利于基因工程藥物的方向發展,使得基因工程藥物能夠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實現基因工程藥物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楠.基因工程藥物引發的倫理問題研究[D].渤海大學,2015.
[2]崔磊.轉基因技術引發的科技倫理思考[D].成都理工大學,2010.
[3]陳秋平.基因工程技術應用于現代農業的倫理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5.
[4]程焉平.基因工程藥物的安全性及其倫理問題[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3,(02):9-11.
作者簡介:王麗娟,1995年8月,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本科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工程專業。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